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佘的白日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探听,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阿佘的白日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不是已经骑马离开了吗?”骆宾王大惊失色,“石阿鼠呢?”
对方还未回答,裴行俭说:“他已经逃了!”
原来,石阿鼠见骆宾王写“火宅”之譬喻品是汉字写法,从右向左、从上至下,立刻明白这人并不了解真正的切口,袈裟肯定是假的,转念也就知道了,这是唐人在利用他试探。
他自知难以脱身,干脆铤而走险。
于是,等取得文牒、眼看骆宾王走了,他立刻与汉僧互换了装扮,自己单独逃跑。石阿鼠现在真正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紧要消息:唐军已经拆解了‘雪山下王’传递消息的机密,今后绝不能再使用。
还有一个猜测,犹如冷冰冰的蝮蛇盘踞在他心底,跃跃欲出:禄钦陵认为裴行俭一定会在一个月内攻打千泉,而唐人急于破解袈裟的谜题。这一切似乎都表明,裴行俭很可能并未真正离开西域!
只要自己能跑到凌山顿多城,消息就能传递至千泉、碎叶,所有突厥人都会大吃一惊,可汗和苏禄一定会给他巨大的奖赏!
而在铁门关中,裴行俭仿佛能听见这些心声,一声冷笑:“他逃不了。”
整整四个时辰之后,石阿鼠才被抓回了铁门关。
他鼻青脸肿地被押进室内,一抬头,立刻看见了骆宾王。“你……你……”
骆宾王不耐烦地退到一边,他身后一个胡僧健步冲来,一拳打在石阿鼠脸上。石阿鼠眼冒金星,看清此人,顿时咬牙切齿。他在玄觉寺几次见过浮迦潘,很清楚他是‘雪山下王’的亲信。难怪唐人能破解袈裟中所藏秘密,这秃驴竟投降唐人!
浮迦潘怒喝:“你这奸贼!跟李洵一起为非作歹,害得我寺惨遭火焚!”
直到现在,浮迦潘对“雪山下王”依然心怀崇敬,不愿说他一句不好,骂也只骂李洵和石阿鼠,仿佛只要将一切坏事全推到这些奸恶之徒身上就行了。
石阿鼠正要回骂,突然,室内静了一静。
接着,他听见几下脚步声,有人推开了浮迦潘,出现在他面前。
这位达官贵人穿了一身紫袍,石阿鼠见了,瞬间魂飞魄散。
其实,即便没有那身紫色衣袍,石阿鼠也能一眼认出对方。
两个月前,他被雪山下王叫到西州,一心一意,就想看一看这位将要到来的传说中的大人物,为何令西域那么多人如临大敌。虽然最后他也只能挤在人丛里远远望过两次,可是,这人令他印象极其深刻,觉得对方仪表风度非同寻常,能在千百人群中轻易辩认出来。从三州到四镇,这里的人们称呼他——西域的大都护。
“你居然还在这儿……”尽管已经猜测过,真的亲眼看见,还是令石阿鼠大受震撼。
“这是自然,”裴行俭似满不在乎,“我马上还要去攻打千泉。”
这是石阿鼠第一次听见裴行俭说话,他听得汗毛直竖,因为裴行俭随口就说这样的话,原因当然只有一个:他已将自己当作死人了。
想到就快丧命,石阿鼠趴在地上痛苦哀嚎,豆大的汗水和眼泪滚得到处都是。
这夸张表演让裴行俭看烦了,一拍案,厉声说:“你这蠢货,竟敢欺罔族长,效命贼逆。你还知道些什么,快点都说了,省得我动刑!”
从铁门关到龟兹,官道修得极为平整。这条路北面是大雪山,南面是黄沙焦土。
日光像一柄柄利刃,刺着人脸。这时候必须戴着纬帽、脸罩,半闭眼睛。
太阳忽而如一个巨大红色光轮,近在眼前,仿佛再狂奔几步,立刻就会冲入光轮之中。然而过了一会儿,它仿佛又消失了,清晰的圆形无限漾开,化成散乱的铜镜之湖,将天地间一切包裹在光热之中。这是白昼地狱。
行于其间的人已经分不清光与暗,只觉得世界在朦胧中乱晃。
马匹突然倒下,口吐白沫,喷出猩红的血。
马上的人从地上爬起来,换了身后跑着的另一匹马,继续疾驰。
人、马奔驰到上气不接下气,仿佛全身要被生生撕裂。日光被一片孤零零的云朵遮住,道路一侧突然出现极其简陋的驿站,几棵树,一口井,路上奔驰的两人进去休息几个时辰。
两人第二天换了马,再继续狂奔。
清晨,夜色渐褪。在龟兹的碛口,有一个年轻的唐人从远处驰来,径直到了官道一侧。
这年轻人裹着一件白色披风。
在他身后,是一个年老的胡人,也裹在披风之中。
从铁门关一路西来的两个骑手,在碛口附近勒住了马,缓缓而行,似寻找、等待着什么。披白色披风的年轻唐人遥遥望见他们,立刻纵马向他们奔去,即便年轻人尽力克制,仍能看出眼中喜悦之色。
“王方翼呢?”
“王将军已经带领队伍去了龟兹拔换城。”
“几位族长呢?”
“也已经动身。他们带着马和各种物资,会稍慢一些。”
原来,顶着烈日从东面铁门关飞驰而来的两骑,是裴行俭和骆宾王;而在龟兹城外等待的年轻唐人与年老胡人,是吕休璟和安重岚。
“我们也去拔换城。”裴行俭说。
于是,这一行四人继续向西方奔驰。
龟兹以西干旱炎热。
夏日炎炎,无数涓涓细流从雪峰上落下,流淌进沙漠之中,被西域人称为“没有尾巴的河”。河水流淌过的地方,形成一串串碧绿的泉地、绿洲,宛如沙漠中生机盎然的美丽岛屿。辽阔沙海荒无人烟,但这些“岛屿”很适于耕种。由于孤立其中的村落里居民往往很少,一些粟特胡人的商队会往返于绿洲之间,做各种买卖,售卖各种生活必需品。
唐军的行进,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当地百姓很少见到这么大批的军队,好奇地赶去围观。
等拔换城附近的百姓们发现,这些当兵的不过是来修堤,就携着妇稚纷纷跑来,偷着空闲兜售各种饮食和器具。安西府兵跟此地百姓本就同声同气、同根同源,一会儿功夫,堤边呜呜喳喳闹成一团。
袁公瑜见堤坝边十分混乱,要军官们把这些百姓、商贩轰走。然而没过一会儿,他们又像鸟雀般聚拢过来。天气炎热,新鲜瓜果的诱惑委实难以抵挡。军官们倒也不能拿当地百姓怎么样,吆喝驱赶一阵,就睁只眼闭只眼懒得管了。
有个八字胡的胡商打听唐军在此地驻扎多久,安西兵开玩笑地问:“你打听这么多做什么?莫不是想当奸细?”胡商受了惊吓似的连连摇着手,胡子颇滑稽地抖起来,众人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