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光岛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暗巷诡录:莆田林家老宅未解谜案,诡案密档,无光岛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档案员陆鸣。本章内容是根据莆田市荔城区网友@月隐西窗 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为完整记录——
潮湿的咸腥气裹挟着海风从窗缝钻进来,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对话框,光标在\"确认接收\"按钮前停留了整整三分钟。这是三天内第七封匿名邮件,发件人Id显示为\"Lin_1912\",附件压缩包标注着\"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林家老宅事件·绝密影像\"。
鼠标轻击的瞬间,老式台灯突然爆出噼啪声。我条件反射般摸向腰间匕首——这是三年前调查温州红衣男孩案留下的后遗症。压缩包解压后,最先跳出来的是一段摇晃的手机录像:画面里布满霉斑的雕花门廊下,五枚血色掌印呈放射状凝固在青砖墙面,掌纹间缠绕着类似梵文的暗金色符号。背景音里断续传来金属刮擦声,像有人用长指甲划过玻璃。
\"陆先生,这是2018年清明前夜拍摄的。\"新消息弹出时带着刺耳提示音,\"当年林家二十三口暴毙的真相,就藏在老宅第三进东厢房的镜子里。\"
初探凶宅
次日上午十点十七分,我站在拱辰街道147号门前。这座始建于民国初年的三进式院落比照片里更破败,门楣上\"颍川世泽\"的匾额斜挂着,匾角结满蛛网。按@月隐西窗 提供的线索,1993年林家灭门案发生后,每逢农历七月,相邻巷道的居民都能听见院内传出集体诵经声。
推开腐坏的木门,前院天井的罗汉松早已枯死,枝干扭曲成抓向天空的骨手。正厅八仙桌积着三指厚的灰,供台上半截红烛泪痕新鲜得可疑。当我用强光手电扫过西侧板壁时,呼吸陡然凝滞——那些被警方当年认定为孩童涂鸦的凌乱划痕,分明是放大四十倍的血掌纹路。
地下室入口藏在厨房灶台下方。铁梯锈蚀得厉害,每踏一步都带起腥锈味。在第九级台阶处,镜头捕捉到半枚嵌进砖缝的银戒指,内侧刻着\"林陈氏 丁卯年制\"。这个发现让我后颈发凉,地方志记载林家最后的女主人陈素娥,正是丁卯年嫁入林家。
镜中诡影
东厢房的雕花镜框蒙着褪色红绸。掀开绸布的刹那,腕表指南针开始疯狂旋转。取景器里,镜面映出的并非我的身影,而是个穿月白旗袍的女人背对镜头梳头。她左手小指缺失半截,发髻间别着枚点翠凤凰簪——与林家老照片里陈素娥的装扮完全吻合。
\"滋...滋...\"
突如其来的电流杂音中,摄像机自动开启夜视模式。绿光画面里,镜中女人脖颈突然180度扭转,溃烂的面皮下露出森森白骨。她染着蔻丹的右手缓缓抬起,在镜面写下\"申酉戌亥\"四个血字。当我下意识后退时,镜头边缘闪过更多人影:穿长衫的男人吊在房梁、孩童蹲在墙角啃食老鼠、老妪用铜盆接屋檐滴落的血水...
存储卡在此处出现37秒空白。恢复画面后,镜框下方多出个檀木匣,匣内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生辰八字。经比对,这23组八字与灭门案死者信息完全匹配,但末尾多出一行小楷:\"庚戌年甲申月丙寅日戊戌时 林氏承业\"。查阅族谱发现,这个叫林承业的人本该是林家第四代长孙,却离奇消失在1971年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