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回 魔头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那两个小妖,将换来的假葫芦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会儿。忽然,他们抬起头,却发现行者不见了。伶俐虫满脸疑惑,说道:“哥呀,没想到神仙也会说谎。他说换了宝贝,就能度我们成仙,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呢?” 精细鬼却不这么认为,说道:“我们可是占了大便宜呀,他哪能轻易走掉?把葫芦拿过来,我倒要试试,看能不能装天。” 说着,他真的将葫芦往上一抛,可葫芦 “扑” 的一声,就直接落了下来。伶俐虫见状,慌张地说道:“怎么装不了!装不了!莫不是孙行者假扮成神仙,用假葫芦把我们的真宝贝换走了?” 精细鬼赶忙说道:“别胡说!孙行者被那三座大山压着呢,怎么可能出来?拿过来,我念他说的那几句咒语,再试试看。” 于是,这妖怪又把葫芦朝着天空扔去,口中念念有词:“若有半声不肯,就上灵霄殿上,动起刀兵!” 话还没念完,葫芦 “扑” 的一声,又落了下来。两个妖怪这下确定了,说道:“装不了!装不了!这肯定是个假的!”
他们正在大声叫嚷的时候,孙大圣在半空中听得清清楚楚,看得真真切切。他担心这两个妖怪再折腾下去,万一走漏了风声,就麻烦了。于是,他将身子一抖,把那根变成葫芦的毫毛收回到身上。这么一来,两个妖怪顿时四手空空。精细鬼着急地说:“兄弟,把葫芦拿来。” 伶俐虫也懵了,说道:“你不是拿着吗?天呐!怎么不见了?” 他们俩赶忙在地上乱摸,在草丛里胡乱寻找,又是抖袖子,又是摸腰间,可哪里还找得到葫芦的影子?两个妖怪吓得呆若木鸡,喃喃自语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当时大王把宝贝交给我们,让我们去捉拿孙行者,如今行者没抓到,连宝贝都没了。我们怎么敢回去回话呀?这一顿打下来,肯定会被打死的!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伶俐虫提议道:“我们逃走吧。” 精细鬼问道:“往哪里逃呢?” 伶俐虫无奈地说:“不管往哪里逃,只要不回去就行。要是回去说宝贝没了,肯定是死路一条。” 精细鬼却冷静地说:“别逃,还是回去。二大王平日里对你挺不错的,到时候我把责任往你身上推一推。他要是肯网开一面,我们或许还能保住性命;要是说不过去,就算被打死,也还在这儿。总比落得两头空好。走吧!走吧!” 两个妖怪商量好了,转身往山上走去。
行者在半空中看到他们往回走,便摇身一变,化作一只苍蝇,飞了下去,悄悄跟在小妖身后。你可能会问,他变成苍蝇后,那宝贝放在哪儿呢?要是丢在路上或者藏在草里,被别人发现拿走,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其实,他把宝贝带在身上。可苍蝇不过豆粒般大小,怎么能装得下宝贝呢?原来,他的宝贝和金箍棒一样,叫做如意佛宝,可以随身变化,能大能小,所以放在身上也没问题。他 “嘤” 的一声飞下去,紧紧跟着那两个妖怪。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洞里。只见那两个魔头正坐在那里喝酒。小妖走上前,跪在地上,行者则悄悄钉在门柜上,侧耳倾听。小妖说道:“大王。” 二老魔听到声音,放下酒杯,问道:“你们回来了?” 小妖回答道:“回来了。” 老魔又问:“抓住孙行者了吗?” 小妖们吓得直叩头,不敢出声。老魔再次追问,他们还是不敢回应,只是一个劲儿地叩头。老魔问了好几遍,小妖们才趴在地上,哭喊道:“求大王饶了小的们万千死罪!饶了小的们万千死罪!我们拿着宝贝,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来自蓬莱山的神仙。他问我们去哪儿,我们就说去捉拿孙行者。那神仙一听孙行者的名字,也很恼火,说要帮我们的忙。我们没让他帮忙,却把用宝贝装人的事情告诉了他。那神仙也有个葫芦,据说能装天。我们一时贪心,想着他的装天,我们的装人,就跟他换了。本来是葫芦换葫芦,伶俐虫还贴了个净瓶给他。谁知道仙家的东西,凡人根本拿不住。我们正试着装天的时候,他连同宝贝一下子都不见了。恳请大王饶了我们的死罪!” 老魔听了,气得暴跳如雷,怒吼道:“完了!完了!这肯定是孙行者假扮神仙,把宝贝骗走了!那猴头神通广大,到处都有熟人,也不知道是哪个毛神把他放了出来,骗走了宝贝!”
二魔赶忙说道:“兄长消消气。那猴头实在太无礼了,有本事逃走也就罢了,居然还骗走宝贝。我要是没本事抓住他,就没脸在西方路上当妖怪了!” 老魔问道:“那怎么抓他?” 二魔说:“我们有五件宝贝,丢了两件,还有三件,一定要抓住他。” 老魔又问:“还有哪三件?” 二魔说:“七星剑和芭蕉扇在我身边,那条幌金绳,在压龙山压龙洞老母亲那里收着呢。现在派两个小妖,去请老母来吃唐僧肉,顺便让她带着幌金绳来捉拿孙行者。” 老魔问:“派谁去?” 二魔嫌弃地说:“可不能派这两个没用的家伙去!” 说着,便把精细鬼、伶俐虫喝退到一旁。这二人暗自庆幸道:“运气真好!没挨打,也没挨骂,居然就被饶过了。” 二魔接着喊道:“叫那常随的伴当巴山虎、倚海龙过来。” 二人连忙跪下,二魔叮嘱道:“你们可要小心行事。” 二人齐声应道:“一定小心。” 二魔又说:“要仔细点。” 他们又回应道:“一定仔细。” 二魔再问道:“你们认得老奶奶家吗?” 二人还是应道:“认得。” 二魔最后说道:“既然认得,就赶紧出发,到老奶奶那里,多多替我问候,说请她来吃唐僧肉,让她带着幌金绳来,要捉拿孙行者。”
两个妖怪领命,匆匆离去。他们哪里知道,行者就在一旁,把他们的对话听得一字不漏。行者展开翅膀,飞了过去,赶上巴山虎,钉在他身上。走了二三里路,行者本想立刻打死这两个妖怪,可又一想:“打死他们,易如反掌。但他奶奶身边有那幌金绳,又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等我先问问他们再动手。” 于是,好个行者,“嘤” 的一声,从妖怪身上飞离,让他们先走了百十步。接着,他摇身一变,也变成了一个小妖,头戴一顶狐皮帽子,把虎皮裙子倒插上来系紧,追上去喊道:“走路的,等等我。” 倚海龙回头问道:“你是从哪儿来的?” 行者说:“好哥哥,连自己人都不认识了?” 小妖疑惑地说:“我们家没你这个人。” 行者说:“怎么会没有我?你再仔细看看。” 小妖还是摇头说:“面生,面生,从来没见过你。” 行者解释道:“没错。你们没见过我,我是外班的。” 小妖问:“外班长官?确实没见过。你要去哪儿?” 行者说:“大王说派你们二位去请老奶奶来吃唐僧肉,让她带着幌金绳来捉拿孙行者。担心你们走得慢,贪玩误事,又派我来催你们快点去。” 小妖一听,觉得行者说的都是实情,便不再怀疑,真的把行者当成了自己人,急急忙忙地往前飞奔。一口气又跑了八九里路,行者问道:“走得太快了。我们离家有多远了?” 小怪回答道:“有十五六里了。” 行者又问:“还有多远?” 倚海龙用手指了指,说:“那片乌林子里就是。” 行者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片黑森林,心想那老妖怪应该就在林子内外。于是,他停下脚步,让小怪先走。随即取出铁棒,走上前去,朝着小怪的脚后一刮。可怜这两个小怪,实在不经打,一下子就被打成了一团肉饼。行者拖着他们的脚,把尸体藏在路旁茂密的草丛里。接着,他拔下一根毫毛,吹了口仙气,说道:“变!” 毫毛瞬间变成了巴山虎,而他自己则变成了倚海龙。就这样,行者假扮成两个小妖,径直朝着压龙洞去请老奶奶。这正是:七十二变神通广大,变化腾挪手段高超。
行者几步就跳到了林子里,正在四处寻找时,只见有两扇石门半开半掩。他不敢贸然进去,只好在外面大声喊道:“开门!开门!” 这一喊,立刻惊动了看门的一个女怪,她打开半扇门,问道:“你们从哪里来?” 行者回答道:“我们是平顶山莲花洞派来请老奶奶的。” 女怪说:“进来吧。” 行者来到三层门下,探着头往里张望,只见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儿。你看她是什么模样呢?只见她雪鬓蓬松,眼睛里闪烁着星光般的亮光。脸皮红润,皱纹却很多,牙齿稀疏,却显得精神矍铄。面容好似霜后的残菊,身形如同雨后的老松。头上缠着白练攒丝帕,耳朵上坠着黄金嵌宝环。
孙大圣看到这一幕,没敢直接进去,只是在二门外苦着脸,“脱脱” 地哭了起来。你可能会奇怪,他为什么哭呢?难道是害怕这老妖怪?可他连九鼎油锅都下过,炸了七八天都没掉一滴眼泪,怎么会怕这个老妖怪呢?原来,他是想起了唐僧取经的艰难困苦,心中一阵难过,这才泪如泉涌。他心里想着:“老孙我施展手段,变成小妖来请这老妖怪,可不能就这么直愣愣地站着说话,肯定得给她磕头才行。我这辈子,只拜过三个人:在西天拜过佛祖;在南海拜过观音;在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了师父取经,我真是操碎了心。一卷经能值多少钱呢?今天却要我来拜这个妖怪。要是不跪拜,肯定会露馅。唉!苦啊!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师父被困,我才不得不受这份屈辱!” 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进门去,跪在地上,说道:“奶奶,给您磕头了。”
那老妖怪说道:“我儿,起来吧。” 行者心中暗自高兴:“好!好!好!叫得真亲热!” 老妖怪接着问道:“你从哪里来的?” 行者回答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有令,派我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还让您带上幌金绳,要捉拿孙行者呢。” 老妖怪听了,十分高兴,说道:“真是孝顺的儿子!” 说完,就吩咐去把轿子抬出来。行者心中暗叹:“我的天呐!没想到妖精也坐轿子!” 只见后壁厢有两个女怪,抬出一顶香藤轿,放在门外,挂上青绢帏幔。老妖怪起身出洞,坐在轿子里。后面还有几个小女怪,捧着梳妆盒,端着镜架,拿着手巾,托着香盒,跟在左右。老妖怪说道:“你们来干什么?我去自家儿子那里,还愁没人伺候吗?要你们来献殷勤、多嘴多舌?都回去!关上门看家!” 那几个小妖听了,果然都回去了,只剩下两个抬轿的。老妖怪问道:“派来的这两个叫什么名字?” 行者连忙回答道:“他叫巴山虎,我叫倚海龙。” 老妖怪说:“你们两个在前面走,给我开路。” 行者心里暗自叫苦:“真是倒霉!经还没取到,倒先来给她当差了!” 可又不敢违抗,只得乖乖地在前面引路,还扯着嗓子大声吆喝。
一行人走了五六里路,行者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坐在石崖上,等抬轿的走近,说道:“咱们稍微歇一歇怎么样?肩膀都快被压疼了。” 那两个抬轿的小妖哪里知道行者的心思,便依言把轿子放下。行者站在轿后,从胸脯上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毫毛瞬间变成一个香喷喷的大烧饼,他拿在手里,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轿夫好奇地问:“长官,您吃的是什么呀?” 行者故作神秘地说:“不好说。大老远来请奶奶,又没得到什么赏赐,肚子饿了,这是我原本带的干粮,我吃点儿再走。” 轿夫听了,也馋了,说道:“给我们也吃点儿吧。” 行者笑着说:“行啊,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计较!” 这两个小妖不知深浅,立刻围到行者身边,准备分他的干粮。就在这时,行者突然抽出金箍棒,猛地一挥,只听 “嗖” 的一声,一个小妖被当头击中,顿时脑浆迸裂,当场丧命;另一个小妖擦着棒边,虽然没死,却也疼得在地上直哼哼。
轿子里的老妖怪听到有人惨叫,连忙伸出头来看,行者眼疾手快,一个箭步跳到轿前,举起金箍棒,“砰” 的一声,狠狠砸在老妖怪头上,瞬间打出一个窟窿,老妖怪脑浆和鲜血汩汩地往外冒。行者把老妖怪从轿子里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九尾狐狸。行者冷笑着说:“你这作恶的畜生!还敢自称老奶奶!你要是叫老奶奶,那老孙我就该被称作太祖公公!” 说完,行者在九尾狐狸身上搜出幌金绳,小心翼翼地揣进袖子里,心中暗自欢喜:“那两个妖怪就算再有手段,如今这三件宝贝都姓孙了!” 随后,行者又拔下两根毫毛,吹口仙气,毫毛化作巴山虎和倚海龙的模样;再拔两根,变成两个抬轿的小妖。而他自己摇身一变,化作老奶奶的模样,稳稳地坐在轿子里。一切准备妥当,行者指挥着假小妖抬起轿子,沿着原路返回。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莲花洞口。由毫毛变成的小妖在前面喊道:“开门!开门!” 洞里把门的小妖打开门,问道:“巴山虎、倚海龙,你们回来了?” 毫毛变的小妖回答:“回来了。” 把门的小妖又问:“你们请的奶奶呢?” 假小妖用手指着轿子说:“这不,轿子里抬的就是。” 小妖说:“你们先等一下,我进去通报一声。” 说完,便跑进洞里,大声喊道:“大王,奶奶来了!”
两个魔头一听,立刻吩咐摆设香案,准备迎接。行者在外面听到,心中暗喜:“运气真好!这回也轮到我当回‘长辈’了!我之前变小妖去请老怪,还给她磕了个头;这次我扮成老怪,成了他们的母亲,他们肯定得行四拜之礼。虽说没什么大不了,但好歹也能赚他们两个响头!” 只见行者不紧不慢地从轿子里走出来,抖了抖身上的衣服,悄悄把那四根毫毛收回到身上。把门的小妖把空轿子抬进洞里,行者则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学着老怪那娇娇弱弱、扭扭捏捏的姿态,跟在后面走进洞中。
一进洞,只见大大小小的群妖都纷纷跪地迎接,鼓乐齐鸣,箫韶悠扬,声音响彻整个山洞。博山炉里香烟袅袅升腾,气氛十分庄重。行者走到正厅,面朝南方,稳稳地坐下。两个魔头赶紧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朝上叩头,口中喊道:“母亲,孩儿给您请安了。” 行者装出一副慈祥的样子,说道:“我儿,起来吧。”
此时,吊在梁上的猪八戒看到这一幕,忍不住 “哈哈” 笑出声来。沙僧感到十分奇怪,问道:“二哥,你怎么还笑得出来?” 猪八戒笑着说:“兄弟,我这笑可有原因。” 沙僧又问:“什么原因?” 猪八戒得意地说:“咱们原本还担心奶奶来了就要被蒸着吃,没想到不是真奶奶,是老熟人来了。” 沙僧疑惑地问:“什么老熟人?” 猪八戒笑着说:“弼马温啊!” 沙僧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是他?” 猪八戒解释道:“你看他弯腰叫‘我儿起来’的时候,后面的猴尾巴都露出来了。我吊得比你高,所以看得清楚。” 沙僧连忙说:“先别出声,听听他要说什么。” 猪八戒点头道:“对,对,先听听。”
孙大圣坐在中间,故意问道:“我儿,叫我来有什么事呀?” 魔头恭敬地回答:“母亲啊,这些日子孩儿们礼数不周,没能好好孝顺您。今天早上,我们兄弟抓到了从东土来的唐僧,不敢擅自享用,特意请母亲您来,想让您尝尝鲜,把他蒸了给您吃,好让您延年益寿。” 行者眼珠一转,说道:“我儿,唐僧的肉我倒不太想吃,听说那猪八戒的耳朵不错,割下来整治整治,给我当下酒菜倒是挺好。” 猪八戒在梁上一听,吓得大叫:“遭瘟的!你来是为了割我的耳朵!我要是喊出来,可就不好听了!”
哎呀!就因为呆子这一句无心的话,行者变化的事情露馅了。几个正在巡山的小怪和把门的众妖听到动静,纷纷跑进来报告:“大王,不好了!孙行者把奶奶打死了,现在他假扮成奶奶来了!” 两个魔头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二话不说,二魔立刻抽出七星宝剑,朝着行者的脸狠狠地砍去。好个大圣,身子轻轻一晃,刹那间,整个洞里红光闪耀,他早已提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这种本领,真是神奇,聚在一起就能化作人形,散开便成了一股气。这一下,可把老魔吓得魂飞魄散,众小妖们也吓得纷纷咋舌摇头。老魔惊慌失措地说:“兄弟,把唐僧、沙僧、八戒、白马还有行李,都还给那孙行者吧,咱们赶紧关上这是非之门。” 二魔却不服气地说:“哥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费了好大的力气,用了这么多计策,才把这些和尚抓来。现在你就因为害怕孙行者的诡诈,要把他们都还回去,你这简直就是个贪生怕死、畏刀避剑的人,哪里像个大丈夫!你先坐下,别害怕。我听你说孙行者神通广大,虽然我和他交过一次手,但还没真正和他比试一番。把我的披挂拿来,我要出去和他大战三合。要是他三招之内胜不了我,唐僧还是我们的口中食;要是三招之内我败给他,到时候再把唐僧还给他也不迟。” 老魔听了,觉得有道理,便说:“贤弟说得对。来人,取披挂!”
众妖连忙抬出披挂,二魔穿戴整齐,手持宝剑,大步走出洞外,大声喊道:“孙行者!你往哪里跑?” 此时,大圣早已在云端之上,听到有人叫他名字,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二魔。你看这二魔,打扮得威风凛凛:头戴凤盔,比腊月的白雪还要耀眼;身披战甲,幌镔铁闪烁着寒光。腰间的带子是用蟒龙筋制成,粉皮靴上的梅花图案精致无比。他的容颜如同灌口的二郎神杨戬一般英俊,相貌和巨灵神别无二致。手中紧握着七星宝剑,怒气冲天,威风凛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