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下的朱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受惊了(3),陌上尘缘,七上八下的朱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冬梅默默地走在娘子身边,很是无语。她是见过大场面的,一点也不会怯任何地方。只是这地儿,娘子确实不该来。
月娥不住地上下打量着屋里的妓女们。她们年纪都不大,有的十五,六岁。有的十七,八岁。还有十一,二岁的邹妓。她们的脸上涂着厚厚的白粉,脸中间抹有一团胭脂红。描着细细的柳眉,嘴唇涂得血红,像电视剧中的女鬼一样。上午,堂内还没有男客进来,妓女们有的抱着琵琶,有的摇着团扇,坐在靠粉墙的一排椅子上,百无聊赖地眼巴巴盼客来。
“就她弹一曲吧…”
月娥挨个看去,伸手指着倚栏凭望的张小婉。只有她还长相出众些,妆画得没那么吓人。
“娘子,她可是院里的花魁,身价不一样。”老鸨尖细着声音,笑不达眼底。
冬梅默默从袖中摸出一张银票,递给鸨母。娘子想听曲儿,就得给银子。
鸨母看着银票面额,眼睛睁得比铜铃还大,那可是一百两呀,可以包张小婉一个月。
“快,快给两位贵客上好茶,搬软椅…娘子是上楼去雅房听曲儿呢?还是在这大堂听?”
鸨母急忙安排着屋里的婢子,生怕财神爷收回银票走了。
她笑得见牙不见眼,如今这世道奇事本来就多,娘子听个曲儿也不是怪事。
“这里空气好,就在这大堂听吧。”
看到这些画得像鬼样的女子,月娥没了兴趣上楼参观。
张小婉坐在她对面,大堂的中间,怀抱琵琶半遮面,低眉信手徐徐弹。
“叮咚,叮咚”清脆的琵琶声,惊起院子里的鸟儿扑楞楞地飞,也惊动了楼上包房里的客人。门帘声响,有男人伸出头来,支起耳朵听。
大堂内安静了,妓子们坐在哪里,全都神色各异地盯着张小婉。月娥靠着软椅听了一阵,比起玉晨颜来还是逊色了。
此时,院子里陆续进来了几名男客,妓女们顿时精神一振,搔首弄姿,对着男人们做着各种媚态。
一名五十多岁,留下山羊胡子,须发斑白了的猥琐老头,直接走到一个十一,二岁的邹妓面前,咧开满口黄牙一笑。从衣服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两银子,交给鸨母,拉着白了脸的邹妓,往后院去了。
胃里一阵恶心涌动,不想在这里听这鬼曲儿了,月娥站起身来,就往外走。冬梅看了一眼张小婉,太心疼那张银票了,她立马跟着娘子也往外走去。
鸨母急忙追随在月娥身后,追到了大门外,一脸谄笑地说:“娘子,正在准备酒菜呢,怎地就走了…再来啊…”
“娘子,还去哪里?”东方硕站在门口,戏谑地看了她一眼,问道。
“翠云楼,买衣服去。”月娥没好气地说。也不理会那老鸨,拉着冬梅钻进车去。
尼玛,这青楼就是个肮脏地,不是人来的,一点也不好玩。
远远地,一辆马车停在路边。
“爷,她们也逛窑子。”
见七爷不作声,阿松自知失言,马上闭了口。
七爷阴沉着一张脸,那白衣娘子进了青楼,有点看不懂了。
转念一想,难道是她夫君在里面?兄弟在里面?捉奸去?晚上还是将张小婉弄出来,问个清楚。
“翠云楼”铺里挂着的两件镇店之宝,烟沙碧霞罗成衣,被月娥不眨眼地数着银子买了。内心肉痛了一阵,豪迈地送给了冬梅。感动得冬梅眼含热泪,珍惜地捧在手上,小心地放到车上去。又买了两套质地上好的长袍,送给了东方硕。她自己倒是一件也没买,看不上繁琐的式样。
到“鸿宴酒肆”三楼包房,月娥点了一桌子菜,还吃剩了一大半。饭毕,又买了几罆东北硕喜欢喝的碧绿酒,他就好这一口。花钱如流水,真是腐败的一天。
朱雀门外街巷里的一间茶肆,月娥跟茶老板面红耳赤,讨价还价:“一袋三十两。”
“这茶叶是雪山之颠,生长了五百年的古树茶,世间稀有难得,一分不少五十两。”茶老板直梗着脖子,绝又松口。
“这茶叶贮藏得不好,有些受潮了,再不卖出去,发霉了,一文不值。”
“四十五两,不会再少了。”
“二十八两,再不卖,我就去别处了,隔壁那家店主,还在等我去看他新进的茶叶呢。”月娥说完,站起身,作势往外走。
“娘子,没见这么讲价的…好吧…成交。”茶老板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应了她。
东方硕和冬梅,各提了几大袋茶叶,快速地搬上车。天边那一片火红的云彩,映红了半个天际,大地变得更加色彩斑斓。
天涯斜落日,倦鸟暮归巢。
月娥看着几袋珍贵的茶叶,心情一下子就大好起来。她眉欢眼笑地对东方硕道:“今日满载而归。”
东方硕含笑驾起马车,往内城东街而去。
五更残月当空,雄鸡鸣过三响,月娥屋里的灯火照得通明,众人已在忙个不停。
“冬梅,睡衣带上一套,若是今日晚了,就在寺庙歇一宿,明天再下山。”
月娥一边吃早膳,一边想着还有没有遗忘带的。
“好。”
冬梅将衣架上挂着的娘子的睡衣放进包袱里,又出去自己屋里也拿了一套睡衣来放进去。吃了两个春桃刚端进来的热包子,又喝了一碗豆浆,候在一旁等着娘子吃完早膳出门。
“娘子,你也吃一个包子,莫要急。”春桃站在一旁道。
“今日初一上庙,我不占腥,不吃这肉包子,吃一碗粥就行。”
冬梅听娘子这么一说,忙跑出去又用盐水,再漱一遍口。
“娘子,等着,奴在灶上还蒸着一笼米糕,带路上吃。”春桃又跑出去了。
姜嬷嬷带着两个婢女忙来忙去,跑进跑出,装了半天的水果和糕点,又想起花厅里的新鲜桃子还没装上,去拿进来刚装好,又想起红糖也要装上,食盒放不下了,又将春桃做好的茶点重新放一遍。月娥冷眼暗笑,平日里都是井然有序,今日反到是手忙脚乱。
东方硕在外院套好了马车,等了许久,才看到内院有提着红灯笼出来了。
马车出了城,天光已朦朦亮了,比上次去山里晚了半个时辰。
上山的路上很不好走,但挡不住虔诚的人,一路上山的多了几辆马车,弄得尘土飞扬。到了半山腰草坝子上,已有不少马车拴在歪脖子树下了,茶亭里也坐满了歇脚的人,显得很是热闹。
“东方硕,若是天黑了,我们没下山,就是宿在寺院了。夜里凉,你别坐在外面,到车里去。”
“好。”
东方硕帮着将车里的物品提下车,冬梅斜背着一个大包袱,手里提着装得满满的藤木食盒,轻松开路。
今天是初一,一路上山的人比往常里多。月娥特别留意,没有看到冯垛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