无光岛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宿州灵异档案:消失的夜班车与血色乘客,诡案密档,无光岛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林深。本章内容是根据宿州市埇桥区网友\"林夏\"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为完整记录——
(一)匿名包裹
2023年11月的一个深夜,我在市档案馆整理旧案卷时,收到一份匿名包裹。牛皮纸箱上潦草地写着我的名字,胶带边缘泛黄发脆,像是被长期存放在潮湿环境中。拆开时,一股混合着霉味和铁锈味的刺鼻气息扑面而来。
箱内是一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夹层中散落着几张泛黄的照片:模糊的公交站牌、车灯穿透雨幕的光斑,以及……一只布满血丝的眼球特写。最底部压着一封手写信,字迹颤抖:\"林小姐,只有你能解开这个秘密。二十年前的17路夜班车,不是事故。\"
我翻开日记本,第一页用红笔写着:\"2003.9.15,宿州17路末班车失踪案\"。接下来的文字支离破碎,夹杂着潦草涂鸦:
> 乘客数永远比实际多一人
> 车窗倒影里有东西在爬
> 最后一站叫‘槐荫渡’
(二)血色乘客
根据日记记载,2003年9月15日晚10点,17路夜班车从宿州老火车站发车,载着6名乘客驶向郊区。监控显示车辆于10:47分消失在淮海路与汴河路交叉口,但次日清晨,车身完好地出现在15公里外的废弃砖窑厂,车内空无一人。
诡异的是:
1. 座位下的血手印:第三排座椅下方检测到7组不同指纹,与登记乘客数量不符;
2. 扭曲的时间线:车载时钟定格在11:11,但砖窑厂门卫坚称凌晨3点听到刹车声;
3. 消失的终点站:路线图上根本没有\"槐荫渡\"这一站点,而日记作者用红笔圈出的地图坐标,指向一片早已拆迁的城中村。
(三)同事的异常
调查过程中,我发现档案馆技术员李峰行为反常。他总在深夜独自翻查2003年的市政档案,某次我假装路过时,瞥见他电脑屏幕上赫然是17路司机的档案照——那张脸竟与三天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的老保安王建军一模一样!
更蹊跷的是,当我带着证据质问他时,他眼球突然充血,喉咙里发出金属摩擦般的嘶吼:\"不该碰的东西……会从镜子里爬出来……\"接着夺门而逃。次日,他的工位被清空,人事科称此人三年前就已离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