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全面战争
尘世如尘的如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全面战争,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尘世如尘的如尘,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拜占庭军队如汹涌潮水般的猛烈进攻,哈布尔迈基辛城堡摇摇欲坠,城墙上的塞尔柱守军伤亡惨重,防线濒临崩溃。佐佐木尔站在城墙上,望着即将破城的危机,脸上露出一丝慌乱,但转瞬又被他强行掩饰。
他声嘶力竭地大喊:“我们塞尔柱都是英雄,没有孬种!只有战死,没有逃跑的!” 那声音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回荡,却显得如此空洞。紧接着,他又扯着嗓子喊道:“昨晚,我得到全城百姓的慷慨捐赠,黄金万两!只要打退拜占庭的进攻,这些财富就全奖给所有士兵!” 士兵们听闻,眼中虽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更多的却是疲惫与怀疑。
然而,佐佐木尔的真正目的并非鼓舞士气。他随即恶狠狠地命令道:“打开城门,让士兵赶着百姓当肉盾,挡在最前面,阻挡拜占庭的步兵!” 塞尔柱士兵们虽心中不忍,但在佐佐木尔的威逼下,不得不驱赶着城中百姓走向城门。百姓们哭声震天,惊恐地朝着四处逃窜,却被无情的士兵们强行推向战场。
城门缓缓打开,百姓们如待宰羔羊般被推到最前方。拜占庭步兵见状,心中一阵不忍,但军令如山,他们仍稳步向前推进。而塞尔柱骑兵则躲在百姓身后,骑着马放箭,试图以此来阻止拜占庭军队的进攻。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就在这混乱不堪的时刻,佐佐木尔趁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战场上,偷偷带领亲信侍卫溜下城堡。他朝着昨日就已探查好的逃跑路线的城门奔去,眼中只有自己的性命和那些早已运走的财富。他毫不犹豫地扔下了那些被他当做棋子的百姓和塞尔柱士兵,如丧家之犬般溜之大吉。
城堡外,拜占庭军队看到塞尔柱人竟用百姓当肉盾,心中的怒火更盛,进攻愈发猛烈。而城堡内,塞尔柱士兵们见主将临阵脱逃,士气瞬间瓦解。失去指挥的他们,在拜占庭军队的强大攻势下,渐渐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哈布尔迈基辛城堡,在佐佐木尔的丑恶行径下,彻底陷入了绝境。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背后,塞尔柱帝国与拜占庭帝国截然不同的政治策略,正悄然影响着局势的走向。
孤岛治理下的拜占庭,采取的是直接派遣政委和官员的方式。这些由中央任命的人员,深入帝国的每一寸疆土,直接传达并执行孤岛的政令,确保整个拜占庭在统一的管理体系下高效运转。这种方式虽然能加强中央集权,但也对地方的原有势力触动较大。
反观塞尔柱帝国,其策略是保留部分当地统治阶层。在塞尔柱势力所及之处,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地方贵族们被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参与地方管理。塞尔柱帝国只要求他们宣誓效忠,按时纳贡交税便给予其一定的自治权。如此一来,既利用了当地贵族在民众中的威望和治理经验,又能通过他们对民众进行间接控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统治成本,也有利于局势的稳定。
塞尔柱各地区的伯爵等领主们,他们对拜占庭帝国反抗情绪格外激烈,并非源于对塞尔柱帝国的深厚忠诚,更不是因为百姓对塞尔柱的支持拥戴。真正的原因在于,一旦自己的领地被拜占庭占领,对于这些现有既得利益者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
拜占庭直接派遣官员的统治方式,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原有的特权和地位,所有的权力和财富都将重新洗牌。所以,这些地方领主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哪怕心中对塞尔柱帝国也多有不满,却依旧选择在表面上积极配合塞尔柱,以对抗拜占庭的扩张。他们在各自的领地内,暗中积蓄力量,表面上听从塞尔柱的调遣,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
在哈布尔迈基辛城堡激战正酣之时,塞尔柱帝国的其他地区也因这两种不同的统治策略,暗潮涌动、积极响应塞尔柱帝国作战的行动占据了大多数地区,继而让拜占庭帝国的甲胄骑兵在广阔的领土人口一百几十万的诸侯林立的塞尔柱帝国,几战就损伤过半。
佐佐木尔弃城而逃后,哈布尔迈基辛城堡内顿时乱成一团。塞尔柱帝国的骑兵群龙无首,与临时征召的民兵在拜占庭军队的猛烈攻击下,阵脚大乱,如同待宰羔羊般被逐渐歼灭。
佐佐木尔带来的两万援军,本是从塞尔柱帝国各地区领地拼凑而来,这些士兵虽装备精良,但彼此之间缺乏协同作战的默契。在城堡即将被攻破的绝境下,各领地的将领们为求自保,竟达成一致,决定从拜占庭侧面军事防御相对薄弱的地方突围。
他们凭借着骑兵的机动性,瞅准时机,向拜占庭军队的侧翼发起猛烈冲锋。拜占庭军队一时应对不及,被这些塞尔柱骑兵撕开了一道口子,约三分之一的兵力成功突围出去,扬起漫天尘土,朝着远方狼狈逃窜。
尽管部分塞尔柱骑兵逃脱,但哈布尔迈基辛城堡的大势已去。失去有效抵抗的城堡,在拜占庭军队的持续进攻下,仅仅数小时便宣告沦陷。
硝烟逐渐散去,城堡内一片狼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塞尔柱士兵的尸体,鲜血在低洼处汇聚成小潭。拜占庭军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伤兵万余人,战死千余人。
山兔骑着马,缓缓穿过城堡的街道,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五味杂陈。
孤岛来到哈布尔迈基辛城堡的城楼上,望着远方塞尔柱腹地,根据斥候的回报如果大军在继续东下,就要横穿沙漠地带。
哈布尔迈基辛城堡的攻占,只是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节点,拜占庭帝国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他要带领帝国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彻底终结塞尔柱帝国的威胁。
随着哈布尔迈基辛城堡被顺利攻占,塞尔柱帝国尽显颓势,拜占庭军队仿佛已稳操胜券,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深谙战争瞬息万变的孤岛,为确保胜利果实万无一失,迅速展开新的战略布局。
冲锋犀牛在先前战斗中不幸受伤,无法继续指挥。孤岛命令原第三梯队的将军尤多西亚将军,接替冲锋犀牛指挥拜占庭帝国第一梯队步兵,与哈尔基将军一同肩负重任。让两位将军各率两万兵力,火速奔赴与安条克相邻的哈马地区。
尤多西亚,这位出身平民却凭借卓越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的将军,作为拜占庭帝国继甲胄将军莹莹莹之后的又一位女性将领,曾在拜占庭甲胄部队任小队长,后被举荐君士坦丁堡皇家军事学院进修,毕业后分配到拜占庭亚细亚军区,凭借匈牙利克罗地亚两次战役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将军。
她眼神坚定,深知此次任务关乎帝国战略布局,意义重大,迅速集结部队,做好出征准备。
而哈尔基将军的部队同样纪律严明,士气高昂。两支队伍如两把利刃,朝着哈马地区疾驰而去。
他们的目标是拿下哈马城镇与巴尔米拉的艾赖克地区,并与安条克地区连成坚固屏障。孤岛此举意图明确,埃及势力一直对塞尔柱地区虎视眈眈,一旦塞尔柱帝国全面溃败,埃及极有可能趁火打劫,抢占塞尔柱土地。建立这条屏障,就是为了阻挡埃及的觊觎。
至于夹在埃及和哈马中间的塞尔柱帝国霍姆斯地区,孤岛权衡利弊后决定舍弃,将其作为战争缓冲地带,任其自生自灭。虽看似无奈,实则有着深远考量。霍姆斯地区地势复杂,防守难度大且耗费兵力,舍弃此地既能集中兵力巩固关键区域,又能借其混乱局势延缓甚至断掉埃及势力想要推进的想法,为拜占庭巩固胜利成果争取时间。
行军途中,尤多西亚与哈尔基将军并肩而行,两万将士步伐坚定,士气如虹。
尤多西亚回望队伍,心中感慨万千。自莹莹莹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后,她便以其为榜样,在皇家军事学院刻苦钻研兵法、磨炼武艺,终于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然而,在这个男性主导的军事世界里,女性将领实属罕见,哈尔基将军有时会投来略带怀疑的目光。尤多西亚察觉到了,但她并未多言,只是以更严谨的态度部署行军、规划战术,用行动默默回应质疑。
当大军临近哈马地区,斥候传来消息,哈马城镇与巴尔米拉的艾赖克地区防守虽非固若金汤,但塞尔柱守军已有所警觉,严阵以待。
尤多西亚与哈尔基将军立刻在营帐中商讨对策。尤多西亚展开地图,指着一处山谷说:“此处地势险要,塞尔柱军队想必认为我们不会从此进军,我们可派精锐部队从此突袭,打乱他们部署,而后大军正面强攻,定能一举拿下。”
哈尔基将军微微皱眉,犹豫道:“此计虽妙,但山谷易设伏,风险颇大。”
尤多西亚目光坚定分析道:“正因他们觉得危险,才会疏于防范。我愿亲自率领突袭部队,将军您率大军随后接应,必能成功。” 哈尔基被她的果敢打动,点头应允。
夜幕降临,尤多西亚挑选两千精锐士兵,身着轻便铠甲,趁着月色悄然潜入山谷。
山谷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的虫鸣声。尤
多西亚握紧手中长剑,默默祈祷行动顺利。突然,前方传来轻微脚步声,她立刻示意士兵隐蔽。
一队塞尔柱巡逻兵缓缓走过,未察觉到暗处危险。待巡逻兵走远,尤多西亚一挥手,队伍继续前行。
终于,他们成功绕过塞尔柱守军防线,来到哈马城镇后方。
尤多西亚一声令下,两千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镇,顿时喊杀声四起。
塞尔柱守军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与此同时,哈尔基将军率领大军从正面发起猛攻。塞尔柱守军腹背受敌,
渐渐难以支撑。经过一番激烈拼杀,哈马城镇被成功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