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光岛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锈厂诡影——马鞍山轧钢厂失踪案实录,诡案密档,无光岛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青川。本章内容是根据马鞍山市一位匿名网友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出于对当事人安全的考虑,部分细节已作模糊化处理,但核心事件与时间线均保留原貌。以下为完整记录——
壹·雨夜来电
我第一次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是在2024年冬至的深夜。那天马鞍山罕见地降下冻雨,窗外的雨丝裹着工业区特有的铁锈味,黏稠得像是掺了机油。凌晨两点十七分,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林小棠”的名字。
“老周,你记得轧钢厂后门那堵红砖墙吗?”她的声音裹着电流杂音,呼吸急促得像刚跑完马拉松,“墙根……墙根底下埋着东西。”
我翻身坐起,床头台灯的光晕里浮着细密的灰尘。林小棠是我在钢厂子弟小学的同桌,去年她父亲肝癌去世后,她执意搬回老轧钢厂家属区独居。那片区早在2018年就被划为危房,半数楼栋的外墙爬满裂纹,入夜后连流浪狗都不愿靠近。
“大半夜的你去那儿干什么?”我听见电话那头传来金属刮擦声,像是有人用铁锹刨着水泥地。
回答我的是骤然炸响的雷鸣。
电流声突然变得刺耳,通话戛然而止。再回拨时,听筒里只剩下空洞的忙音。
贰·红砖墙下的黑陶瓮
次日上午九点,我在轧钢厂后门见到了那堵墙。墙体斑驳的红砖上布满蜂窝状孔洞,裂缝里滋生出暗绿色的苔藓。林小棠说的位置很好找——墙根处赫然有个半米深的土坑,坑底斜插着一柄生锈的鹤嘴锄,锄刃沾着黏腻的黑色物质,像凝固的血浆。
更诡异的是坑里的东西:一只黑陶瓮,瓮口用朱砂画着螺旋状符咒,符纸边缘焦黑卷曲,仿佛被火烧过。瓮身缠着三圈浸过桐油的麻绳,绳结处缀着七枚铜钱,全是民国三年发行的“袁大头”。
我蹲下身时,鼻尖突然掠过一丝腐臭味。陶瓮侧面有道裂纹,透过缝隙能看到瓮内蜷缩着一团黑影。那东西的轮廓让我想起被野狗啃剩的羊头骨,但骨头上绝不可能附着大片灰白色絮状物——就像霉菌,或者某种生物的菌丝。
手机突然震动,是林小棠发来的短信:「千万别开瓮!!去档案室找1993年的《事故调查报告》,编号hd-0731」
这条短信成了她最后的讯息。当天下午,警方在她家衣柜后发现一道暗门,暗室地板上用石灰画着与陶瓮相同的螺旋符咒,墙角堆着二十三个同款黑陶瓮,每个瓮口都贴着泛黄的封条,日期从1987年跨越至2010年。
而林小棠,就此人间蒸发。
叁·被抹去的hd-0731
轧钢厂档案室位于废弃的行政楼地下室。铁门上的挂锁早已锈死,我握着林小棠提前寄来的钥匙,指尖触到钥匙柄刻着的“hd-0731”编号。
档案柜像一具具竖立的棺材,霉味混着铁锈味令人窒息。我在“1993年事故类”分区找到一份被牛皮纸包裹的文件,封皮标注着hd-0731。然而拆开后,内页竟是一片空白。
正当我准备离开时,手电筒光束扫过墙角一堆碎纸屑。蹲下细看,纸屑上的残字令人脊背发凉:「……七名失踪工人……祭坛……活桩……」纸片边缘沾着褐红色污渍,经鉴定为Ab型人血——与林小棠父亲的血型一致。
更蹊跷的是,当晚我在家中接到陌生电话。对方使用变声器,但提及的细节直指核心:“hd-0731报告在1994年被销毁,但备份胶片藏在轧钢厂冷却塔顶端的通风管里。”
凌晨三点,我带着登山绳潜入厂区。冷却塔早已停用,攀爬时塔壁渗出的冷凝水冰冷刺骨。通风管深处有个铁盒,盒内胶片记录着一段惊悚影像:1993年7月31日深夜,七名工人被反绑双手押进轧钢车间,他们头顶的钢梁上悬着二十三只黑陶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