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光岛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吕梁山夜蛾,诡案密档,无光岛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诡案密档:吕梁山夜蛾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档案员林深。本章内容根据吕梁市网友@“山月无名”的亲身经历整理,案件发生于2023年秋,涉及一桩至今未被官方记录的离奇死亡事件。以下为完整档案——
一、引子:深夜来电
吕梁市刑侦支队法医秦昭接到电话时,墙上的挂钟正指向凌晨两点。电话那头是实习警员小周颤抖的声音:“秦老师,北郊废弃化工厂发现一具尸体……但现场,不太对劲。”
化工厂的铁门锈迹斑斑,夜风卷着枯叶在水泥地上打旋。秦昭跨过警戒线,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厂房立柱上的蜘蛛网,最终定格在尸体上——那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性,四肢僵硬地蜷缩成胎儿状,皮肤呈青灰色,但最诡异的是他的眼睛:瞳孔完全扩散,虹膜上覆盖着一层乳白色薄膜,像被某种黏液包裹的昆虫复眼。
“报案的是附近村民,说闻到腐臭味。”小周递上记录本,“但我们检测发现,死亡时间不超过48小时。”秦昭蹲下身,镊子轻轻拨开尸体领口,一道暗红色勒痕若隐若现,“机械性窒息?”她顿了顿,指尖触到黏腻的触感,“等等,这是什么?”
尸体脖颈处黏着几片半透明的鳞状物,在紫外灯下泛着幽蓝荧光。
二、暗流:消失的研究员
三天后,市局会议室的投影屏上列出死者信息:陈默,31岁,吕梁大学生物工程系研究员,独居,无亲属。 尸检报告显示其气管内布满未知真菌孢子,而虹膜上的薄膜经化验竟含有鳞翅目昆虫的几丁质成分。
“监控最后一次拍到他,是案发前晚八点进入实验楼。”刑警队长赵峰敲了敲桌子,“但实验室电脑硬盘被拆走了。”投影切换至一张泛黄的老报纸:《1998年吕梁化工厂毒气泄漏事故致17人死亡》,拍摄角度恰好与陈默陈尸位置重合。
秦昭突然起身:“我需要再去一趟现场。”
三、诡影:第二具尸体
化工厂地下储水罐的锈铁门吱呀作响。秦昭的防护靴踩在渗水的台阶上,手电筒光束扫过墙壁——密密麻麻的蛾类标本被钉成放射状,中央用红漆涂着潦草的拉丁文:“Lepidoptera Nocturna”(夜蛾属)。
储水罐底部积着黑绿色黏液,一具女性尸体面朝下漂浮其中。翻过尸体的瞬间,秦昭的手套差点滑落:死者后背皮肤完全角质化,形成类似蛾类翅膀的褶皱,而她的手指关节异常膨大,指甲退化成钩状。
“是吕梁大学生物系助教方媛,三年前辞职。”赵峰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她的公寓里发现了这个。”照片里是个玻璃培养皿,标签写着“project LN-199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