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黛玉、宝钗、湘云三人见探春等人进来,赶忙把之前的话题打住,不再提起。探春等人问候过后,大家说笑了一阵,便各自散去。

谁知道上回提到的那位老太妃去世了,所有有诰命的夫人等都要入朝,按照爵位等级随班守丧。皇帝还向天下颁布敕谕:但凡有爵位的人家,一年内不得举办筵席、演奏音乐,普通百姓三个月内不得婚嫁。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许氏婆媳祖孙等人,每天都要入朝随祭,直到下午两点以后才回来。在皇宫偏宫守灵二十一天后,才将灵柩送往先陵,那地方叫孝慈县。从京城到先陵,往返需要十来天的时间,如今灵柩送到这里,还要停放几天,才会下葬,所以大概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宁国府的贾珍夫妻二人,自然也是要去的。

两府没有当家的人,于是大家商议,家中不能没有主事之人,便宣称尤氏正在产育,把她腾出来,协理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处的事务。又拜托薛姨妈在大观园里照管众姊妹和丫鬟们。薛姨妈没办法,只好也搬进园子里来。因为宝钗那里有湘云、香菱;李纨那里,如今李婶母女虽然走了,但有时也会来住个三五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贾母又把宝琴交给李纨照管;迎春那里有岫烟;探春因为家务繁杂,而且不时有赵姨娘和贾环来吵闹,很不方便;惜春的住处房屋狭小;况且贾母千叮咛万嘱咐,托薛姨妈照管林黛玉,薛姨妈平时也最疼爱黛玉,如今正好碰上这事,便搬到潇湘馆和黛玉同住,对黛玉的一应药饵饮食都十分用心。黛玉感激不尽,此后便像称呼宝钗一样称呼薛姨妈,对宝钗也直接叫姐姐,对宝琴直接叫妹妹,就好像亲姐妹一样,比其他人更为亲近。

贾母见此情形,十分高兴,也放下心来。薛姨妈只是照管众姊妹,约束丫头们,对于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不愿多管闲事。尤氏虽然每天都过来,但也只是应付差事,点个卯,也不敢滥用权势,而且她家上下也只剩下她一个人料理,再者每天还要照管贾母、王夫人下榻之处一应所需的饮食、铺设之物,所以也十分操劳。

当下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处的主人都如此忙碌,两处的执事人等,有的跟随入朝,有的在朝外照理下榻之处的事务,还有的提前去安排下榻之处,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因此两处的下人没了正经的管束,都趁机偷懒,有的还结党营私,和暂时掌权的执事人一起玩弄权势。荣国府只留下赖大以及几个管事照管外面的事务。赖大手下常用的几个人都已经离开了,虽然另外委派了人,但都是些生面孔,用起来很不顺手。而且这些人没什么见识,有的趁机哄骗财物,没有节制;有的胡乱告状,却拿不出证据;有的举荐人也没有正当理由,种种不良行为,到处惹是生非,实在难以一一详述。

又因为各官宦人家凡是养了优伶男女的,一概都要遣散。尤氏等人便商议,等王夫人回家后回明此事,也打算遣散府里的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尤氏还说:“这些人原本是买来的,如今虽然不唱戏了,但尽可以留着使唤,让那些教习们自行离去就好了。” 王夫人却说:“这些学戏的可不同于普通使唤的丫头,她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为家境不好才被卖了来做这行,装丑弄鬼好几年。如今有这个机会,不如给她们几两银子做盘缠,让她们各自离去。当年祖宗在世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先例。咱们如今要是不这么做,既损阴德,又显得小气。如今虽然还有几个老的留下来,那是因为她们各有原因,不肯回去,所以才留下使唤,等年纪大了,就配给咱们家的小厮们了。” 尤氏说:“如今我们去问问这十二个女孩子,有愿意回去的,就带信儿让她们父母亲自来领回去,给她们几两银子盘缠,这样才妥当。要是不叫她们父母亲人来,只怕有混帐人冒名顶替把人领出去,又转卖了,那就辜负了这一番恩典。要是有不愿意回去的,就留下。” 王夫人笑着说:“这话在理。”

尤氏等人又派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凤姐。一面告知总理房,给每个教习八两银子,让他们自行安排。把梨香院的一应物件清查登记,收管明白,派人值夜看守。然后把十二个女孩子叫来当面询问,结果一多半都不愿意回家:有的说父母虽然健在,但只知道把她们卖来卖去,这一回去,还得被卖;有的说父母已经去世,是被叔伯兄弟卖了的;有的说无依无靠,没地方可去;有的说眷恋贾府的恩情,不舍得离开。愿意回去的只有四五个人。王夫人听了,只好把她们留下。让那四五个人的干娘先领回家,只等她们的亲生父母来领人;把不愿意回去的分散到园子里使唤。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己使唤,把演正旦的芳官指给宝玉,把演小旦的蕊官送给宝钗,把演小生的藕官指给黛玉,把演大花脸的葵官送给湘云,把演小花脸的豆官送给宝琴,把演老外的艾官送给探春,尤氏则讨了演老旦的茄官。当下大家各得其所,就像倦鸟出笼,每天在园子里玩耍。众人都知道她们不会做针线,不习惯干粗活,也就不太责备她们。其中有一两个懂事的,担心将来没有一技之长难以立足,便把唱戏的本事丢开,学起了针线、纺织等女工活计。

有一天,朝中举行大祭,贾母等人五更天就出发了,先到下榻之处吃了些点心小吃,然后入朝。早祭结束后,才退到下榻之处,吃过早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入朝等待中午和晚上的祭祀完毕,才出来到下榻之处歇息,用过晚饭才回家。巧的是,这下榻之处是一个大官的家庙,由尼姑在此修行,房舍又多又干净。东西两院,荣国府租了东院,北静王府租了西院。太妃、少妃们每天休息的时候,看到贾母等人在东院,彼此同出同入,相互都有照应。外面的琐事就不多说了。

再说大观园中,因为贾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又去送灵,一个月才能回来,各个丫鬟婆子都有空闲时间,大多在园子里游玩。又把梨香院里服侍的婆子们全都撤回来,分散在园子里听候使唤,这样园子里一下子多了几十个人。因为文官等人,有的心性高傲,有的仗势欺人,有的挑衣挑食,有的言辞尖刻,大概都是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因此,众婆子们心里都有怨言,只是嘴上不敢和她们争辩。如今解散了戏班,大家都如了愿,有的就此放手不管,有的心胸狭窄,还记着以前的怨恨,因为这些人都被分到各房名下,她们也不敢再来招惹。

正好这一天是清明节,贾琏已经备下了每年例行的祭祀物品,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前往铁槛寺祭祀烧纸。宁国府的贾蓉也和族中几个人各自准备祭祀物品前往。因为宝玉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没有去。饭后,宝玉有些犯困,袭人便说:“天气这么好,你出去逛逛吧,省得刚放下粥碗就睡,食物积存在胃里不好。” 宝玉听了,只好拄着一根拐杖,趿拉着鞋,走出了院门。

因为最近把园子分给众婆子料理,大家各司其职,都在忙碌着,有的在修剪竹子,有的在栽种树木,有的在栽花,有的在种豆,池塘里还有驾船的婆子们在挖泥种藕。香菱、湘云、宝琴和丫鬟们都坐在山石上,看他们干活取乐。宝玉也慢慢地走了过来。湘云见他来了,连忙笑着说:“快把这船赶走,他们是来接林妹妹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宝玉红了脸,也笑着说:“人家生病,又不是故意的,你还拿这个来取笑。” 湘云笑着说:“这病也和别人不一样,本来就招人笑话,还说别人呢。” 说着,宝玉便也坐了下来,看着众人忙碌了一阵。湘云说:“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凉,咱们坐一会儿就走吧。”

宝玉正打算去看望林黛玉,便起身拄着拐杖,向她们告辞,从沁芳桥一带的堤上走去。只见柳树垂下金色的枝条,桃花绽放出如丹霞般的色彩,山石后面,有一株大杏树,花已经全部落尽,叶子茂密,一片翠绿,上面已经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子。宝玉心想:“才病了几天,竟然错过了杏花盛开的时节!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绿叶成荫子满枝’的时候了!” 因此抬头望着杏子,依依不舍。又想起邢岫烟已经定了夫婿一事,虽说男婚女嫁是人生大事,不可不办,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姑娘。不过两年时间,邢岫烟也要 “绿叶成荫子满枝” 了。再过几天,这杏树就会子落枝空,再过几年,邢岫烟难免会乌发变白,红颜老去,因此不免伤心,对着杏树流泪叹息。

正悲伤叹息的时候,忽然有一只雀儿飞来,落在树枝上乱叫。宝玉又发起呆来,心想:“这雀儿一定是杏花正开的时候来过,如今见没有花,只有叶子和果子,所以才乱叫。这叫声听起来一定是在啼哭,可惜公冶长不在眼前,没办法问它。不知道明年杏花再开的时候,这雀儿还记不记得飞到这里,和杏花见上一面?”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看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冒出来,把雀儿惊飞了。宝玉吓了一大跳,又听见那边有人喊道:“藕官,你不要命了,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去告诉奶奶们,看你还敢不敢!” 宝玉听了,越发疑惑,急忙绕过山石去看,只见藕官满脸泪痕,蹲在那里,手里还拿着火,守着一堆纸钱灰,神情悲痛。宝玉连忙问道:“你给谁烧纸钱呢?快别在这里烧了。你要是为了父母兄弟,告诉我他们的姓名,我到外面叫小厮们打个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藕官见了宝玉,一句话也不说。

宝玉问了好几遍,藕官都不回答。忽然,一个婆子气势汹汹地走来,要拉藕官,嘴里还说着:“我已经告诉奶奶们了,奶奶们气得不得了。” 藕官毕竟还是个孩子,怕丢人现眼,便不肯走。婆子说:“我说你们别太得意忘形了,如今在这里可不能像在外面那样随心所欲地胡闹。这可是有规矩的地方。” 她指着宝玉说:“连我们家的爷都守规矩,你算什么东西,跑来这里胡闹。你再害怕也没用,跟我快走!”

宝玉急忙说道:“她没烧纸钱,是林妹妹让她来烧那些写坏的字纸的。你没看清楚,反倒错怪她了。” 藕官正没了主意,看见宝玉,心里又多了几分害怕,突然听到宝玉为她遮掩,心里由忧转喜,便也硬着头皮说:“你真看清楚是纸钱了?我烧的是林姑娘写坏的字纸!” 那婆子听了这话,更加来劲了,弯腰在纸灰里翻找那些没烧尽的纸,捡起两片拿在手里,说:“你还嘴硬,证据都在这儿。我跟你到厅上评理去!” 说着,挽起袖子,就要拉着藕官走。

宝玉赶忙拉住藕官,用拐杖敲开那婆子的手,说:“你就拿着那个回去吧。实话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杏花神跟我要一挂白纸钱,不能让自己房里的人烧,得找个外人替我烧了,我的病才能好得快。所以我特意准备了这纸钱,好不容易请林姑娘让她来帮我烧了祈福。这事原本不许任何人知道,所以我今天才能好起来,偏偏被你看见了。我这会儿又觉得不舒服了,都是你冲撞的!你还要去告她。藕官,别怕,你就照我说的去说。等老太太回来,我就说你故意冲撞神明,咒我早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穿到架空朝代,我想尽办法活下去

黯心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为爱取我心头血?和离后我成东宫掌上娇

邱秋秋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