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劝说
未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9章 劝说,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未夬,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89章 劝说
襄阳城内,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刘备的书房内,烛火明明暗暗,散发着柔和而摇曳的光芒。
刘备身着一袭玄色长袍,眉头紧锁,背着手在书房内缓缓踱步,脸上写满了凝重与深思。
诸葛亮则手持羽扇,静静地坐在一旁,目光紧紧地跟随着刘备的身影,心中暗自揣测着主公的心思。
终于,刘备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看向诸葛亮,沉声道:
“孔明,如今这天下局势愈发复杂,曹操占据关中,实力大增;
孙权雄踞江东,根基深厚。而我虽坐拥荆州,却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尤其是那刘封,在荆南经营多年,势力渐大,已然对我构成了威胁。”
诸葛亮微微颔首,轻摇羽扇,神色凝重地说道:
“主公所言极是。刘封在荆南,广施仁德,招揽贤才,麾下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他与周不疑、徐庶等谋士往来密切,又有打造优质的兵刃甲胄;
更兼玉米、番薯等作物的种植让荆南粮食富足,实力不容小觑。”
刘备走到诸葛亮身前,微微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狠厉:
“我本视刘封为子,对他寄予厚望,可他如今却隐隐有了不臣之心。
荆南与我荆州,虽名义上同属一体,实则貌合神离。
此番让他入蜀,一来可借川蜀之地的复杂局势,削弱他的实力;
二来若他真能成功占据川蜀,我便可借口他师出无名,以平乱的名义挥师入川,将川蜀纳入囊中,扩充我军势力。”
诸葛亮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主公,刘封毕竟是您的养子,且多年来为您效力,屡立战功。
若如此算计于他,恐会寒了他及荆南将士们的心,也会让天下人诟病,于主公的名声不利。
再者,川蜀地势险要,刘璋虽暗弱,但也有一定的实力。
刘封入川,胜负难料,万一他在川蜀站稳脚跟,不听从主公的号令,那该如何是好?”
刘备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微微眯起眼睛,语气强硬地说道:
“孔明,如今这乱世,唯有实力方能立足。
若不趁早削弱刘封的势力,他日必成大患。
至于名声,在这乱世之中,又有何用?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我意已决,刘封入蜀之事,就这么定了。
你只需为我谋划好后续的事宜,确保万无一失。”
诸葛亮见刘备态度坚决,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他微微叹息一声,拱手道:
“是,主公。亮遵令。只是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切莫让亲者痛,仇者快。”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他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说道:
“孔明,我知道你一心为我着想,但有些事,不得不为之。
你我君臣多年,应相互理解。
如今我要成就大业,就不能被这些所谓的情义所束缚。你且放心,我自有分寸。”
诸葛亮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索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
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而荆州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如如何为刘封入川制造借口,如何在刘封入川后密切关注他的动向,以及如何筹备后续的军事行动等。
直到夜深,诸葛亮才告辞离去。
刘备站在书房门口,望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自己的决定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但他也坚信,这是他实现大业的必要手段。
他微微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喃喃自语道:
“刘封,莫怪我心狠,这天下,终究是要属于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