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往今来,豪杰辈出,尤以三国时期最为人称道。西蜀有卧龙诸葛亮,其才智超群,无人能及;东吴的吕蒙,英锐不凡,别具一格;而曹魏雄踞北方。在众多虎将之中,关羽勇力超群,无人可比。他斩杀蔡阳,谈笑间尽显英雄本色,其美名千古流传,载入青史。
然而,世事无常,英雄终有落幕之时。但关羽的后代贤良,关胜便是其子孙。当时梁山兵马围困北京,形势危急,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如同慌乱的蝼蚁。梁中书派人前往京师求救,朝廷降下旨意。于是,一支威风凛凛的军队组建起来,前军后队气势如狼似虎,文官武将光彩照人。中军主将正是关胜,他意气风发,志向凌云。
关胜身披黄金铠甲,寒光闪烁;头戴水银盔,兜鍪沉重。他面如重枣,留着漂亮的胡须,锦色征袍上绣着一对蟠龙。内穿的衬衫颜色淡雅,如同鹅儿黄;脚上的雀靴精美,手中的雕弓与金镞闪耀着光芒。胯下紫骝骏马,勇猛如龙,玉勒锦鞍,配上一对兽形装饰。他的宝刀灿灿生光,如霜似雪,堪称冠世英雄,无人能敌。这般威风,仿佛是义勇武安王关羽重生。
这首古风,专门讲述蒲东关胜的故事。关胜擅长使用一口大刀,英雄盖世,义勇双全。当日,他辞别太师,统领着一万五千人马,分成三队,离开东京,朝着梁山泊进发。
话说回来,宋江与众将连日攻打北京城池,却始终未能攻克。李成、闻达畏惧梁山军威,不敢出城迎战,索超的箭伤尚未痊愈,也无法出战。宋江见攻城无果,心中烦闷不已。他们离开梁山已久,战事却毫无进展。这天夜里,宋江在中军帐中闷坐,点上灯烛,取出玄女天书阅读。突然,他想到围城已久,却一直没有救军接应,戴宗前去打探消息,也不见归来。宋江心中隐隐不安,神思恍惚,寝食难安,于是让小校请军师吴用前来商议。
吴用到了中军帐,与宋江商量道:“我们众多军马围城这么久,为何一直没有救军到来?城中敌军又不敢出战。想必梁中书已派人前往京师告急,他的丈人蔡太师必定会派救军前来,其中必定有良将。倘若对方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不来解此处之危,反而去攻打我们的梁山大寨,这是极有可能的,兄长不可不考虑。我们先让军士做好收拾准备,但不可全部退兵。”
正说着,神行太保戴宗赶来报告:“东京蔡太师聘请关菩萨的玄孙、蒲东郡的大刀关胜,率领一支军马正朝着梁山泊飞奔而来。寨中的头领们意见不一,请兄长和军师尽早收兵回援,解除山寨之危。” 吴用说:“即便如此,也不可匆忙退兵。今晚,先让步军前行,留下两支军马,在飞虎峪两边设下埋伏。城中敌军若得知我们退兵,必然会追赶。若不这样安排,我们的军队会先乱了阵脚。” 宋江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
随即传令,派小李广花荣率领五百军兵前往飞虎峪左边埋伏;豹子头林冲率领五百军兵前往飞虎峪右边埋伏。又让双鞭呼延灼带领二十五骑马军,带着凌振,携带风火等炮,在离城十几里的地方埋伏。一旦看到追兵赶来,立刻施放号炮,让两边的伏兵一起出击,截杀追兵。同时传令前队退兵,倒拖着旌旗,不鸣战鼓,如同雨散云飘一般,遇到敌军也不要交战,自然退回。步军在半夜就起身,依次行动。直到第二天巳时前后,才鸣金收军。
城上的守军望见宋江的军马,士兵们手拖旗幡,肩扛刀斧,一副要回山的样子,战马嘶鸣,仿佛在呼唤着归寨。只见他们纷纷拔寨而起,乱纷纷地撤退。城上的人看得真切,赶紧报告给梁中书:“梁山泊的军马今天全部收兵,都回去了。” 梁中书听后,立刻叫来李成、闻达商议。闻达说:“显然是京师的救军去攻打他们的梁山泊了,这伙人担心老巢有失,所以慌忙回去。我们可以乘势追杀,定能擒获宋江。”
话还没说完,城外的报马赶来,送来东京的文书,约定一起出兵攻打贼巢,若贼兵退兵,便可立刻追击。梁中书便命令李成、闻达各带一支军马,从东西两路追赶宋江的军马。
再说宋江引兵退回,见城中敌军调兵追赶,便拼命奔逃,一直退到飞虎峪附近。只听到背后火炮齐响。李成、闻达吃了一惊,勒住战马回头看,只见后面旗帜交错,战鼓乱鸣。李成、闻达急忙回军,左手边杀出小李广花荣,右手边杀出豹子头林冲,各率领五百军马,从两边杀来。李成、闻达措手不及,知道中了奸计,赶忙火速回军。前面又撞上呼延灼,带领着一支马军,一阵猛杀。直杀得李成、闻达丢盔弃甲,狼狈不堪,退回城中,紧闭城门,不敢再出。
宋江的军马依次退回,快到梁山泊边时,恰好遇到丑郡马宣赞拦路。宋江命令军队暂且下寨,暗中派人从小路前往山上,通知水陆军兵,两边相互救应。有诗为证:
宋江振旅暂回营,飞虎坡前暗伏兵。
杀得李成无处走,倒戈弃甲入京城。
且说水寨内的头领船火儿张横,与兄弟浪里白跳张顺商议道:“我们兄弟俩自从来到寨中,一直没立下什么功劳,只能看着别人逞能,心里实在憋气。如今蒲东大刀关胜分三路调军攻打我们的寨栅。不如我们兄弟俩先去劫了他的营寨,捉住关胜,立下这份大功,也能在众兄弟面前争口气。” 张顺说:“哥哥,我们只管水军,倘若没有其他兄弟接应,白白惹人耻笑。” 张横道:“你要是这么胆小怕事,什么时候才能建功立业?你不去就算了,我今晚自己去。” 张顺苦苦劝谏,张横却不听。
当夜,张横点了五十多只小船,每只船上只有三五个人,全身穿着软甲,手持苦竹枪,各自带着蓼叶刀。趁着月光微弱、寒露寂静,他们驾着小船径直驶向旱路。此时大约是二更时分。
却说关胜正在中军帐里点灯看书,负责巡哨的小校悄悄前来报告:“芦花荡里大约有四五十只小船,船上的人都拿着长枪,全都埋伏在芦苇丛两边,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意图,特来报告。” 关胜听后,微微冷笑:“这些盗贼之徒,根本不值得我与之对抗。” 他当即暗中传令,让众军都按计划准备,“贼兵一入寨,帐前锣声一响,四下里各自捉人。” 三军领命,各自潜伏起来。
再说张横带领着三二百人,在芦苇丛中悄悄潜行,一直来到寨边。他们拨开鹿角,径直冲向中军,远远望见帐中灯烛辉煌,关胜手拈胡须,正坐着看兵书。张横心中暗喜,手持长枪,冲入帐房。这时,旁边突然锣声响起,众军呐喊,如同天崩地塌、山倒江翻一般。吓得张横倒拖长枪,转身就跑。四下里伏兵四起,可怜水性极好的张横,在这平地上却难以逃脱罗网。他带来的二三百人,一个都没跑掉,全部被擒,押到帐前。关胜看着他们,笑着骂道:“你们这些无端草贼,小小匹夫,竟敢来冒犯我!” 他命人把张横装入陷车,其余的人全部关押起来,“等捉住宋江,一并押解到京师,才不辜负宣赞举荐我的心意。”
不说关胜捉了张横,且说水寨内的阮氏三兄弟正在寨中商议,派人去宋江哥哥那里听令。这时,张顺赶来报告:“我哥哥不听我的苦苦劝谏,去劫关胜的营寨,没想到被捉,关在囚车里了。” 阮小七听了,大声叫嚷起来:“我们兄弟们同生共死,吉凶与共。你是他的嫡亲兄弟,他被人捉了,你不去救,怎么去见宋公明哥哥?我们兄弟三个,自己去救他。” 张顺说:“没有哥哥的将令,我不敢轻举妄动。” 阮小七道:“等将令下来,你哥哥都被他们剁成八段了!” 阮小二、阮小五也都说:“说得对。” 张顺拗不过他们三个,只得依从。
当夜四更,他们点起大小水寨的头领,各自驾着一百多只船只,一起杀向关胜的营寨。岸上的小军望见水面上战船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都靠向岸边,慌忙报告给主帅。关胜笑道:“这些没见识的贼奴,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随即叫来首将,附在耳边低声吩咐了一番。
且说阮氏三兄弟在前,张顺在后,呐喊着冲入寨中。只见寨内枪刀林立,旌旗飘扬,却空无一人。阮氏三兄弟大惊,转身就跑。这时,帐前锣声响起,左右两边的马军和步军,分成八路,如同簸箕掌、栲栳圈一般,重重叠叠地围了上来。张顺见形势不妙,“扑通” 一声先跳入水中。阮氏三兄弟夺路而逃,好不容易跑到水边。后军追了上来,挠钩齐下,套索飞来,把活阎罗阮小七给搭住,横拖倒拽地捉了去。阮小二、阮小五和张顺,幸亏混江龙李俊带着童威、童猛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脱。
暂且不说阮小七被擒,关在陷车之中,单说水军将消息传到梁山泊。刘唐便让张顺从水路直奔宋江寨中,报告此事。宋江与吴用商议,该如何击退关胜。吴用说道:“明日与他们决战,且看胜负如何。” 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战鼓齐鸣,原来是丑郡马宣赞率领三军来到大寨前。宋江带领众人出寨迎战。门旗打开,宣赞纵马而出。他是怎样的装扮呢?只见:
征袍穿蜀锦,铠甲露银花。金盔凤翅披肩,抹绿云靴护腿。马蹄荡起红尘,刀面平铺秋水。满空杀气从天降,一点朱缨滚地来。
宋江见宣赞在门旗下挑战,便问首将:“哪位出马,先拿下这厮?” 只见小李广花荣拍马持枪,直取宣赞。宣赞挥舞大刀迎战,两人你来我往,一上一下,斗了十个回合。花荣卖了个破绽,拨马便走。宣赞紧追不舍,花荣把钢枪往了事环上一挂,拈弓搭箭,侧坐在雕鞍之上,轻舒猿臂,翻身一箭射去。宣赞听到弓弦声响,知道箭已射来,连忙用刀一挡,“铮” 地一声,箭射在了刀面上。花荣见一箭未中,又取出第二支箭,瞄准宣赞,朝他胸膛射去。宣赞在镫里藏身,巧妙地躲过了这一箭。宣赞见花荣弓箭高强,不敢再追,猛地勒回马头,跑回本阵。花荣见他不追,连忙勒转马头,又朝着宣赞追去,取出第三支箭,瞄准宣赞后心,一箭射去,只听 “铛” 地一声,箭射在了宣赞背后的护心镜上。宣赞慌忙骑马退回阵中,派人将此事报告给关胜。
关胜得知后,立刻让小校快把战马牵来。这匹马从头到尾长一丈,从蹄到脊高八尺,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毛色如同火炭般赤烈,配着一副皮甲,束着三条肚带。关胜全身披挂整齐,绰起大刀,上马直奔阵前。门旗打开,关胜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有《西江月》一首为证:
汉国功臣苗裔,三分良将玄孙。绣旗飘挂动天兵,金甲绿袍相称。 赤兔马腾腾紫雾,青龙刀凛凛寒冰。蒲东郡内产英雄,义勇大刀关胜。
宋江见关胜仪表非凡,与吴用暗暗赞叹,回头对众多良将说道:“这位将军果然英雄,名不虚传!” 话还没说完,林冲心中恼怒,说道:“我们弟兄自从上了梁山泊,经历大小五七十阵,从未挫过锐气。军师为何要灭自己威风!” 说完,便挺枪跃马,直取关胜。关胜见状,大声喝道:“水泊草寇,你们怎敢背叛朝廷!只叫宋江与我决战。” 宋江在门旗下喝住林冲,亲自纵马出阵,欠身向关胜施礼,说道:“郓城小吏宋江,前来拜见,任凭将军问罪。” 关胜道:“你身为俗吏,怎敢背叛朝廷?” 宋江答道:“只因朝廷昏暗,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之徒专权,陷害天下百姓。宋江等替天行道,并无异心。” 关胜大声喝道:“天兵到此,你们还敢抗拒,花言巧语,怎敢欺瞒我!若不下马受降,定叫你粉身碎骨!” 霹雳火秦明听了,怒不可遏,手舞狼牙棍,纵马直抢过来。关胜也纵马迎战,与秦明展开厮杀。林冲怕秦明抢了头功,突然飞抢过来,直扑关胜。三匹马在征尘之中,如同转灯一般厮杀起来。宋江见此,担心关胜受伤,便下令鸣金收军。林冲、秦明回到阵前,问道:“正准备擒捉这厮,兄长为何收军罢战?” 宋江道:“贤弟,我们秉持忠义,以强欺弱并非我们所愿。即便在阵上捉了他,他心中不服,也会惹人耻笑。我看关胜是英勇之将,世代忠臣,他的祖上更是被尊为神明。若能让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 林冲、秦明听了,心中都不太高兴。当天,两边各自收兵回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