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曾有人苦苦叩问禅关,无数人虔诚参求佛法,可往往到最后都虚度光阴,徒劳终老。有人试图磨砖成镜,有人妄想积雪为粮,这般迷惑了多少年少之人?能做到毛吞大海、芥纳须弥的境界,方能得金色头陀的微笑认可。一旦领悟,便能超脱十地三乘,若凝滞不前,则会被困于四生六道。可有人曾听到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鹃一声啼叫,仿若带来春晓的消息?曹溪之路险峻,暨岭之上云雾幽深,在这里,故友的音信早已杳无踪迹。千丈冰崖,五叶莲悄然开放,古殿之中,帘幕低垂,香烟袅袅。到了那时,若能识破佛法源流,便能得见龙王的三件珍宝。

这一篇词,名为《苏武慢》。话说我佛如来辞别了玉帝,回到雷音宝刹。只见那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一个个都执着幢幡宝盖,捧着异宝仙花,整齐地排列在灵山仙境、婆罗双林之下,前来迎接。如来停下祥云,对众人说道:“我凭借甚深般苦的智慧,遍现于三界之中。万物根本性原,最终都会归于寂灭。如同虚空一般,一无所有。我降伏了那顽劣的妖猴,其中的种种事情,难以尽述。这便是生死的起始,法相也是如此。” 说罢,如来放出舍利之光,刹那间,满空出现四十二道白虹,南北相互通连。大众见了,纷纷虔诚地皈依礼拜。过了一会儿,天空聚起庆云彩雾,如来登上品莲台,端庄地坐了下来。

那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大金刚、四菩萨合掌走上前,行礼完毕后问道:“大闹天宫、搅乱蟠桃会的,究竟是谁?” 如来答道:“那家伙是花果山产出的一只妖猴,罪恶滔天,简直无法形容。所有的天神天将,都不能将他降伏,即便二郎真君将他捉拿,老君用火烧炼,也不能损伤他分毫。我去的时候,他正在雷将中间耀武扬威,卖弄自己的本事。我止住了刀兵,询问他的来历。他说自己神通广大,会变化,还能驾筋斗云,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我便和他打了个赌,他跳不出我的手掌,于是我一把抓住他,将手指化作五行山,把他封压在那里。玉帝大开金阙瑶宫,邀请我坐了首席,举办安天大会来感谢我,之后我才告辞回来。”

大众听了,满心欢喜,极力称赞。谢过如来后,各自分班退下,各司其职,共同享受这一派天真祥和的氛围。此时的景象,当真如诗中所云:

瑞霭弥漫在天竺之地,虹光簇拥着世尊。西方世界,如来堪称第一,这里是无相法王的门庭!常常能看到玄猿献上鲜果,麋鹿衔着花朵;青鸾翩翩起舞,彩凤欢快啼鸣;灵龟捧着象征长寿之物,仙鹤擒着灵芝仙草。大家安享着净土只园的宁静,受用着龙宫法界的奇妙。日日有鲜花绽放,时时有果实成熟,众人修习寂静,回归本真,参禅悟道,收获正果。达到不灭不生、不增不减的境界。烟霞缥缈,随心来往,寒暑不侵,让人忘却岁月的流逝。

又有诗写道:

来去自由,任我优游,既无恐怖,也无忧愁。极乐场中,一片坦荡,大千世界,不分春秋。

佛祖在灵山大雷音宝刹住了一个月。一天,他召集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人,说道:“自从降伏那顽劣的妖猴,安定天庭之后,我们这里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月,估计凡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五百年。如今正值孟秋望日,我有一个宝盆,里面摆放着百样鲜花、千般异果等物,我想和大家一起举办‘孟兰盆会’,共享这些,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听了,一个个合掌行礼,向佛礼拜三匝,表示领会。如来便让阿傩捧着宝盆中的花果品物,让迦叶布散给众人。大家心中感激,纷纷献诗表达谢意。

福诗写道:

福圣光耀,照在性尊之前,福泽广纳,弥深且长远。福德无疆,如同大地般长久,福缘喜庆,与天空相连。福田广种,年年繁茂昌盛,福海洪深,岁岁坚固稳定。福满乾坤,庇荫众多,福增无量,永远周全。

禄诗写道:

禄重如山,引得彩凤鸣唱,禄随时代,如同长庚星闪耀。禄添万斛,身体康健,禄享千钟,生活太平。禄俸齐天,永远稳固,禄名似海,更加澄清。禄思远继,备受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耀。

寿诗写道:

寿星献上光彩,面对如来,寿域光华,从此开启。寿果满盘,生出瑞霭,寿花新采,插在莲台。寿诗清雅,奇妙非常,寿曲调音,尽显美才。寿命延长,如同日月,寿如山海,更加悠远。

众菩萨献诗完毕,便请如来明示佛法的根本,讲解佛法的源流。如来微微张开善口,开始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得严。只见天龙围绕在旁,花雨纷纷飘落。真是:“禅心朗照,如同千江映月,真性情涵,恰似万里长天。” 如来讲完后,对众人说道:“我看这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不相同,情况也不一样:东胜神洲的人,敬天礼地,心境爽朗,气性平和;北巨芦洲的人,虽然喜好杀生,但只是为了糊口,性情笨拙,情感流于表面,倒也没有太多肆意作践的行为;我们西牛贺洲的人,不贪婪、不杀生,养气潜灵,虽然没有真正的上真,但人人都能长寿;可那南赡部洲的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简直就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如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诸菩萨听了,合掌皈依,向佛前问道:“如来有哪三藏真经呢?” 如来回答道:“我有法一藏,可谈天说地;论一藏,能讲述世间道理;经一藏,可超度鬼魂。三藏真经共计三十五部,有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这是修真的路径,也是走向正善的大门。我本想把真经送到东土,无奈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懂得我法门的要旨,还怠慢了瑜伽的正宗。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有法力的人,去东土寻找一个善信之人,让他历经千难万险,远渡万水千山,到我这里求取真经,然后永远传于东土,劝化那里的众生呢?这可是天大的福缘,如海般深厚的善庆。谁愿意去走这一遭呢?” 这时,观音菩萨走近莲台,向佛礼拜三匝,说道:“弟子不才,愿意前往东土寻找一个取经人。” 众人抬头观看,只见那菩萨:

法理圆融,具备四德,智慧圆满,金身闪耀。缨络上垂着珠翠,香环璀璨,宝光明亮。乌云般的秀发巧妙地盘成龙髻,绣带轻盈飘动,仿若彩凤的翎羽。碧玉纽搭配着素罗袍,祥光笼罩;锦城裙系着金落索,瑞气环绕。眉如弯弯小月,眼似明亮双星。面容天生带着喜悦之色,朱唇恰似一点红梅。净瓶中的甘露年年充盈,斜插的垂杨岁岁常青。能解救八难,超度群生,心怀大慈大悲。因此镇守在大山之中,居住在南海,闻声救苦,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喜爱紫竹,意念钟情香藤。她就是落伽山上的慈悲之主,潮音洞里的活观音。

如来见了,心中十分欢喜,说道:“换做别人去可不行,必须是观音尊者你,神通广大,才能担当此任。” 菩萨问道:“弟子此去东土,如来有什么言语要吩咐吗?” 如来道:“这一去,你要仔细踏看路途,不能一直在霄汉中飞行,必须半云半雾地前行;沿途经过山水,要牢记路程的远近,还要叮嘱那取经人。只是恐怕善信之人路途艰难,我给你五件宝贝。” 说着,如来便命阿傩、迦叶取出 “锦澜袈裟” 一领、“九环锡杖” 一根,对菩萨说道:“这袈裟和锡杖,可给那取经人亲自使用。要是他能坚定信心来到这里,穿上我的袈裟,便可免堕轮回;拿着我的锡杖,就不会遭受毒害。”

菩萨皈依拜领了这两件宝贝。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给菩萨说:“这宝贝叫做‘紧箍儿’,虽然看起来一样是三个,但用法各不相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要是在路上遇到神通广大的妖魔,你要劝他向善,让他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要是不听使唤,就把这箍儿给他戴在头上,自然会嵌入肉里生根。按照各自对应的咒语念一念,他就会眼胀头痛,脑门都要裂开,管教他乖乖入我佛门。”

那菩萨听了,满心欢喜,行礼后退下,随即唤来惠岸行者一同随行。惠岸行者手持一条浑铁棍,重达千斤,只在菩萨左右,充当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菩萨把锦澜袈裟打成一个包裹,让惠岸行者背在身上。菩萨将金箍藏好,拿起锡杖,径直下了灵山。这一去,定会有一番大作为:佛子归来,重归本愿,金蝉长老,裹上旃檀。

菩萨和惠岸行者来到山脚下,玉真观的金顶大仙在观门首迎接,请菩萨喝茶。菩萨不敢久留,对大仙说道:“如今我领了如来的法旨,要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 大仙问道:“那取经人什么时候能到这里呢?” 菩萨说:“还不确定,估计两三年左右,或许能够到达。” 于是辞别了大仙,半云半雾地前行,一路牢记路程。有诗为证:

万里迢迢去寻找,无需多言,却感叹谁能事事如意?求人的时候竟然如此艰难,难道这是我平生的偶然遭遇?传道若有方法,便能成功,若说明却无信用,那也是虚妄的传言。我愿倾尽肝胆去寻觅相识之人,料想前头必定会有缘法。

师徒二人正走着,忽然看见弱水三千,这里正是流沙河界。菩萨说道:“徒弟啊,此处可不好走。取经人乃是浊骨凡胎,怎么才能渡过去呢?” 惠岸说:“师父,您看这河有多远?” 那菩萨停下云步观看,只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穿到架空朝代,我想尽办法活下去

黯心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为爱取我心头血?和离后我成东宫掌上娇

邱秋秋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