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新式教育理念
澳得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新式教育理念,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澳得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有啊,你刚才提到这个读书人的事情,这让我还想到了一件事,要想自己有源源不断的学子,咱们不能依靠别人,还是要自己培养,只有自己培养出来的学子,咱们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可用,这件事要抓紧,咱要让全凉州的百姓都能读书,所以成立学堂的事情刻不容缓,你安排各县,选择合适的位置,建造县学堂,这个事情我要亲自去检查,规模一定要大,要能够分批次的容纳各个层次的学子,咱们州衙也要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大学堂。”刘麒说完,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太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了,只有搞好了教育,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可用,只有让百姓们开了智,拓展了他们的眼界,才能让凉州的发展更加强大。
“主公,你所说的分层次开办学堂是什么意思?”对于刘麒打算置办学堂,尽管花费数额巨大,但是大家都没什么意见,甚至都是表态支持,只是刘麒说这个分层次办学堂着实让他是一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自古以来学堂不都是一间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求学者,只要能够满足学堂的收徒要求,就能够进入学堂之中学习。
“肯定不一样啊,你不同层次的人他所掌握的知识点不一样,比如说咱们把六至七岁的孩童纳入第一学堂,他们刚接触知识点,就学习一般浅显易懂的,七至八岁的纳入第二学堂,学习的知识点和层次就可以逐渐的增强,等他们完成了小学堂的知识点,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学子,在知识和认知上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咱们就可以让他到州衙的大学堂之中学习,这样分层次,分类别出来的学子,不是更好吗?”刘麒给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这可是他按照九年教育的模式定下来的,毕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认知上有不一样的想法,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更大的激发大家对学习的热情和知识的掌控。
“是,主公考虑得十分周全,这样分层次出来,就避免了大家同在一起时因想法的不同的闹出矛盾和笑话,我这就安排人去大虞,尽量多请几个大儒回来做夫子。”聪明的诸葛明很快就明白了刘麒所说,他不得不佩服,刘麒的主意就是通透,以前他们求学时,几岁的孩童和十几岁的少年郎在一起学习,那夫子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年龄小的,就会先从浅显易懂的地方讲起,而那些少年郎,他们想要了解的,偏偏就不是这些他们早就明白了的知识点,他们需要了解的是关于政务知识方面,还有朝廷取士的注意事项,很多人把钱花完了,最后没有能够从夫子那儿学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们又不敢找夫子说明其中的缘由,最后只能将怨气都撒在那些年幼之人的身上。
“去那么远的地方找大儒干嘛,咱们凉州不会连找几个启蒙夫子都找不出来吧?”在刘麒看来,这小学堂之中学习的知识,只要是能够认识点子的学子,他也能做这小学堂的夫子,还干嘛要费尽心力去其他地方寻找,这岂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嘛。
“主公,咱们的学堂成立了,要想打出名声,那就需要找来几位有名气的大儒坐镇,不然咱们的学堂没人知道,也没有人愿意来。”诸葛明耐心解释道,有些学堂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学子前往求学,那是因为他们坐镇的大儒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全天下的学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拜入他们的名下,毕竟从学堂出来后,只要你提及是某个大儒的学生,那今后不论是谁遇到什么事情,那处理上都会显得宽容一切,毕竟谁也不愿意得罪一个大儒的学生,一切都要看在他恩师的面子上,最后不至于太过火。
“哦,我凉州的学堂,其主要招收的学子为我凉州之人,我干嘛要把名气打出去嘛,其他地方的人,只要他有心想学习我们凉州的文化,大可以加入我们凉州,况且咱们自己人都教不过来,干嘛非得把名气打出去。”刘麒的打算本就是破旧迎新,更没必要找大儒来坐镇了,要是让那些大儒知道他的想法,还不得天天找他扯皮,那不是帮忙坐镇,而是给自己添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