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旧邻
十点饭的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 旧邻,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十点饭的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雨柱挠了挠后脑勺,突然凑近父亲:“爹,要不咱请他来家里吃顿饭?您炖的白菜豆腐,他小时候可没少吃。”
“胡闹!” 何大清的烟杆重重敲在灶台上,惊得梁间的燕子扑棱棱乱飞,“现在是什么时候?军管会的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你瞎凑什么热闹!”他的语气生硬,却在看到儿子失落的表情时软了下来,“急什么,他不是要搬回来了嘛,等过些日子,风头过了再说......”
这时,窗外传来孩童追逐的笑闹声,混着远处传来的《解放区的天》歌声。何大清走到窗边,望着东厢房方向那点若隐若现的灯光,喉结动了动:“记得那年冬天,天佑病得下不了床。你李叔半夜敲咱们家的门,借半瓢玉米面......”他的声音渐渐模糊,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何雨柱悄悄走到父亲身边,看着老人眼角新添的皱纹,突然发现父亲的背比去年更驼了。灶膛里的火苗忽然窜高,映得满墙的锅铲、漏勺影子摇晃不定,恍惚间,竟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和妹妹一起挤在灶台边分食热汤的岁月。
何雨柱想到今天李天佑的邀请,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爹,李哥说要把四季鲜改成小饭馆,想让我去掌勺!”
何大清解下围裙的手顿了顿,煤油灯的火苗晃了晃,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他沉默片刻,从怀里摸出旱烟袋,“你可想清楚了?这可不是小事。”
“想清楚了!” 何雨柱把袜子往旁边一扔,“李哥信得过我,我在丰泽园学了这么多年,还能做砸了不成?再说,南门大街街坊里就缺个正经吃饭的地儿。”
何大清吧嗒吧嗒抽了几口烟,烟雾在月光里袅袅升腾:“行,既然决定了,就好好干。” 他看向屋里正在熟睡的何雨水,“明天起,我带雨水去厂里。食堂后头有个堆放杂物的小屋,收拾收拾能待。你就专心在饭馆做事,别分心。”
何雨柱愣住了,他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喉咙发紧:“爹,这多辛苦......”
“说什么胡话!” 何大清敲了敲烟袋锅,“咱们爷儿俩还分这个?” 他凑近儿子,煤油灯映着他布满皱纹的脸,“去了饭馆,多听李天佑和徐慧真的话。这两个人,都是难得的明白人。李天佑重情义,徐慧真脑子活泛,跟着他们,错不了。”
他顿了顿,又说:“做菜要用心,别偷工减料。街坊生意,靠的是口碑。还有......” 他压低声音,“现在世道变了,做事得按新规矩来。工会那边,该参加的活动别落下。”
何雨柱重重地点头:“知道了,爹!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给您争口气!”
何大清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粗糙的手掌带着温度:“去睡吧,明儿早起到菜市场看看,摸清楚行情。”
夜深了,何雨柱躺在床上,听着父亲在院子里收拾东西的声音,心里又暖又踏实。窗外,月光洒在四合院的青瓦上,远处传来零星的狗叫声,他翻了个身,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满心都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夜已深,四合院中院东厢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易中海坐在八仙桌旁,吧嗒吧嗒抽着烟卷,烟雾在煤油灯下袅袅升腾,将他脸上的皱纹映得忽明忽暗。他老婆易王氏正在收拾碗筷,瓷碗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
“当家的,你说这李天佑又回来了,还在军管会做事,会不会......” 王氏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
易中海猛地将烟灰在桌上磕了磕,火星子溅在青砖地上:“慌什么!都这么多年了,只要贾张氏那老娘们儿不知道,谁能翻出旧账?” 他压低声音,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鸷,“当年要不是咱们哄着她去通风报信,说能救她男人,她哪会去给那些特务带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