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回 云中子进剑除妖,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云悠悠飘过南山,湛蓝天空下春色疏朗。楼阁闪耀着金色光辉,被紫雾环绕,仿佛有交梨玉液能让人永驻容颜。花朵迎接白鹤,似在吟唱仙曲,拂动的柳枝间,青鸾舞动着翠色的鬟髻。这里仿若仙境,与凡间多有隔绝,然而,一股妖氛却冲破天际,弥漫开来。

且说纣王贪恋妲己美色,整日沉溺于荒淫享乐之中,对朝政全然不理。话说在终南山,有一位炼气士,名叫云中子,他可是修炼千年、得道成仙之人。这天,云中子闲来无事,手提水火花篮,打算前往虎儿崖前采药。他刚驾起云雾,忽然瞧见东南方向有一道妖气,直直地冲向云霄。云中子拨开云层望去,不禁摇头叹息:“这不过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狐狸,如今化作人形,潜藏在朝歌的皇宫之内。若不趁早除掉,必定会成为大患。我身为出家人,以慈悲为根本,以方便为法门。” 他连忙呼唤金霞童子:“你去给我取一段老枯松枝来,我要削成一把木剑,用来去除这妖邪。” 童子疑惑地问道:“师父,为何不用宝剑斩断妖邪,永绝祸根呢?” 云中子笑着说:“一只千年狐狸,哪里配得上我用宝剑对付,这木剑就足够了。” 童子取来松枝交给云中子,云中子将其削成木剑,又吩咐童子:“你好生看守洞门,我去去就回。”

云中子离开了终南山,脚踏祥云,朝着朝歌飞去。他飞行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有诗为证:

“不用乘骑与驾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大千世界须臾至,石烂松枯当一秋。”

暂且不说云中子前往朝歌除妖之事。只说纣王每日沉迷酒色,数十天不上朝,百姓人心惶惶,满朝文武也议论纷纷。上大夫梅柏与首相商容、亚相比干商议道:“天子荒淫无度,沉醉于酒色,不理朝政,奏章堆积如山,这可是天下大乱的征兆啊!我们身为大臣,无论进退,都应当尽到自己的大义。况且君主有敢于直言劝谏的臣子,父亲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士人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下官与二位丞相,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日不妨敲响钟鼓,召集文武百官,请陛下临朝,各自陈述事情,极力劝谏陛下,这样才不失君臣大义。” 商容说:“大夫所言有理。” 于是传命执殿官敲响钟鼓,请纣王登殿。

纣王正在摘星楼宴饮作乐,听到大殿上钟鼓齐鸣,左右侍从奏请:“陛下,该升殿了。” 纣王不得已,吩咐妲己:“美人暂且在这里安顿,朕去去就回。” 妲己俯身伏地,恭送纣王。纣王手持玉圭,乘坐辇车,来到大殿,登上宝座。文武百官行过朝贺之礼后,纣王看到两位丞相抱着奏章上殿,又见八位大夫抱着奏章上殿,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也抱着奏章上殿。纣王连日来酒色过度,精神萎靡,情思倦怠,又见奏章如此之多,一时间怎么看得完,便又有了退朝的想法。只见两位丞相进殿,伏地奏道:“天下诸侯的奏章都在等候陛下旨意,陛下为何数十天都不临朝?每日坐在深宫之中,全然不整理朝纲。这必定是有在陛下身边迷惑圣听的人。恳请陛下以国事为重,不要再像之前那样高坐深宫,荒废国事,这会让臣民大失所望。臣听说天子之位得来不易,况且如今上天的心意不顺,水旱不均,灾祸降临到百姓身上,这无不是因为政治上的得失所导致的。希望陛下关注国家根本,痛改前非,远离谗言和美色,勤于政事,体恤百姓。这样一来,上天的心意就会转变,国家就会富强,百姓就会丰足,天下就会安康,四海之内都能享受无穷的福祉!希望陛下留意。” 纣王说:“朕听说四海安宁,万民安居乐业,只有北海有人违抗命令,邑令太师闻仲正在前去铲除奸党。这不过是疥癣之疾,何足挂虑?二位丞相所言极是,朕岂会不知?但朝廷诸事,都有首相代朕操劳,自然可行,哪里会有阻滞不畅的忧患?朕即便临朝,也不过是垂衣拱手,无为而治罢了,又何必在口舌上争辩不休呢?”

君臣正在谈论国事,午门官启奏:“终南山有一位炼气士云中子求见陛下,有机密事情,不敢擅自朝见,等候陛下旨意定夺。” 纣王心想:“文武大臣们还抱着奏章等着呢,不如宣这位道士进来,与朕闲谈一番,也省得百官议论纷纷,还能免去朕拒绝劝谏的名声。” 于是传旨:“宣云中子进见。”

云中子进入午门,走过九龙桥,沿着大道,宽袍大袖,手持拂尘,飘飘然稳步走来。他的模样十分齐整,只见:

头戴青纱一字巾,脑后两带飘双叶;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两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鞭绦王母结。脚蹬一对踏云鞋,夜晚闲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尘,下海蛟龙行跪接。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砂一点血;一心分免帝王忧,好道长两手补完地缺。

道人左手提着花篮,右手执着拂尘,走到滴水檐前,用拂尘行了个稽首礼,口称:“陛下!贫道稽首了!” 纣王见这道人如此行礼,心中不悦。他暗自思忖:“朕贵为天子,拥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你虽是方外之人,却也在朕的版图之内,这般无礼。本当治你对君主傲慢之罪,可大臣们又会说朕不能容人。朕且问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看你如何回答我?” 纣王问道:“你这道人从何处而来?” 道人回答:“贫道从云水间而来。” 纣王又问:“何为云水?” 道人说:“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纣王是聪明智慧的天子,接着问:“云水消散干枯,你归向何处?” 道人答:“云散则皓月当空,水枯则明珠出现。” 纣王听了这话,转怒为喜,说:“方才你这道人见朕只是稽首而不跪拜,大有傲慢君主之心。如今你回答的话语,却甚是有理,原来是个通情达理、聪慧过人的大贤士。” 于是命令左右赐座。云中子也不推辞,在一旁坐下。

云中子欠身说道:“原来是这样,天子只知天子尊贵,却不知三教之中,道德最为尊崇。” 纣王问:“何以见得道德尊贵?” 云中子说:“请听贫道细细道来:

“且看三教,唯有道最为尊贵。上不朝拜天子,下不拜谒公卿;避开樊笼,隐匿踪迹,脱离俗网,修炼真道。喜爱林泉,绝弃名利,隐居岩谷,忘却荣辱。头戴星冠,身披布衲,好似长春不老。有时蓬头赤脚,有时梳着丫髻,戴着幅巾。采摘鲜花做成斗笠,折断野草铺成褥垫。汲取甘泉漱口,咀嚼松柏延年益寿。高声歌唱,鼓掌欢笑,舞罢便卧于云间。遇到仙客,就请教玄道;碰上道友,便以诗酒谈论玄理。嘲笑奢华与浊富,乐于自在与清贫。没有一丝一毫的阻碍,没有半点的牵挂纠缠。有时二三人一起参玄论道,有时两两相对,探究古今之事。探究古今之事,感叹前朝的兴衰;参玄论道,研究性命的根源。任凭寒暑更替,随着日月推移。容颜苍老又返年少,白发变黑。手提箪瓢,到市井中乞讨化缘,勉强充饥;提着花篮,进入山林采药,解救危难之人。排解人们的困苦,利物济人,有时还能起死回生。修仙之人,骨骼坚韧清秀;达道之士,精神最为灵动。判断吉凶,明晓爻象;断定祸福,洞察人心。讲解道法,弘扬太上的正教;书写符篆,祛除人世的妖氛。在帝阙飞神,在雷门步罡气。扣动玄关,天昏地暗;敲击地户,鬼泣神惊。夺取天地的秀气,采撷日月的精华,调和阴阳,涵养水火,以凝结道胎。二八之数,阴气消散,若有若无;三九之时,阳气生长,幽深难测。按照四季采摘,经过九转,丹药炼成。骑着青鸾,直冲紫府;骑着白鹤,游遍玉京。参悟乾坤的妙用,彰显道德的崇高。比起儒者,虽然他们官职高显,但富贵如同浮云;比起截教,他们的五行道术,难以修成正果。所以说,只要谈论三教,唯有道最为尊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穿到架空朝代,我想尽办法活下去

黯心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为爱取我心头血?和离后我成东宫掌上娇

邱秋秋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