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七十二首·其七》李白
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古风七十二首·其七》李白,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墨灵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诗人向往,追求长生
-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诗人渴望向仙人请教长生之道,然而仙人却如流星般迅速消逝,难以追寻。这一描写既表现出仙人的超凡脱俗,又流露出诗人求道心切却难以如愿的遗憾。
-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虽然未能如愿向仙人请教,但诗人并未放弃对长生的追求,他希望能寻得金光草食用,从而与天地同寿。“金光草”或许是诗人想象中的仙草,此句表达出诗人对长生不老、超凡成仙的强烈渴望,将诗歌的主题升华到对永恒生命和精神超脱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仙人出现与消逝的奇幻描写,以及诗人对长生的渴望,展现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仙境、长生的向往,体现了其诗歌飘逸洒脱、意境奇幻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实现“安社稷”“济苍生”的抱负,但他的仕途却充满坎坷。他曾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然而因不能见容于权贵,仅三年就弃官而去,继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下,李白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失望。《古风其七》通过对仙人安期生驾鹤遨游太空、仙童相伴吹笙等奇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仰慕以及对超脱现实的渴望。他借对仙境的想象,来逃避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自由。
同时,当时社会上神仙道教思想盛行,李白本人也深受其影响,这也促使他在诗歌中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 怀才不遇的愤懑:李白渴望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却仕途坎坷。这种经历让他在诗中借“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描绘的超凡仙境,对比自己在现实中无法施展才华的困境,表达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
- 对现实的不满:现实中李白遭遇权贵排挤、政治理想破灭,所以诗中对仙境的美好描绘,如“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借仙境之纯美反衬现实之污浊。
- 追求自由与超脱:在现实中处处受限的李白,深受神仙道教思想影响,向往自由的生活。诗中“俯观禹九州,一尘集毫端。邀游逢赤松,婉娈生紫烟”等句,体现了他对仙境中自由超脱状态的向往,希望能摆脱现实束缚,获得心灵自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