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蹲得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一场鸿门宴,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家里蹲得住,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界沟地处新珉府、海城、辽县三地交界处,是块典型的“三不管”地带,三地官员互相推诿、都不担责,杜家父子便是基于此横行多年的。

尤其是在杜老判去世,张作霖几大土匪被招安后,俨然成为绿林首脑的杜立三更是骄纵跋扈,别说不把官家放在眼中,就算是沙国大鼻子、倭国小鼻子,也都毫不在乎。

大小鬼子都叫他“杜立子”,每次进村前都要先问一句“杜立子在不在”,杜立三的恶名可见一斑。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他才变成了孤家寡人,成了朝廷、洋人,甚至其他小土匪的眼中钉、肉中刺。

1907 年四月,太后下旨整顿东北这龙兴之地,原奉天的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带着剿匪的重责走马上任,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土匪杜立三。

上头有想法,下面就要有行动。

尤其是几个刚刚被招安的原匪首,张作霖、金寿山、冯德麟几人更是把抓获杜立三看做是递交投名状的好机会。

历史最终选择了张作霖,而张作霖也凭借出色的头脑,抓住了这个机会。

与别人用武不同,狡猾的张小个子采取了智取,他找到了杜立三非常尊重的一位远亲杜绊林,花言巧语说动他,让老人家劝杜立三接受招安。

在几经辗转交涉后,张作霖和杜立三两大枭雄的见面,就选在了新珉府的“马家”饭店。

饭店是几进几出的院子,张作霖带的亲兵,和杜立三手下的十几个崽子,都安排在外院吃喝。

内院的主房内,圆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桌子的两头,各坐了两个人。

这一面,一位是负责招安事宜的“招抚委员”殷鸿寿,坐在他旁边的,则正是赫赫大名的张小个子。

在他们对面也是二人,杜立三和他的亲信,大炮手宋庆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也都带了几分醉意。

“大哥,弟弟再敬你一杯。”

张作霖眼神炯炯,举起杯的同时,看向一只手始终放在怀中的杜立三。

杜立三一张方脸,阔口、大眼、剑眉,长得是威武霸气。

二人也是老相识了,当年因为杜老判很看重张作霖,引得杜立三妒火中烧,心里极度失衡。

在杜老判死后,杜立三为了解气,多次主动发难,甚至暗自抢了对方十几万的银元。

对于这些,张作霖一直忍让,一是看在杜老判的情面,二也确实是实力不济。

而如今不同了,他张小个子也穿上了官衣,后面有总督撑腰,再不下手还等待何时?

见杜立三没应自己的敬酒,张作霖也不介意,一扬脖,一大碗酒便下了肚。

杜身边的卫队长宋林见状,急忙端起一碗酒喝了下去,算是还了对方面子。

杜立三撇了撇嘴,认为手下有些多此一举,但也没有阻止,他冰冷的眼神看向张作霖。

“张老疙瘩,甭整这些虚的,你就撂个底,朝廷到底能给杜某个什么官?”

殷鸿寿是负责招安具体事宜的,于是他接过话头问:“杜好汉,不知您老打算带多少兄弟归顺朝廷?”

“少则八百,多则一千二三,如何?”

“哦,那可就是两营兵力。”殷鸿寿咂吧着嘴,眼角眉梢看向张作霖。

对方会意,一拍桌子附和道:“那至少得是三营统带,就凭大哥这能力,过几年再扩充几营兵,轻轻松松就能干到巡防营的统领。”

巡防营统领?手下能管四五千人呢。

杜立三撇嘴琢磨着,从东躲西藏的土匪,摇身一变为手握兵权的朝廷命官,这买卖值得做。

虽说他总觉得那张小个子不是个好东西,但看着他满脸的真诚,再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如何都不应该会出什么篓子。

想到这,他一直揣在怀里的另一只手也拿出来了,双手端起酒杯。

“张统带,殷委员,杜某不才,承蒙二位引荐,徐总督厚爱,从今以后愿归顺朝廷,贡献绵薄。”

“好,”张作霖拍手叫好,也举起了酒杯,“来,我们共饮此杯。”

在座的另外二人,也都站起身,四人碰杯后一饮而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综漫空间只有我知道剧情

三雨夜花

灵魂诅咒

汣识氿

道士下山

气质流氓

永夜辟昼

虚珏

小村风云起

月浅吟

贵人就是矫情

李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