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夏即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一家清乐,村之恋,花开半夏即入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家是我的港湾,是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是温暖的守候,是心灵的庇护。
参加完祥云村苗族的盛宴,没有喝酒,因为要开车回家。除夕夜,我和青青在杨波老师家过的年,杨雨薇去上海见了家长。老师一直把我当做儿子看待,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车辆一路疾驰,直奔铜仁,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后退,我的思绪却飘回了小时候。那时的我懵懂无知,父母疼爱,兄友弟恭,相互为伴,在纯粹的年龄享受幸福的时光。
到家后,停稳车,就听到屋里传来欢声笑语。推开门,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母亲看到我和青青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赶忙迎了过来,父亲和弟弟也过来帮忙,笑着招呼。“这就是我大儿媳妇青青吧,真俊!我儿子好福气。”母亲双手握着青青,接过手上的行李递给了弟弟。走进厨房的火坑,烧着柴疙瘩,浓浓的青烟熏着一方方腊肉,金黄黝黑亮锃锃的腊肉被薄膜包裹着,在昏暗的灯光下,烟雾缭绕,雾气腾腾。
我家还是住着木结构一层楼的瓦房,不像周边邻居,已经新建了两层的吊脚楼,房子是捡到我那一年新建的,对我来说极具回忆。它不同于那些千篇一律的砖房,全木的结构天然带有一种古朴和自然的气息。
住房面积约210㎡,中间是堂屋,两边是卧室,爸妈都分给我们装修成了新房,我是家中老大,住的的左边一套。农村一直以来以左为大,以左为尊。右边厨房像是陪房,用水泥砖修砌成的,里面还隔空一层,父母用来住。
我家虽没那么大,却也有着独特的美。四周是田野和小山丘,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油菜花将木房子环绕;夏天,绿树成荫宛如天然空调。房子里的木梁木柱,皆是岁月的痕迹,不像城里的房子那般冰冷,这儿的每一寸木头都有温度,住在里面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一家人围坐在火坑周围,今年添了新人,就是兄弟媳妇,现在又添了青青,一家六口人。青青拿出礼物,递给父母,是一块劳力士经典款手表和宝格丽经典款式的项链,我拿出一块弟弟梦寐以求的古驰绝版手表递给他,欢天喜地的像个孩子。青青递给弟妹一条蒂芙尼最新款的手链,给弟妹戴上,正好配得上她白皙娇柔的手。两个怀孕的女人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趣事,聊不完的话题,母亲时不时的提醒她俩小心火坑。
我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满是感动。我也跟爸爸和弟弟分享在祥云村的所见所闻和今天独特的文化习俗,讲得津津乐道,听得津津有味,弟弟不时发出惊叹声。最后,我深吸一口气,说:“爸妈,不管怎样,这个家永远都是我最爱的地方,你们给予我的爱,还是这里最亲近。”父母先是一愣,感觉发现了什么?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弟弟则一头雾水,但这并不影响此刻家庭中的温馨氛围。
“我们家这两个臭小子都有人要了,我们老两口也安心了,青青啊,你们俩的婚礼也要提上日程了吧?”母亲也打量着青青,看着我。父亲去拿出家里购买的各种水果,总是唠叨我们有没有吃饭、饿了么个不停。
“妈,这个您二老就不操心了,彩礼和仪式这些您们都不用操心,我们等宝宝出生了再办婚礼,可能明年去了!”我耐心的讲,父母脸色不悦。
岁月苍老了父母的容颜,他们的头发银白,似被霜雪覆着。父亲脸上,皱纹沟壑般纵横,隐藏了生活的苦和对家的付出。母亲的双眸,不再明亮清澈,透着沧桑,松弛的皮肤,双手老茧,都是岁月的蹉跎。爬满皱纹的脸庞不再光滑,佝偻的身姿不再挺拔,矫健的步伐也变得蹒跚,是多年操劳的印记,只有笑容仍然温暖这个家,露出对儿的期盼和思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