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回 赏州侯苏护反商,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丞相在金銮殿直言劝谏君王,这般忠肝义胆,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只可惜,即便他苦心劝谏,也未能阻止后续的风波,恰似侯伯们前来朝觐,空费了那一片赤诚之心。

话说纣王听完费仲的奏请,满心欢喜,当即返回宫中。一夜过去,次日早朝,两班文武齐聚朝堂,朝贺仪式结束后,纣王便问当驾官:“即刻传朕旨意,颁布给四镇诸侯。命他们每一镇在各自属地,挑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要容貌端庄秀丽,性情温和婉约,举止优雅大方,礼仪娴淑,选来充实后宫,供朕差遣。” 天子旨意尚未传完,只见左班中一人应声出列,跪地启奏道:“老臣商容启奏陛下!有道之君治国,只需以身作则,万民便能安居乐业,无需过多政令,百姓也会主动追随。况且陛下后宫美女不下千人,从嫔御往上,还有后妃。如今陛下骤然要挑选美女,恐怕会让百姓失望!臣听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当下水旱灾害频繁,此时却沉迷女色,实在不是陛下该做之事。故而尧舜与百姓同享欢乐,用仁德教化天下,不动干戈,不行杀伐。那时景星闪耀天空,甘露从天而降,凤凰栖息于宫廷,灵芝生长在郊野,百姓富足,物产丰盛,行人相互让路,犬不吠叫,夜雨昼晴,稻生双穗,这便是有道之君治理下国家兴隆的景象。如今陛下若只图眼前享乐,沉迷于美色,耳听靡靡之音,沉溺于酒色,流连于苑囿,狩猎于山林,这便是无道之君导致国家败亡的征兆。老臣身为首相,位列朝纲,侍奉陛下三代,不得不向陛下进言!臣希望陛下任用贤能,远离不肖之徒,修行仁义,通晓道德,如此一来,和气便能遍布天下,自然会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和谐,与百姓共享无穷福祉。况且如今北海战事未息,陛下正应修养德行,关爱百姓,珍惜财用,重视政令,即便尧舜在世,也不过如此,又何必非要挑选美女,才觉得快乐呢?臣愚昧,不懂忌讳,望陛下接纳臣言!” 纣王沉思许久,说道:“爱卿所言甚是,朕即刻取消此事!” 言罢,群臣退朝,纣王也返回宫中,暂且不表。

岂料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诸侯前往商朝朝觐。这四镇诸侯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诸侯齐聚朝歌。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信费仲、尤浑,众诸侯都知道这二人把持朝政,擅作威福,无奈之下,少不得先送礼贿赂他们,以拉拢关系。正所谓:“未去朝见天子,先来拜见相公。” 其中有位诸侯,是冀州侯苏护。这人性格刚烈,刚正不阿,哪里懂得钻营攀附之事?平日里只要见到稍有不公不法的事情,便会依法处置,毫不留情,因此未曾给费仲、尤浑二人送礼。也是机缘巧合,那日费仲、尤浑查看天下诸侯的礼单,发现唯有苏护没有送礼,心中顿时大怒,怀恨在心,暂且按下不表。

到了元旦佳节,天子早朝,两班文武齐聚。众官拜贺完毕,黄门官启奏道:“陛下,今年是诸侯朝贺之年,天下诸侯都在午门外朝贺,听候陛下圣旨发落。” 纣王询问首相商容,商容说:“陛下只需宣四镇诸侯首领面见,询问民风民俗、社会风气以及国家治理情况,其余诸侯在午门外朝贺即可。” 天子听了,十分高兴,说:“爱卿所言极是。” 随即命黄门官传旨:“宣四镇诸侯见驾,其余诸侯在午门外朝贺。”

话说四镇诸侯身着整齐朝服,玉佩轻摇,进入午门,走过九龙桥,来到丹墀之下,行三跪九叩大礼,朝拜完毕,俯身伏地。纣王慰劳道:“爱卿等为朕出谋划策,辅助教化,安抚百姓,镇守边疆,威服远方,安定近处,多有辛劳,这都是爱卿等的功劳!朕心中十分喜悦!” 东伯侯上奏说:“臣等承蒙圣恩,官居总镇之位。自执掌一方以来,日夜兢兢业业,常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负圣心。即便有些许功劳,也不过是臣子分内之事,哪里足以报答陛下恩情的万分之一!又何须陛下费心挂念?臣等感激不尽!” 天子龙颜大悦,命首相商容、亚相比干在显庆殿设宴款待四镇诸侯。四臣叩头谢恩,离开丹墀,前往显庆殿赴宴,暂且不表。

天子退朝后,来到便殿,宣费仲、尤浑二人前来,问道:“之前爱卿奏请朕,让天下四镇大诸侯进献美女,朕本想颁布旨意,却被商容谏阻。如今四镇诸侯在此,明日一早将他们召入,当面颁布旨意。等四人回国后,便着手挑选美女进献,如此还能免去使臣往返奔波,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费仲跪地奏道:“首相谏阻陛下采选美女,陛下当日接纳谏言,停止此事,这是陛下的美德,臣下和百姓都知晓,天下人都敬仰陛下。如今一旦重新施行,陛下恐怕难以取信于臣民,臣以为不可。臣近日查访得知,冀州侯苏护有一女儿,天生丽质,性情娴静。若选入宫中,侍奉陛下左右,必定能胜任。况且只选一人之女,既不会惊扰天下百姓,也不会引人注意。” 纣王听了,不禁大喜,说:“爱卿所言极是!” 当即命随侍官传旨,宣苏护进宫。

使者来到馆驿,传旨道:“宣冀州侯苏护进宫,商议国政。” 苏护随即跟随使者来到龙德殿,行朝见之礼后,俯身听命。纣王说:“朕听闻爱卿有一女儿,品性娴静,举止得体。朕想选她入宫侍奉,爱卿日后便是国戚,享受朝廷俸禄,位居显要之位,永远镇守冀州,坐享安康,名扬四海,天下人无不羡慕!爱卿意下如何?” 苏护听了,神色严肃地奏道:“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至嫔御,人数不下数千,个个容貌娇美,难道不足以取悦陛下?陛下却听信左右谄媚之言,陷入不义之地。况且臣女资质平庸,向来不懂礼仪,德容皆无过人之处。恳请陛下关注国家根本,严惩进谗言的小人,让天下后世知晓陛下正心修身,善于纳谏,并非好色之君,如此岂不美哉!” 纣王大笑道:“爱卿所言太不识大体,从古至今,谁不希望女儿成为家族荣耀?况且女儿成为后妃,尊贵无比,爱卿成为皇亲国戚,显赫荣耀,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爱卿不要糊涂,应当慎重考虑!”

苏护听了,不禁厉声说道:“臣听闻:‘君主修养德行,勤于政务,万民便会心悦诚服,四海都会归附,上天的福泽也会长久。’昔日夏朝失政,君王沉迷酒色。而我商朝祖宗,不近声色,不聚敛财物,任用贤能,论功行赏,宽厚仁爱,这才能够取代夏朝,取信于民,国运昌盛,永保天命。如今陛下不效法祖宗,却效仿那夏王,这是自取败亡之道!况且君主沉迷女色,必定会颠覆社稷;卿大夫沉迷女色,必定会绝灭宗庙;士庶人沉迷女色,必定会伤害自身。而且君主是臣子的表率,若君主不向善道,臣下便会效仿,结党营私,天下之事还怎么能说得下去?臣担心商朝六百余年的基业,必定会因陛下而毁于一旦!”

纣王听了苏护这番话,勃然大怒,说:“‘君主召见,臣子不等车马备好就要前往。君主赐死,臣子不敢违抗。’更何况只是选你女儿为后妃?你竟敢用这愚直之言忤逆朕,当面斥责朕,将朕比作亡国之君,这是大不敬之罪,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来人,将苏护拿下,押出午门,送交法司审讯,依法处置。” 左右侍卫随即上前,将苏护拿下。这时,费仲、尤浑二人走上殿,跪地奏道:“苏护忤逆圣旨,本该审讯。但陛下因选他女儿之事而治他得罪,若让天下人知晓,会说陛下轻视贤能,看重美色,阻塞言路。不如赦免他,让他回国。他感激皇上不杀之恩,自然会将女儿进贡入宫,侍奉陛下。如此一来,百姓便知陛下宽仁大度,从善如流,还能保全有功之臣,这是一举两得之事,望陛下准臣所奏。” 纣王听了,脸色稍有缓和,说:“依爱卿所奏,即刻降赦旨,让他回国,不得在朝歌久留。”

话说圣旨一下,如烈火般迅速,催逼苏护出城,不容停留。苏护辞朝后,回到驿亭,众家将上前迎接,关切地问:“圣上召将军进宫,商议何事?” 苏护大怒,骂道:“无道昏君,不考虑祖宗留下的基业,却听信谗言,想要选我女儿进宫为妃。这必定是费仲、尤浑用酒色迷惑君心,企图专擅朝政。我听旨后,忍不住直言劝谏,昏君竟说我忤逆圣旨,要将我拿送法司。那两个贼子又在昏君面前进言,赦免我回国,还以为我会感激昏君不杀之恩,就会把女儿送进朝歌,好让他们的奸计得逞。我想闻太师远征在外,这两个贼子弄权,眼见昏君必定会沉迷酒色,扰乱朝政,天下必将陷入混乱,百姓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怜成汤创立的江山社稷,就要化为乌有!我暗自思量,若不送女儿进宫,昏君必定会兴兵问罪;若送女儿进宫,日后昏君失德,天下人定会耻笑我不明智。诸位将军可有良策教我?” 众将听了,齐声说:“我们听说,君主无道,臣子便可以投奔他国。如今主上轻视贤能,看重美色,眼见就要昏庸无道,不如反出朝歌,守住自己的领地。这样一来,上可以保全宗庙,下可以保全身家。” 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听这话,顿时性起,也没仔细思考,便说:“大丈夫不可做糊涂事!” 他叫左右取来文房四宝,在午门墙上题诗,表明自己永不朝商的决心。诗中写道: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苏护题完诗,便带着家将径直离开朝歌,朝着自己的封国赶去。再说纣王,因苏护当面顶撞,自己的意愿没能达成。虽然批准了费仲、尤浑二人的奏请,可心里还是犯嘀咕,不知苏护会不会把女儿送进宫来,好让自己享受那夫妻之乐,正满心纠结不痛快呢。这时,只见午门内的臣子俯身跪地奏道:“臣在午门,瞧见墙上冀州侯苏护题了一首反诗,共十六个字。臣不敢隐瞒,特来请陛下裁决!” 随侍接过诗,铺展在御案之上。纣王一看,顿时大骂:“这贼子如此无礼!朕秉持上天好生之德,没杀这鼠辈,还赦免他让他回国,他反倒在午门写诗,大大羞辱了朝廷,罪不可赦!” 当即下令宣召殷破败、晁田、鲁雄等人,让他们统领六军,自己也要御驾亲征,一定要灭掉苏护的封国。当驾官立刻去宣召鲁雄等人前来见驾。不一会儿,鲁雄等人进宫朝见,行礼完毕。纣王说:“苏护反叛商朝,在午门题诗,严重辱没朝纲,实在可恨,国法难容!爱卿等统领二十万兵马作为先锋,朕亲自率领六军,去声讨他的罪行。” 鲁雄听完,低头暗自思忖:“苏护可是忠良之士,向来心怀忠义,究竟是何事得罪了天子,竟引得天子要御驾亲征,冀州这下可危险了!” 鲁雄为苏护着想,俯身奏道:“苏护得罪陛下,哪用得着陛下御驾亲征!况且四大镇诸侯都还在都城,尚未回国。陛下可指派一两位诸侯前去征伐,擒获苏护,治他的罪,这样既能彰显朝廷的威严,又何必陛下长途跋涉前往呢?” 纣王听了鲁雄的话,问道:“四位诸侯中,谁可以去征伐?” 费仲在一旁出班奏道:“冀州属于北方崇侯虎的管辖范围,可命崇侯虎前去征伐。” 纣王当即批准了这个提议。鲁雄在一旁心想:崇侯虎是个贪婪卑鄙、蛮横残暴的人,他带兵出征,所经过的地方,百姓必定遭殃,那百姓可怎么能安宁呢?现在西伯姬昌,仁德传遍四方,向来信誉卓着,为何不保举他呢?这样或许能两全其美。纣王正要传旨,鲁雄又奏道:“崇侯虎虽然镇守北方,可他的恩德和信誉还未能让百姓信服,恐怕这次出征无法彰显朝廷的威严和仁德。不如西伯姬昌,他一向仁义闻名,陛下若授予他符节和斧钺,赋予他军事指挥权,不用大动干戈,就能擒获苏护,治他的罪。” 纣王思索了好一会儿,最终都批准了这些奏请。特意下旨,让两位诸侯持符节斧钺,可自行决断军事行动。使者拿着圣旨前往显庆殿宣读,暂且不表。

且说四镇诸侯与两位丞相的饮宴还没结束,突然有人来报:“圣旨到!” 众人不知发生了何事。使者说:“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两位诸侯离席跪地,聆听圣旨宣读:

诏曰:“朕听闻‘君臣之间的名分至关重要,执行命令的原则不能有二。’所以‘君主召见,臣子不等车马备好就要前往;君主赐死,臣子不敢违抗命令。’这是为了彰显尊卑,重视使命。如今无道的苏护,狂妄悖逆,无礼至极,在殿堂之上忤逆君主,已经丧失了纲纪。朕赦免他回国,他却不思悔改,竟敢在午门写诗,公然反叛君主,罪不可赦。特赐给你们姬昌等人符节斧钺,可自行决断,前去惩治他的忤逆之举,不得宽容放纵,罪责要追究到底。特此下诏告知你们,钦此谢恩!”

使者宣读完毕,二人谢恩起身。姬昌对两位丞相和三位诸侯说:“苏护前来朝见商朝天子,还没进入殿廷,也没参拜圣上。如今诏旨中说他‘立殿忤君’,不知这话从何而来?况且此人向来心怀忠义,屡立战功,在午门题诗,其中必定有隐情。天子听信了什么人的话,要讨伐有功之臣?恐怕天下诸侯会不服。希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时面见圣上,请求查明详情。苏护到底犯了什么罪?如果理由正当,讨伐他也可以。倘若理由不正当,就应当阻止。” 比干说:“君侯说得对!” 崇侯虎在一旁说道:“‘君王的话如细丝,传出来就像粗绳。’如今诏旨已下,谁敢违抗?况且苏护在午门题诗,必定有缘由,天子怎么会无缘无故挑起事端?如今八百诸侯,若都不遵从王命,肆意猖獗,那王命就无法在诸侯间施行,这可是自取祸乱之道啊!” 姬昌说:“您说得虽有道理,但只是片面之词。您不知道苏护是忠良君子,向来赤胆忠心,一心为国,教导百姓有方,治理军队有法。这些年以来,并无过错。如今天子不知被什么人迷惑,竟然兴师问罪于好人,这一举动,恐怕不是国家的祥瑞之兆。只愿当今不要动干戈,不要进行杀伐,大家共同享受太平盛世。况且战争是凶险之事,军队所到之处,百姓必定会受到惊扰,还会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师出无名,这可不是太平盛世该有的景象。” 崇侯虎说:“您说的固然有理,可您难道没想到,君命不可违,一切身不由己。况且这是天子的明确旨意,谁敢违抗,来给自己招来欺君之罪呢?” 姬昌说:“既然如此,您可先领兵前行,我的军队随后就到。” 众人于是各自散去。西伯对两位丞相说:“崇侯虎先去,我暂时回西岐,再领兵跟进。” 随后大家各自散去,暂且不表。

第二天,崇侯虎来到教场,整顿人马,辞别朝廷,踏上征程。再说苏护,离开朝歌后,和众多士卒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冀州。苏护的长子苏全忠,率领众将出城迎接。父子相见后,一同进城,在帅府下马,众将到殿前见过苏护。苏护说:“当今天子政治失当,天下诸侯前来朝见,不知是哪个奸臣,暗中向天子奏报我女儿姿色出众,昏君便宣我进殿,想把我女儿选进宫中做妃子。当时我当面劝谏,没想到昏君大怒,要治我忤逆圣旨的罪。幸好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才赦免我回来,还想让我送女儿进宫。当时我心里十分不痛快,便在午门偶然题了诗句,就此反商。现在昏君肯定会点派诸侯前来问罪。众将官听令,暂且把人马训练好,城墙上多准备些滚木炮石,以防敌军攻打。” 众将领命,日夜防备,丝毫不敢懈怠,严阵以待。

且说崇侯虎率领五万人马,当天就出兵,离开朝歌,向冀州进发。但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穿到架空朝代,我想尽办法活下去

黯心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为爱取我心头血?和离后我成东宫掌上娇

邱秋秋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