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石壕吏》杜甫,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墨灵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叙事简洁,开门见山:诗的开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短短十个字,点明了时间(暮)、地点(石壕村)和事件(吏夜捉人),简洁有力地引出下文。“夜捉人”暗示了官吏捉人的手段狡猾且残忍,趁百姓熟睡之际突袭,使百姓毫无防备,为全诗定下了紧张、沉重的基调。

鲜明对比,凸显矛盾:“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通过“吏呼”与“妇啼”、“怒”与“苦”的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官吏的凶暴和老妇的悲苦,将统治阶层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冲突直接呈现出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百姓在官吏欺压下的无助。

老妇陈词,揭示苦难:老妇的一番话是全诗的核心。“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道出家中三个儿子都被征去戍边,两个已战死的悲惨事实,反映出战争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进一步说明家中的凄凉状况,除了吃奶的孙子和儿媳,已无其他能服役的人,且儿媳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生活极度贫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在无奈之下,自请随吏去服役,只为能让家中其他人暂时免受苦难,深刻体现了百姓在战乱和官吏逼迫下的悲惨境遇和自我牺牲精神。

含蓄结尾,意味深长:“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夜晚许久之后,说话声渐渐消失,似乎还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声,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在暗自哭泣。天亮后诗人继续前行,只能与昨晚翻墙逃走又回来的老翁告别。结尾没有直接表明情感态度,但通过这种含蓄的叙述,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和官吏的横暴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发读者对这一社会悲剧的反思。

整首诗以白描手法,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差役的横暴、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饱受战祸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女儿都火化了,还陪白月光过生日?

小野泽

重生58:带着系统闯天下

飞翔的苍鹰

上城之下

李马

星铁:开局变身阿古茹奥特曼

莫比书生

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

来清酒半壶

美女总裁的僵尸老公

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