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封肃听到公差传唤,赶忙满脸堆笑地出来询问。那些公差大声嚷嚷着:“快把甄爷请出来!” 封肃连忙陪着笑说:“小人姓封,不姓甄。只有以前我的女婿姓甄,可他已经出家一两年了,不知道你们问的是不是他?” 公差们说:“我们也不管什么‘真’‘假’的,奉太爷的命令来问话,他既然是你女婿,那就带你去当面回禀太爷,省得来回折腾。” 说着,不等封肃多说话,就簇拥着他走了。封家的人个个惊慌失措,不知道会有什么灾祸降临。
那天大约二更的时候,封肃才兴高采烈地回来。众人急忙问是怎么回事。封肃说道:“原来咱们府上新上任的太爷姓贾名化,是湖州人,曾经和我女婿有交情。刚才他从咱们门前经过,看见娇杏那丫头在买线,还以为我女婿搬到这儿来了。我把事情的原原本本都跟他说明了,那太爷听了还伤感地叹息了一番。他又问起我外孙女儿,我说看花灯的时候丢了。太爷说:‘没关系,我自会派差役去把她找回来。’我们说了一会儿话,临走时他还送了我二两银子。” 甄家娘子听了,心里难免有些伤感。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贾雨村就派人送来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还寄了一封密信给封肃,转托他向甄家娘子要娇杏做二房。封肃高兴得不得了,巴不得去讨好,就在女儿面前极力促成此事。当天夜里,只用一乘小轿,就把娇杏送进了贾雨村的府里。贾雨村的欢喜自不必说,他封了一百两银子送给封肃,另外还送了许多东西给甄家娘子,让她好好生活,等着寻访女儿的下落。封肃回家后,也没什么可说的。
说起这娇杏丫鬟,就是当年回头看过贾雨村两次的那个。只因偶然的一次回头,就引出了这段意想不到的奇缘。谁能想到她命运顺遂,进了贾雨村身边,只一年就生了个儿子;又过了半年,贾雨村的嫡妻突然生病去世,贾雨村就把娇杏扶为正室夫人了。真是: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原来,贾雨村自从那年甄士隐送给他银子后,十六日就起身前往京城。到了大比之年,没想到他考得十分顺利,中了进士,被选入外班,如今已经升任为本府知府。他虽然才能出众,却也有些贪婪残酷的毛病;而且还恃才傲物,对上司不够尊重,那些官员都对他侧目而视。不到一年,上司就抓住了他的把柄,写了一本奏章弹劾他,说他 “生性狡猾,擅自篡改礼仪,表面上装出清正廉洁的样子,实际上却与恶势力勾结,导致地方上事端频发,百姓苦不堪言” 等等。皇帝看了龙颜大怒,立刻批示革除他的官职。吏部的文书一到,本府的官员们无不暗自高兴。贾雨村心里虽然十分羞愧恼恨,但表面上却一点怨恨的神色都没有,依旧谈笑自如。他交接完公事,把历年做官积攒的钱财和家眷都送回了原籍,安排妥当后,自己便轻装简从,游历天下名胜古迹。
有一天,贾雨村偶然又来到维扬地区。听说今年盐政的官员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如今已经升任兰台寺大夫,本是姑苏人氏,现在被钦点为巡盐御史,到任才一个多月。原来林如海的祖上曾世袭列侯,传到林如海已经是第五代了。起初只封袭三代,因为当今皇上隆恩浩荡,远超前代,额外加恩,林如海的父亲又袭了一代;到林如海这一代,就通过科举出身了。林家虽然是富贵之家,却也是书香门第。只可惜林家旁支不兴旺,子孙有限,虽然有几门亲戚,但和林如海都是堂族关系,没什么亲支嫡派。如今林如海已经四十岁了,只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偏偏去年又夭折了。他虽然有几房姬妾,但命中无子,也无可奈何。现在只有嫡妻贾氏生了一个女儿,乳名黛玉,刚满五岁。夫妻二人因为没有儿子,所以把黛玉当作珍宝一样疼爱,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想让她读书识字,权当是假充养子,聊以慰藉膝下无子的凄凉。
贾雨村正好偶然感染风寒,病倒在旅店,过了一个月左右才渐渐痊愈。一来身体劳累疲倦,二来盘缠也快用完了,他正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暂且安顿下来。幸好有两个老朋友也在这个地方居住,听说盐政官员想聘请一位西席先生,贾雨村便拜托朋友帮忙,谋得了这个职位,权且当作安身之计。好在只有一个女学生,还有两个伴读丫鬟,女学生年纪又小,身体极为柔弱,功课也不限多少,所以贾雨村教起来十分轻松。
一晃又是一年,谁知道女学生的母亲贾氏夫人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期间悲痛万分,贾雨村便打算辞去教馆,另谋出路。林如海想让女儿守孝期间继续读书,所以又把贾雨村留了下来。近来因为女学生哀痛过度,她本就体弱多病,旧病复发,于是连日都没去上学。贾雨村闲居无事,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饭后便出去散步。
这一天,他偶然走到城外,想要欣赏一下乡村的自然风光。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山水环绕、茂林修竹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一座庙宇。庙宇的门巷已经破败,墙垣也腐朽不堪,门前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智通寺” 三个字,门旁还有一副破旧的对联,写着: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看了,心想:“这两句话虽然文字浅显,但含义深刻。我也游历过一些名山大寺,却从没见过这样的话,这里面说不定有个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人,我何不去里面看看。” 想着便走了进去,只见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在那里煮粥。贾雨村看了,也没太在意。等到他向和尚问了两句话,才发现这和尚又聋又糊涂,牙齿掉光,舌头也不利索,回答的话根本答非所问。
贾雨村不耐烦了,便又走了出来,想到村里的酒馆去喝上三杯,增添一些野趣,于是慢慢地走了过去。刚要走进酒馆,只见座上有个喝酒的人起身大笑,迎了出来,嘴里说着:“奇遇,奇遇。” 贾雨村赶忙一看,原来是在京城古董行做生意、外号叫冷子兴的人,以前在京城就认识。贾雨村一直称赞冷子兴是个有本事、有作为的人,冷子兴又借助贾雨村读书人的名声,所以两人说话很投机,十分投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