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三个问题,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工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等段尘反应,诸葛亮再次说道:

“其二,主公内部民族复杂,人口增多,汉民占比还是太小,以至于民族融合力度减弱,北方三江各郡,异族融合并不明显,保留自身习性,且学习中原农耕,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如果主公执政期间,不能将其完善融合,来日必成我大汉之心腹大患。”

此次北游,诸葛亮越看越是心惊,辽东后方繁华富庶的背后,是被几年内强行融合的各个民族,内部的割裂隔离,实则很难完全消散。

如果处理不好,那段尘就是在养虎为患,就是在人工制造另一个北方霸主,一个不为汉民完全掌控的多民族融合政权。

混乱,是必然的。

段尘已经开始凝重起来,迅速崛起,肯定会出现后遗症。

但往往,会被年年攀升的经济发展数字给掩盖,很多的事情,段尘看到了,会去处理,但段尘看不到的呢?

辽东加上河北,人口两千万,如此庞大的可以称之为帝国的组织,真的是他当前能够完全掌控的吗?

这很重要,因此他早有预感,此次大战获胜,必须要回到辽东,好好的梳理一番。

如今诸葛亮,来的很是时候。

“其三,辽东规模已然超过一州之地,加之河北两州,但以破虏将军名义,主公已然难以对麾下官员和武将进行封赏,很多的部门官吏组织也很难重构,主公需要一个更为顺理成章的名义了。”

最后一个问题,诸葛亮提到了名义,辽东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帝国了,而这个庞大帝国,单单依靠将军府来掌控,实在有些过于杂乱。

因此,重新的梳理行政体系,重新的形成新的帝国组织,重新的整合帝国军团,划分帝国行省,这些都是继续构建的。

所谓一鼓作气争霸天下,其实风险非常大,特别是在段尘核心基本盘在辽东的时候。

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后方如果无法完成完善梳理,那就非常容易出现乱子,辽东如果崩了,段尘哭都没地方哭。

别看邺城有多么繁华,这终究不是属于他的地方。

谈到这里,段尘的心态也从仰慕回归到了谈及实际问题:

“孔明,其第一点官吏问题,也应该明白,我段尘先屠辽西,再屠辽东,后屠幽州,这天下文士,算是得罪了一遍,至于辽东世家,我实在不敢让其承担太多治理,华夏人才,实在也难以适应,因而官吏不足,实在难以解决。”

“其第二点民族问题,我认为需要时间来演化消磨,其中融合,实在太过于混杂,我已经强行推行我汉家习俗,强行命令各族与汉家通婚,辽东汉人始终在主体,如此以来,一代之后,必然稀释。”

“其三名义问题,孔明莫非是想劝我迎立天子?”

段尘一一提出解释,基础人才短缺、民族混杂、治理架构粗放混乱,这三点一直是辽东的硬伤,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时间来解决。

如今诸葛亮能一眼看出三者问题,必然有了解决办法,却见他面带淡笑,英俊的面容上带着一丝从容与自信,好似一切尽在掌握。

此时的少年诸葛亮,总是有着某种书生意气的:

“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了,我请主公迁冀州之民于幽州和辽东,用冀州数百万汉民,再次稀释辽东各族,空出邺城,设立军事区,安排名将驻守。”

上来,便是语出惊人。

冀州,作为传统的大汉核心区,一旦迁移,可以说深刻的改变了大汉的人口结构,触动了汉民最为敏感的神经。

但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绕过冀州世家,直接达成对冀州百姓的掌控。

“孔明,此事是否需要从长计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金碗通年代,建国提前了

一根竿

华娱96:家父座山雕

稚嫩的小星星

四合院:开局捅娄子,秦淮茹急了

闭门斋

万界交易,破产小老板的崛起之路

山人勿语

替身七年,许小姐不伺候了

神仙爱打架

不是专科看不起,急诊更有性价比

霸下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