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明No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魏元帝曹奂,中国皇帝独白,陈洪明No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末代皇帝曹奂哀,龙椅空置殿宇歪。
宫娥宦官皆离去,唯有鼠虫伴君来。
朝政不闻心渐冷,世事如棋局已开。
空余诗篇寄情志,青史留名待后猜。
曹奂原名叫曹璜,公元246年出生于燕国蓟县,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市蓟州区。上一篇说到这个曹髦不愿意做这个傀儡,结果被杀后。司马昭与大臣们商议后就决定立曹奂为帝,曹奂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公元260年6月27日,曹奂在司马昭的扶持下正式登基做上了皇帝的宝座。坐上皇帝宝座的曹奂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利完全就是一个标准的傀儡。所有的大臣和军队没有一个是他的人。公元265年8月9日,司马昭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炎正式继任相国,晋王的爵位。
公元265年11月12日,司马炎正式建立晋国,篡夺了曹魏的政权,作为曹魏的最后一个皇帝的曹奂先是被迁居到金墉城,后来又到邺城,司马炎封他为陈留王,也学曹丕对待汉献帝一样,让他使用天子的礼仪,在邺城祭祀魏国的祖先,上书不称臣。总体来说曹奂最后的结局在列代的亡国之君当中还算是不错的。
所以 你说有时候因果循环是不是有一定关系,如果曹丕当时将汉献帝杀掉,估计曹奂也可能会被司马炎杀掉。其实经过这几十个皇帝的经历,你会看到很多皇帝都在从前面的皇帝的经历中去寻找自己的行事的轨迹,其实这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感觉是一样的。
都是先从历史中去寻找可以作为自己行动作为借鉴的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