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喜事
十点饭的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喜事,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十点饭的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慧真感慨的说,“现在红党办扫盲班,开什么生理卫生课,多好的事呀,以前女人生了病都自己藏着忍着,怕丢人怕花钱,更怕人指指点点说不检点。上了那课才知道,哪有什么不检点,都是正常现象,没什么不能见人的。”
“嗯,”秦淮如点头附和,声音带着向往,“前面胡同的李大姐难产大出血,他男人和婆婆说什么都不肯送医院,是训练班的老师主动上门抢救才捡回条命。李大姐家那婆婆,现在见着训练班的老师就作揖。”
“是呀,这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徐慧真抓紧秦淮如的手,“有个事我得提前跟你说一声,你心里得有个底。天佑跟我说过,红党的政策跟以前的政府不一样,要看人的出身划分阶级的。你老家是乡下农村的,家里也没什么地,你这样出身的人红党喜欢的很,只要认字,肯学,正是要抓紧机会往上走的时候,往后错不了。”
徐慧真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就不一样了,我家庭条件比你好,又是商人,红党对我这样的都留着戒心呢。天佑特意把自己摘出来,就是想用他革命家属的身份护住我,成不成的还两说呢......”
话没说完,街角转出个戴八角帽的街道干事,手臂上的“妇女代表”红袖标在风里猎猎。两人默契地拐进稻香村后巷,油纸伞堆里突然传来婴儿啼哭,原来是逃难的老妇在伞棚下生产,助产士包着红十字袖章的胳膊上还沾着面粉厂的白灰,嘴里轻声安慰:“大娘别怕,咱新法接生保准平安。”
“瞧见了吗?”徐慧真突然攥紧她的手,“这就是新世道。搁以前,这等脏事早被巡警撵出城了,如今军管会专门派了大夫来。”
月牙儿爬上房檐时,两个孕妇并排躺在暖炕上,炕头的收音机里,播音员正宣读《共同纲领》。秦淮如摸着肚子小声问:“慧真姐,街道黑板报上说新社会不兴纳妾......等孩子生下来,还能叫我娘么?”她想起街道黑板报上\"打破封建家庭\"的标语,声音有些发颤。
徐慧真突然翻身坐起,貂皮袄在月光里泛着银光:“管他新社会旧社会,孩子是从咱肠子里爬出来的,谁敢不让叫娘?”她从炕柜掏出个铁盒,里头躺着几块进口的巧克力,包装纸上的洋文已被摩挲得模糊,她掰开巧克力塞进秦淮如嘴里,“天佑从天津弄的,你留着犯恶心时压一压。”
窗外,不知谁家的留声机飘来《解放区的天》,歌声混着婴儿的啼哭,在北平的夜空里织出一片崭新的图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