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青年才俊
彤彤煮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青年才俊,我女朋友被绑架了吗?,彤彤煮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个月的漫长暑假,是成长路上的一段温柔旅程。
日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蝉鸣在枝头奏响夏日的旋律,那是青春岁月里最快乐、最浪漫的篇章。
日子恰似一串串精巧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这声音悠悠荡荡,深深回响在每个人疯长的青春记忆深处,成为心底最柔软角落的一抹珍藏。
然而,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在暑假肆意欢笑。对于家境贫寒的未成年孩子而言,暑假的色彩远没有那么明媚。
乡下的孩子,父母满心指望他们能搭把手,帮着干些繁重的农活,烈日下,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责任;
城里经济拮据家庭的孩子,也纷纷走上街头,寻觅短工,只为补贴家用,挣出下学期的学费,在奔波忙碌中,体会生活的艰辛。
史可为和史可馨这对兄妹,他们的父母是棉纺厂的下岗职工。
国家经济的转型,让每个家庭的命运都随之改变。
改革开放的阵痛,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父母既无傍身的一技之长,家中又毫无积蓄,一家四口只能局促地挤在一间狭小的二十多平职工筒子楼里。
屋内,三张床紧紧拼在一起,仅用单薄的布帘勉强分隔出各自的空间。
这里没有独立厨房,做饭只能在狭窄的过道进行,油烟弥漫;上个厕所,还得匆匆跑去公用厕所,极为不便。
为了撑起这个家,供两个孩子读书,同时赡养在农村年迈的双方父母,史可为兄妹的爷爷奶奶,日子过得异常清贫且艰难。
母亲无奈之下,开了个小小的缝纫店,靠着接点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勉强贴补家用;
父亲则每日在菜市场的嘈杂声中,守着猪肉摊,一刀一秤,艰难维持生计。
史可为,他曾是令人瞩目的高考状元,在考场上,他笔下生风,各门功课近乎斩获满分,凭借优异成绩顺利考进了中国顶尖学府 —— 清北大学。
这份荣耀,照亮了学校的榜单,也成为了家庭唯一的骄傲和荣耀。
读大二的他,早早懂事了,一放暑假,便去了一家名为大东方的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英语和数学代课老师。
为了能多挣些钱,课余时间,他还四处奔波,兼职为几家即将高考的孩子上私教课,在知识的传递中挥洒汗水,为家庭减轻负担。
说来也巧,这大东方教育培训机构,正是林小妍的父亲林桥根一手创办的。
林小妍生得极为漂亮,眼眸灵动,仿若藏着璀璨星辰,人也聪明伶俐,可唯独对读书提不起兴致,语文、英语、数理化等各科成绩,简直惨不忍睹。
眼瞅着就要升高中了,身为教育机构老板的林桥根,心里别提多着急,脸上也觉得无光。
虽说林桥根与市教委领导交情匪浅,以往凭借关系,花点钱,便能将女儿送进市里的重点高中。
可当下正赶上反腐倡廉的党风建设关键时期,市教委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关注。如今想开后门进去的学生,成绩就算不达标,也绝不能差得太离谱。
林桥根心急如焚,先是低声下气地求班主任,让各科老师给宝贝女儿开小灶。
收了好处的班主任心领神会,自然对林小妍格外关照,还特意将班上的学霸史可馨安排成她的同桌,想着让成绩优异的史可馨带动林小妍。
一来二去,两个女孩渐渐熟络,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林桥根为了女儿的学业,可谓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可林小妍的成绩依旧在全班倒数三名之间徘徊,丝毫不见起色。
这可把林桥根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实在束手无策,满心无奈。
史可为在大东方教育培训机构,采用寓教于乐、通俗易懂且别出心裁的新颖教学方式,带着暑期班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成绩提升显着,进步飞速,他的教学成果广受师生的一致好评。
林桥根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这天,他特意把史可为叫到办公室,满脸殷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