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光岛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黑河诡楼,诡案密档,无光岛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主持人林深。本章内容根据黑河市网友“夜雨无声”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文字已获当事人授权发布,部分细节因涉及隐私和特殊原因有所调整,但核心事件完全真实。
2023年深冬,黑河市的气温跌至零下三十度。我蜷缩在暖气不足的出租屋里刷手机时,看到本地论坛一条标题为《江畔鬼楼千万别去》的帖子。发帖人自称是建筑系学生,提到江边一栋废弃多年的“友谊医院”最近频现怪象:午夜楼内透出绿光、铁门无风自开,甚至有人听见“手术器械碰撞声”。评论区一片嘲讽,唯独一条匿名留言让我脊背发凉:“上周三凌晨两点,我在二楼窗口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影举着手电筒,像在找什么东西……”
我立刻私信了发帖人陈默。他发来定位和一串钥匙照片:“这是我爸留下的,他二十年前参与过那栋楼的设计。半年前他车祸去世前,总念叨‘地下室图纸有问题’。”钥匙上锈迹斑驳,却贴着崭新的标签——302档案室。
三天后,我和陈默站在积雪齐膝的医院废墟前。这座苏联援建的五层建筑像只僵死的巨兽,外墙上“救死扶伤”的红色标语被冰棱割裂成狰狞的碎片。推开生锈的铁门时,陈默突然拽住我:“等等,你听见了吗?”
某种金属拖拽声从二楼传来,像是谁正拉着输液架走过长廊。
我们打着手电筒摸进大厅,腐臭味混着消毒水气息扑面而来。挂号窗口的玻璃碎了一地,陈默忽然压低声音:“我爸的设计图上,这栋楼根本没有地下室。”话音刚落,我的手电筒光束扫过墙角,照出一串湿漉漉的鞋印——从消防通道蜿蜒而下,消失在通往地下的楼梯口。
顺着鞋印来到b1层,一扇贴着“危房勿入”的铁门虚掩着。陈默用钥匙试到第三把时,锁孔“咔嗒”转动。门后是间布满蛛网的档案室,成排铁柜像墓碑般矗立在阴影里。我翻开最外侧的登记簿,灰尘簌簌落下,露出1998年6月的记录:
【患者李国栋,男,42岁,左腿截肢术后出现幻肢痛,主诉‘断腿自己爬走了’……】
【护士交班记录:3号病房器械盘丢失手术刀x1,系患者张某(7岁)偷拿,已批评教育】
【院长批示:即日起停用302室,相关病例全部封存】
陈默突然轻呼一声。他手里的图纸在紫外线灯下浮现出暗红色标记——原本标着“设备间”的位置被改成了“标本池”,旁边还有串小字:“深度4.2米,钢筋间距违规加宽15cm”。
地下传来沉闷的“咚”的一声,仿佛有什么重物坠入水池。
当我们撬开b2层的检修口时,手电筒光束在水泥墙上映出大片喷溅状阴影。陈默颤抖着抹开墙面的白霜,露出下面发黑的血迹。更深处,二十余个玻璃罐浸泡在齐腰深的污水里,每个罐中都蜷缩着残缺的人体:断手、眼球、半张溃烂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