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诗叹曰:
圣主忧民记四凶,施行端的有神功。
等闲冒籍来宫内,造次簪花入禁中。
潜向御屏剜姓字,更乘明月展英雄。
纵横到处无人敌,谁向斯时竭寸衷?
话说当日在忠义堂上,宋江开始安排前往东京看灯的人员。他说道:“我和柴进一路,史进与穆弘一路,鲁智深与武松一路,朱仝与刘唐一路。就这四路人员前去,其余兄弟都留在山寨守寨。” 这时,李逵赶忙说道:“都说东京的花灯好看,我也想去凑凑热闹。” 宋江回应道:“你怎么能去呢?” 可李逵坚决要去,宋江拗不过他。宋江只好说:“你既然执意要去,可不许惹事,打扮成随从跟我一起。” 于是,宋江又叫上燕青一同前往,专门陪着李逵。
看官们有所不知,宋江脸上有刺字,按说不能去京城。原来,神医安道全上山后,用毒药帮他去掉了刺字。之后又用好药调养,伤口起了红疤。再用良金美玉碾成粉末,每天涂抹,慢慢地红疤也就消退了。医书上说 “美玉灭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天,宋江先让史进、穆弘扮成普通客人出发了,接着安排鲁智深、武松扮作云游的行脚僧人前往,随后朱仝、刘唐也扮成客商踏上了行程。他们各自腰挎腰刀,手提朴刀,还都暗藏了暗器,这就不必细说了。
且说宋江和柴进扮成悠闲的官员,又叫戴宗扮成承局一同前往,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传递消息。李逵和燕青扮作随从,各自挑着行李下了山。众头领都送到金沙滩为他们饯行。军师吴用再三叮嘱李逵:“你平时下山,总是惹是生非。这次和哥哥去东京看灯,可和往常不一样。路上不许喝酒,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能再像往常那样任性。要是惹出麻烦,弟兄们见面可就不好看了,以后也难以相聚。” 李逵保证道:“军师您放心,这一趟我肯定不惹事。” 众人告别后,便踏上了路程。他们经过济州,路过滕州,抵达单州,再前往曹州,朝着东京万寿门外行进,最终找了一家客店住下。
宋江和柴进商议起来,此时是正月十一日。宋江说:“明天白天,我绝对不敢进城。等到正月十四晚上,城里热闹起来,人来人往,那时我们再进城。” 柴进提议:“小弟我明天先和燕青进城去探探路。” 宋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第二天,柴进穿着一身整齐的衣服,头上的头巾崭新,脚下的鞋袜干净整洁;燕青的打扮也十分得体。两人离开客店,看到城外的人家,家家都热闹非凡,户户都欢声笑语,都在为庆祝元宵做准备,处处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他们来到城门口,并没有人阻拦。东京这座城市果然气派非凡!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这州名叫汴水,府号开封。它蜿蜒连绵,连接着吴楚之地,一直延伸到齐鲁大地。周公在此建国,毕公皋将其改作京师;两晋春秋时期,梁惠王把这里称为魏国。它有着层叠如卧牛的地势,按照上界对应戊己中央;其山势崔嵬,形似伏虎,象征着周天二十八宿。王尧多次礼让天下,太宗迁移了基业。元宵佳节时,鳌山上排列着万盏华灯;夜晚的楼台边,凤辇降临三山琼岛。金明池畔有三春的柳树,小苑城边四季都有鲜花盛开。这里是十万里鱼龙变化的地方,也是四百座军州辐辏的要地。百姓们都唱着丰收的歌曲,娇美的女子们齐唱太平的歌词。街头有乘坐香车的佳人仕女,还有挥舞金鞭的公子王孙。天街上摆满了珠宝,小巷内到处都是绫罗绸缎。霭霭的祥云笼罩着紫阁,融融的瑞气环绕着楼台。
当下,柴进和燕青进入城中,走到御街上四处游玩观赏。他们转过东华门外,只见酒肆茶坊多得数不胜数,来来往往穿着锦衣戴着花帽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服饰,都在茶坊酒肆中坐着。柴进带着燕青,径直上了一个小酒楼,在临街的位置占了一个阁子。他们凭栏望去,只见宫廷值班的人员大多从里面进进出出,他们的幞头边都插着一朵翠叶花。柴进把燕青叫到跟前,低声说道:“你照我这样去做……” 燕青是个机灵人,一点就透,不用柴进详细说明,便急忙下楼,出了店门。恰好迎面碰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宫廷值班官员。燕青上前唱了个喏,那人疑惑地说:“看你面生,我完全不认识你。” 燕青连忙说道:“我家主人和您是老朋友,特意让我来请您。” 原来这位值班官员姓王。燕青故意问道:“您莫非是张观察?” 那人回答:“我姓王。” 燕青马上接口道:“对,就是让我请王观察,我一着急给忘了。”
于是,王观察跟着燕青来到楼上。燕青掀起帘子,对柴进说:“王观察请来了。” 燕青接过王观察手中的物件,柴进把他请进阁子里相见。双方施过礼后,王班直盯着柴进看了半天,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便说道:“在下眼拙,记不起您了。承蒙您呼唤,请问您大名?” 柴进笑着说:“我和您是儿时的交情,现在先不说,您再仔细想想。” 一边说着,一边让酒保拿来酒食,要和王观察小酌一番。酒保摆上菜肴果品,燕青斟酒,热情地劝酒。酒喝到一半,柴进问道:“观察头上戴的这朵翠花有什么讲究吗?” 王班直解释道:“当今皇上为了庆贺元宵,我们宫廷内外共有二十四班人员,总共有五千七八百人。每人都赐了一件衣袄,一枝翠叶金花,上面还有一个小金牌,刻着‘与民同乐’四个字。所以我们每天都在这里等候点名检查。只要有宫花锦袄,就能进入皇宫里面。” 柴进装作不懂的样子说:“我还真不知道这些。”
又喝了几杯后,柴进对燕青说:“你去给我倒杯热酒来。” 不一会儿,酒就送来了。柴进起身给王班直敬酒,说道:“您喝下这杯我敬的酒,我再告诉您我的姓名。” 王班直说道:“我实在想不起来,还请您告知大名。” 王班直拿起酒一饮而尽。刚喝完,他就口角流涎,两脚发软,倒在凳子上。柴进赶紧取下王班直的头巾、衣服、靴子和袜子,然后把王班直身上的锦袄、踢串、鞋裤之类穿在自己身上,戴上花帽,拿起他的物件,嘱咐燕青:“酒保要是来问,就说这观察喝醉了,那位官人还没回来。” 燕青回答:“不用您嘱咐,我自有办法应付。”
且说柴进离开酒店,径直朝东华门走去。他进入内庭一看,这里真如同人间仙境一般。但见:
祥云笼凤阙,瑞霭罩龙楼。琉璃瓦砌鸳鸯,龟背帘垂翡翠。正阳门径通黄道,长朝殿端拱紫垣。浑仪台占算星辰,待漏院班分文武。墙涂椒粉,丝丝绿柳拂飞甍;殿绕栏楯,簇簇紫花迎步辇。恍疑身在蓬莱岛,仿佛神游兜率天。
柴进往里面走,只要经过宫门,因为他穿着宫廷人员的服饰,所以没有人阻拦。他一直走到紫宸殿,又转过文德殿,看了看殿门,都上着金锁,无法进去。于是他转到凝晖殿,从殿边绕进去,来到一个偏殿,只见殿牌上用金漆写着 “睿思殿” 三个字,这里是皇帝看书的地方。偏殿侧面开着一扇朱红色的槅子,柴进闪身进去一看,正面摆放着御座,两边的几案上放着文房四宝,有象管笔、花笺、龙墨、端溪砚。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都插着牙签,数量多得数不清。正面屏风上,用青绿色颜料绘制着山河社稷混一的地图。转过屏风后面,只见素白屏风上,写着皇上御笔亲书的四大寇姓名,上面写道:
“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柴进看到四大寇的姓名,心中暗自思量:“国家被我们这些人搅扰,所以皇上常常记在心里,写在这里。” 他便从身边拔出暗器,把 “山东宋江” 这四个字刻了下来,然后慌忙出殿,不一会儿就有人来了。柴进离开了内苑,走出东华门,回到酒楼上。此时,王班直还没醒过来,柴进便把他的锦衣花帽等服饰都放在阁子里。柴进重新穿上自己原来的衣服,叫上燕青和酒保结算了酒钱,还剩下十几贯钱,就赏给了酒保。临下楼时,柴进嘱咐酒保:“我和王观察是兄弟,刚才他喝醉了,我替他去宫里点名回来了。他还没醒,我住在城外,怕耽误了回城时间。剩下的钱都赏给你,他的服饰号衣都在这里。” 酒保连忙说:“官人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的。” 柴进和燕青离开酒店,径直出了万寿门。
王班直到晚上才醒来,看到自己的服饰花帽都在,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酒保把柴进说的话告诉了他,王班直听得稀里糊涂,像喝醉了一样,回到了家中。第二天,有人传言:“睿思殿上‘山东宋江’四个字不见了。今天各门防守得像铁桶一样严密,进出的人都要仔细盘查。” 王班直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却不敢声张。
再说柴进回到客店,把在皇宫内的详细情况告诉了宋江,还拿出刻有 “山东宋江” 四字的物件给宋江看。宋江看完,不禁连连叹息。到了十四日晚上,宋江带着一行人进城看灯。东京到底有多繁华呢?有一首古乐府专门描述东京的胜景:
一自梁王,初分晋地,双鱼正照夷门。卧牛城阔,相接四边村。多少金明陈迹,上林苑花发三春。绿杨外溶溶汴水,千里接龙津。潘樊楼上酒,九重宫殿,凤阙天阍。东风外,笙歌嘹亮堪闻。御路上公卿宰相,天街畔帝子王孙。堪图画,山河社稷,千古汴京尊。
宋朝时期,东京确实是天下第一国都,在道君皇帝统治之时,繁华富贵达到极致。当日黄昏时分,明月从东方缓缓升起,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宋江和柴进扮成悠闲的官员,戴宗扮作承局,燕青扮作帮闲小厮,只留下李逵看守客店。他们四人混在社火表演的队伍里,一路喧闹着进入封丘门,在六街三市尽情游玩。此时夜暖风和,正是游玩的好时候。他们转到马行街,只见家家门前都扎着灯棚,悬挂的灯火璀璨夺目,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真可谓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四人转过御街,看到街道两旁都是风月场所的招牌。走到街道中间,他们瞧见一家外面挂着青布幕,里面垂着斑竹帘,两边都是碧纱窗。门外挂着两面牌子,上面各写着五个字:“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宋江见状,便走进旁边的茶坊喝茶。他向茶博士打听:“前面那家有名的歌妓是谁家的?” 茶博士回答:“这是东京最有名的上等歌妓,名叫李师师。隔壁就是赵元奴家。” 宋江又问:“是不是和当今皇上关系很亲密的那个李师师?” 茶博士连忙说:“小声点,这里耳目众多。”
宋江把燕青叫到跟前,低声吩咐道:“我想见李师师一面,暗中行事。你想个办法进去,我在这里喝茶等你。” 于是,宋江和柴进、戴宗就在茶坊里喝茶等待。
燕青径直来到李师师门首,揭开青布幕,掀起斑竹帘,走进中门。只见里面挂着一盏鸳鸯灯,下面犀皮香桌上摆放着一个博山古铜香炉,炉内缓缓喷出袅袅香烟。两壁上挂着四幅名人山水画,下面设有四把犀皮一字交椅。燕青见没人出来,便走进天井里面,这里又是一个宽敞的客位,摆放着三座香楠木雕花玲珑小床,床上铺着落花流水紫锦褥,还悬挂着一架玉棚好灯,周围摆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古董。
燕青轻轻咳嗽了一声,只见屏风背后走出一个丫鬟来。丫鬟看到燕青,行了个万福礼,问道:“哥哥贵姓?从哪里来?” 燕青回答:“麻烦姐姐请妈妈出来,我有话要说。” 丫鬟进去没多久,李妈妈就走了出来。燕青请她坐下,恭敬地行了四拜之礼。李妈妈问:“小哥贵姓?” 燕青答道:“老娘您忘了,我是张乙儿的儿子张闲,从小在外面,今天刚回来。” 世上姓张、姓李、姓王的人最多,这老鸨在灯下仔细打量燕青,想了好一会儿,突然想起来,叫道:“你不是太平桥下的小张闲吗?你这许久都去哪里了,怎么一直不来?” 燕青说:“小人一直不在家,没能来看望您。如今我伺候一个山东来的客人,他的家私多得说不完。他可是燕南、河北最有名的大财主,这次来这里,一来是观赏元宵花灯,二来是到京师探亲,三来做些买卖,四来想见娘子一面。不敢说常来府上走动,只求能和娘子同席喝杯酒,就心满意足了。不是我吹嘘,那人真有千百两金银,想送给府上。” 这老鸨是个贪图钱财的人,一听燕青这番话,顿时心动,连忙叫李师师出来和燕青见面。
在灯光下一看,李师师果然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燕青见了,赶忙低头下拜。有诗为证:
少年声价冠青楼,玉貌花颜世罕俦。
万乘当时垂睿眷,何惭壮士便低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