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北朝北魏 明元帝拓跋嗣
然诺12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章 北朝北魏 明元帝拓跋嗣,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然诺121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血战持续了三天。最后在太极殿前,尔朱荣的刀劈碎了我的肩甲,我也把他的战马捅了个对穿。他倒地时瞪着眼睛:\"你不像拓跋珪...\"我抹了把脸上的血:\"但我母亲姓刘。\"
登基那天,礼官唱喏时,我盯着御座扶手上的刀痕——那是父亲当年砍的。祭天用的青牛突然挣脱绳索,我直接拔剑刺穿牛颈。鲜血喷在祭坛上,百官鸦雀无声。\"看见了吗?\"我对八岁的长子焘儿说,\"这就是天命。\"
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尔朱部。但我没像父亲那样屠杀,而是把他们的牧场划给独孤部。崔司徒劝我斩草除根,我指着案头的《史记》:\"汉文帝怎么对淮南王的?\"
有天巡视军营,听见两个老兵嘀咕:\"新皇帝心慈,怕是镇不住。\"我当场解了佩剑扔过去:\"来,试试朕的刀快不快。\"那汉子倒也硬气,比试时砍飞了我的冠冕。我反手用刀背拍断他三根肋骨,转头对将士们说:\"朕的仁,只给守规矩的人。\"
改革官制那阵子,汉臣和鲜卑贵族天天在朝堂吵架。有回气得我把砚台砸了,墨汁溅得满地都是。\"吵什么吵!\"我指着地图,\"南边的刘宋已经打到黄河北岸了,你们还在这里争胡汉!\"
泰常八年亲征刘宋,在滑台城下中了埋伏。箭雨飞来时,我推开侍卫长,结果左臂中了三箭。最险的那支离咽喉只有半寸,箭头现在还藏在皇宫武库里。夜渡黄河时,战船被冲散,我和两百亲兵困在沙洲上。对岸敌军举着火把叫骂,我索性脱了铠甲:\"儿郎们,游过去!\"
那水真冷啊,像千万根钢针往骨头缝里扎。游到中途腿抽筋,差点沉下去。是侍卫长把我扛在背上,他最后冻死在岸边,手里还攥着我的玉佩。天亮时看见对岸飘着魏军大旗,才知道我们误打误撞端了宋军粮草营。
回朝后给阵亡将士立祠,有个寡妇抱着婴孩来谢恩。我问孩子叫什么,她摇头说还没取名。我解下带血的护心镜:\"就叫怀甲吧,告诉他爹是条汉子。\"
这些年在平城建了十几座寺庙,却总想起母亲跪拜的泥菩萨。有次高僧昙曜说法,讲到\"放下屠刀\",我突然大笑:\"大师可知,朕的刀放下,你们的庙早被柔然人烧光了?\"
最疼爱的次子拓跋绍,偏偏信了邪教。他带人砸佛像那天,我亲自带兵去抓。小子梗着脖子喊:\"父汗不是最恨汉人玩意儿吗?\"我抽了他一马鞭:\"朕恨的是分不清好歹的蠢货!\"
后来绍儿在狱中绝食,送去的饭食原封不动退回。我半夜提着食盒去牢里,他别过脸不说话。我把羊肉掰碎了喂他:\"记不记得你八岁那年,偷骑朕的宝马摔断腿?\"他突然嚎啕大哭,油灯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晃得像风中残烛。
去年秋狝,在猎场追一头白鹿。追到悬崖边,鹿突然回头看我,眼睛黑得像深潭。我松了弓弦,看它跃过山涧。回营后发热三日,梦里总见父亲在烧粮仓,火里有人喊我的名字。
今早太医把脉时手在抖。我笑他:\"朕在黄河冰水里泡过都没死,慌什么。\"趁精神还好,把焘儿叫来交代后事。说到南征方略时,他忽然跪下:\"儿臣...儿臣怕担不起。\"我抓起案上的镇纸砸过去:\"担不起就滚去守陵!\"
现在写着这些,手已经开始抖了。烛台上结着厚厚的蜡泪,像凝固的血。窗外的雪还在下,远处传来守夜人的梆子声。听说人死前会看见最重要的东西,我眼前却浮现出母亲种的那棵菩提树,叶子在风里沙沙地响。
哦对了,有件事一直没说。登基那年重修宫室,工匠在玄武殿下挖出个铁匣,里面是父亲的手书:\"嗣儿,若见此信,说明你已握紧刀柄。\"纸角还有暗褐色的血迹,不知是他的,还是别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