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南朝南齐 齐明帝萧鸾
然诺12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南朝南齐 齐明帝萧鸾,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然诺121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出生那年是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换算成你们现在的纪年应该是公元452年。建康城飘着细雪,母亲说产房外能听见东宫的诵经声。父亲萧道生当时只是宋文帝的远房堂侄,任始兴郡丞,这个官职不过六百石俸禄,却要养活我们这一大家子。
六岁那年跟着父亲到吴兴上任,记得官舍后园有棵老梅树。我总爱趴在树干上看蚂蚁搬家,父亲就站在廊下叹气。那时不懂他为何总是眉头深锁,直到后来才明白,我们这一支在兰陵萧氏里实在算不得显赫。伯祖父萧承之跟着刘宋皇室打天下,父亲却连个像样的爵位都挣不到。
十岁那年的变故来得突然。父亲在任上染了风寒,原本只是咳嗽,腊月里突然就呕了血。那天我跪在榻前,看他攥着我的手想说些什么,最后只吐出半句\"要争气\"就咽了气。灵柩送回建康那日,城门口的守军拦着我们盘问了半个时辰——寒门子弟,死了也不过是卷草席。
转机出现在元徽二年。堂叔萧道成突然派人来接我们母子,说是要过继我当嗣子。那年我二十三岁,已经娶了刘氏为妻。站在齐王府的朱漆大门前,我盯着门环上的狻猊纹样,指甲掐进掌心。母亲在轿子里抹着泪说:\"鸾儿,这是你父亲在天之灵保佑。\"
在齐王府的日子并不好过。萧道成有七个亲生儿子,我这个过继来的就像廊下的青苔,碍眼却又除不掉。记得有次宴饮,老五萧晔喝醉了,拍着我的肩说:\"二哥你这嗣子当得真划算,白捡个王爷当。\"满座哄笑中,我咽下酒盏里的苦,赔着笑说:\"五弟说的是。\"
永明元年萧道成称帝,我跟着搬进了台城。新帝大封宗室,我得了西昌侯的爵位。册封那天,礼官捧着金印进来时,我正给嫡母刘皇后抄《法华经》。墨迹未干的经文上突然落了两滴水渍,这才惊觉自己竟掉了泪。
在禁军当差的第三年,太子萧赜看中了我的谨慎。永明五年春,他举荐我出任吴兴太守。离京那日,太子特意在玄武湖设宴,席间说了句:\"孤这些弟弟们没个省心的,你在地方上多留心。\"回程的船上,幕僚谢朓提醒我:\"侯爷,太子这是要您当耳目呢。\"
太守任上遇到件棘手事。永明七年秋,吴兴大旱,豪强周氏私占官渠。我带着衙役去查,周家老太爷拄着拐杖出来,指着我说:\"当年你父亲在我家吃酒,还要唤我声世叔。\"当夜我写了封密奏,七日后建康来旨,周氏满门流放交州。这事后来被记在《南齐书》里,说我\"治郡严明,豪右敛迹\"。
永明十一年,太子萧赜继位。我奉召回京任侍中,掌管禁军。新帝有头疼的毛病,常让我在御榻前读奏章。有次读到江州刺史王敬则的请安折子,皇帝突然冷笑:\"这老匹夫又想要开府仪同三司。\"我低头磨墨,装作没听见。
变故发生在永明十三年冬。皇帝在式乾殿昏倒,临终前抓着我的手说:\"西昌侯...辅佐...太孙...\"话没说完就断了气。我看着跪了满地的宗室,突然想起二十三年前父亲咽气时的场景。太孙萧昭业才十五岁,龙袍穿在他身上像偷穿大人衣裳。
辅政的日子比想象中艰难。尚书令萧子良总想架空我,中书舍人茹法亮又和太后的娘家勾连。最头疼的是小皇帝,刚守完孝就带着宦官斗鸡走马。有次他非要骑我的青骢马,结果摔断了腿,反倒罚我跪在宣阳门外两个时辰。
隆昌元年春,事情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皇帝把先帝的宠妃霍氏接进自己寝宫,又在宫里设市,让宫女扮作商贩。我连夜召来卫尉萧谌,他是我从吴兴带出来的旧部。烛火摇曳中,我盯着他腰间的环首刀:\"先帝遗诏说要保全太孙,可如今...\"
七月丁酉夜,建康城下着暴雨。我带着甲士冲进云龙门时,皇帝正在玩投壶游戏。他看见我浑身湿透的样子,居然笑着说:\"西昌侯来得正好,陪朕赌一局如何?\"我让萧谌把他押到西斋,转身时听见玉壶摔碎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