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孔明放走孟获等人后,封杨锋父子为官,重重赏赐了洞兵。杨锋等人叩拜谢恩后离去。孟获等人则连夜赶回银坑洞。这洞外有三条江,分别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条江水在此交汇,故而称为三江。洞北地势较为平坦,方圆三百多里,物产丰富。洞西二百里处有盐井。西南二百里直达泸水和甘南水。正南三百里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环绕,山上出产银矿,所以叫银坑山。山上修筑了宫殿楼台,作为蛮王的巢穴,还建有一座祖庙,名为 “家鬼”。蛮人四季都会杀牛宰马祭祀,称为 “卜鬼”,每年还常用蜀地人和外乡之人祭祀。要是有人患病,不肯服药,只向师巫祈祷,称为 “药鬼”。这里没有刑法,犯罪之人直接斩首。女子成年后,会在溪水中沐浴,男女相互混杂,自由婚配,父母也不会干涉,称为 “学艺”。风调雨顺的年份就种植稻谷,倘若收成不好,就杀蛇煮象当作食物。每个区域中,大户人家的首领称为 “洞主”,次一级的称为 “酋长”。每月初一、十五,大家都会在三江城中进行买卖,交换货物,当地风俗便是如此。
孟获在洞中召集了宗党一千多人,说道:“我屡次受蜀兵羞辱,发誓一定要报仇。你们有什么好主意?” 话还没说完,一人应道:“我举荐一人,定能打败诸葛亮。” 众人一看,原来是孟获的妻弟,现任八番部长,名叫带来洞主。孟获大喜,急忙询问是谁。带来洞主说:“西南方向有个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精通法术,出行骑着大象,能呼风唤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恶蝎跟随,手下还有三万神兵,极为英勇。大王可写书信,备上礼物,我亲自去求他。此人若答应相助,还怕什么蜀兵!” 孟获很高兴,让国舅带着书信前去,又命令朵思大王把守三江城,作为前方的屏障。
再说孔明率领大军直抵三江城,远远望去,只见此城三面临江,一面通旱路。孔明便派魏延、赵云一同率领一支军队,从旱路攻城。军队到达城下时,城上弓弩齐发。原来洞中之人大多擅长弓弩,一弩能同时射出十支箭,箭头上都涂有毒药,只要有人中箭,皮肉就会溃烂,直至五脏暴露而死。赵云、魏延无法取胜,回去拜见孔明,报告了药箭的事情。孔明亲自乘坐小车,到军前查看虚实,回到寨中后,下令军队后退几里扎营。蛮兵见蜀兵远远退去,都大笑庆祝,只当蜀兵是胆怯后退,因此夜间放心安睡,也不派人哨探。
孔明见军队退后,便关闭营寨,不再出战。一连五天,都没有发出号令。黄昏时分,微风渐起。孔明传令:“每个士兵准备一幅衣襟,限一更时分清点,没有的斩首。” 众将都不明白用意,士兵们只好依令准备。初更时分,又传令:“每个士兵用一幅衣襟包一包土,没有的斩首。” 众人依旧不知何意,只能照做。孔明接着传令:“各军包好的土,都送到三江城下交割,先到的有赏。” 士兵们听到命令,都包好净土,飞奔到城下。孔明下令用土堆积成蹬道,先登上城的记头功。于是蜀兵十多万,加上降兵一万多,把所包的土一齐扔到城下。霎时间,土堆成山,与城相连。一声暗号响起,蜀兵纷纷上城。蛮兵急忙放弩,可大半人早已被擒,其余的弃城而逃。朵思大王死在乱军之中。蜀将率领军队分路剿杀。孔明夺取了三江城,将所得珍宝赏赐给三军。败逃的蛮兵回去报告孟获:“朵思大王战死,三江城失守。” 孟获大惊。正发愁时,有人来报蜀兵已经渡江,在银坑洞前扎营。孟获十分慌张。这时,屏风后突然有个女人大笑而出:“身为男子,怎么如此没智谋?我虽是一介女流,却愿与你出战。” 孟获一看,原来是妻子祝融夫人。夫人世居南蛮,是祝融氏的后人,擅长使用飞刀,百发百中。孟获起身称谢。夫人欣然上马,带领宗党猛将数百员、五万生力洞兵,出银坑宫阙,与蜀兵对敌。刚转过洞口,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的蜀将是张嶷。蛮兵见状,立刻分成两路摆开阵势。祝融夫人背后插着五口飞刀,手持丈八长标,骑着卷毛赤兔马。张嶷见了,心中暗暗称奇。二人催马交锋,没打几个回合,夫人拨马便走。张嶷追赶过去,空中一把飞刀落下,张嶷急忙用手格挡,正中左臂,翻身落马。蛮兵大喊一声,将张嶷捆绑起来。马忠听说张嶷被擒,急忙出兵营救,却也被蛮兵捆住。远远望见祝融夫人手持长标,勒马而立,马忠愤怒地冲上前去交战,坐下马却突然绊倒,也被擒获。二人都被押入洞中见孟获。孟获设席庆贺。夫人喝令刀斧手推出张嶷、马忠斩首。孟获阻止道:“诸葛亮放了我五次,这次若杀他的将领,就显得不义了。暂且把他们囚禁在洞中,等擒住诸葛亮再杀不迟。” 夫人听从了他的话,笑着饮酒作乐。
败兵回去报告孔明,孔明立刻叫来马岱、赵云、魏延三人,给他们交代计策,三人各自领军出发。第二天,蛮兵报告洞中,说赵云前来挑战。祝融夫人立刻上马出迎。二人交战没几个回合,赵云拨马便走。夫人担心有埋伏,收兵回洞。魏延又领军前来挑战,夫人纵马迎战。正打得激烈,魏延假装战败逃走,夫人没有追赶。第二天,赵云再次领军挑战,夫人带领洞兵出迎。二人战了几个回合,赵云又假装战败逃走,夫人按住长标没有追赶。正要收兵回洞时,魏延带领士兵齐声辱骂,夫人愤怒地挺标来刺魏延。魏延拨马便跑,夫人怒气冲冲地追赶,魏延催马奔入偏僻小路。忽然背后一声响,魏延回头一看,夫人连人带马摔倒在地。原来马岱埋伏在此,用绊马索绊倒了她,当场将她擒获,押送到大寨。蛮将和洞兵赶来营救时,被赵云一阵冲杀驱散。孔明端坐在帐上,马岱押着祝融夫人来到,孔明急忙让武士解开她的绳索,请到别帐赐酒压惊,派人前往孟获处通报,想用夫人换回张嶷、马忠二将。
孟获答应了,放出张嶷、马忠,还给孔明。孔明便送夫人回洞。孟获迎接夫人,心中又是高兴又是懊恼。忽然有人来报八纳洞主到了。孟获出洞迎接,只见来人骑着白象,身穿金珠缨络,腰悬两口大刀,带着一群喂养虎豹豺狼的人簇拥而入。孟获再次叩拜,哀伤地诉说之前的事情。木鹿大王答应为他报仇。孟获大喜,设宴款待。第二天,木鹿大王带领本洞士兵,带着猛兽出战。赵云、魏延得知蛮兵出动,便将军马布成阵势。二人并驾齐驱站在阵前观看,只见蛮兵的旗帜器械都很特别:很多人不穿甲胄,赤身裸体,面目丑陋,身上带着四把尖刀;军中不鸣鼓角,而是敲锣为号;木鹿大王腰挂两把宝刀,手拿蒂钟,骑着白象,从大旗中走出。赵云见了,对魏延说:“我们征战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物。” 二人正沉思时,只见木鹿大王口中念念有词,手摇蒂钟。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如同暴雨倾盆。一声画角响起,虎豹豺狼、毒蛇猛兽乘风而出,张牙舞爪地冲了过来。蜀兵抵挡不住,纷纷后退。蛮兵随后追杀,一直追到三江界路才返回。赵云、魏延收拢败兵,到孔明帐前请罪,详细讲述了事情经过。孔明笑着说:“这不是你们二人的过错。我还没出茅庐时,就知道南蛮有驱使虎豹的法术。我在蜀中已经准备好了破阵之物,随军有二十辆车,都封记在此。今天先用一半,留下一半以后另有用处。” 于是让左右取来十辆红油柜车到帐下,留下十辆黑油柜车。众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孔明打开柜子,里面都是木雕彩绘的巨兽,用五色绒线做毛发,钢铁做牙爪,一个可以乘坐十人。孔明挑选了一千多精壮军士,让他们每人携带一百个装有烟火的物件,藏在军中。第二天,孔明率军大举进攻,在洞前布阵。蛮兵探知消息,进洞报告蛮王。木鹿大王自认为无敌,便与孟获带领洞兵出战。孔明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穿道袍,端坐在车上。孟获指着孔明说:“车上坐的就是诸葛亮!要是擒住此人,大事就成了!” 木鹿大王口中念咒,手摇蒂钟。顷刻间,狂风大作,猛兽涌出。孔明将羽扇一挥,风便反向吹向蛮兵阵营,蜀阵中的假兽也拥了出来。蛮洞中的真兽见蜀阵中的巨兽口吐火焰,鼻冒黑烟,身上铜铃摇晃,张牙舞爪地冲来,这些恶兽不敢前进,都逃回蛮洞,反而将蛮兵撞倒无数。孔明率军大举进攻,鼓角齐鸣,向前追杀。木鹿大王死在乱军之中。洞内孟获的宗党都弃了宫阙,翻山越岭逃走。孔明大军占领了银坑洞。
第二天,孔明正要分兵捉拿孟获,忽然有人来报:“蛮王孟获的妻弟带来洞主,因劝说孟获归降,孟获不听,现在他将孟获、祝融夫人以及宗党数百人全部擒来,献给丞相。” 孔明听后,立刻叫来张嶷、马忠,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二将领了计策,带领二千精壮士兵,埋伏在两廊。孔明让守门将都放他们进来。带来洞主带着刀斧手押着孟获等数百人,在殿下叩拜。孔明大喝一声:“给我拿下!” 两廊的壮兵一齐冲出,两人捉一个,将他们全部捆绑起来。孔明大笑道:“就凭你这点小诡计,怎么瞒得过我!你见前两次都是本洞人擒你归降,我没有加害,就以为我深信不疑,所以来诈降,想在洞中杀我!” 喝令武士搜查他们身上,果然都藏有利刀。孔明问孟获:“你原本说在你家中擒住你,你才会心服,今天怎么说?” 孟获说:“这是我们自己来送死,不是你的本事。我心里还是不服。” 孔明说:“我已经擒住你六次了,你还不服,要到什么时候才肯归服?” 孟获说:“你第七次擒住我,我才会真心归服,发誓不再反叛。” 孔明说:“你的巢穴已经被攻破,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让武士解开他们的绳索,呵斥道:“这次再被擒住,要是还抵赖,绝不轻饶!” 孟获等人抱头鼠窜地逃走了。
话说那些战败的蛮兵有一千多人,大半都带着伤四处逃窜,正好遇到了蛮王孟获。孟获收拢了这些败兵,心里稍微宽慰了些,便和带来洞主商量道:“如今我的洞府已经被蜀兵占领,我们现在能投奔哪里安身呢?” 带来洞主说:“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打败蜀国。” 孟获一听,满心欢喜地问:“我们能去哪里呢?” 带来洞主回答:“往东南方向七百里,有一个国家叫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高一丈二,不吃五谷杂粮,以生蛇和恶兽为食;他身上长着鳞片,刀箭都无法伤到他。他手下的军士,都穿着藤甲。这藤甲的材料取自山涧中的藤条,藤条盘绕在石壁之上。乌戈国人将其采集后,浸泡在油里,半年后取出来晾晒;晒干后再浸泡,如此反复十多遍,才制成铠甲。穿上这铠甲,渡江不会下沉,沾水也不会打湿,刀箭都刺不进去,所以他们的军队被称为藤甲军。现在大王可以去请求他们相助。要是得到他们的帮助,擒获诸葛亮就如同利刀破竹一般容易。” 孟获听后十分高兴,立刻前往乌戈国去拜见兀突骨。乌戈国的洞穴里没有房屋,人们都居住在土穴之中。孟获进入洞中,再次叩拜,哀伤地诉说之前的遭遇。兀突骨说:“我率领本洞的军队,帮你报仇。” 孟获欣然拜谢。于是,兀突骨叫来两名领兵的俘长,一个叫土安,一个叫奚泥,发动三万士兵,全都身着藤甲,离开乌戈国,朝着东北方向进发。他们来到一条江边,这条江叫桃花水,两岸生长着桃树,多年来掉落的桃花叶子漂浮在水中。别的国家的人喝了这江水就会丧命,唯独乌戈国人喝了,会精神倍增。兀突骨的军队在桃花渡口扎下营寨,等待蜀兵到来。
再说孔明派蛮人去打探孟获的消息,探子回来报告说:“孟获请来了乌戈国主,带领三万藤甲军,现在驻扎在桃花渡口。孟获还在各个番邦聚集蛮兵,准备合力抵抗我军。” 孔明听后,率领大军继续前进,一直来到桃花渡口。隔着江岸,孔明望见那些蛮兵,模样怪异,不像正常人,十分丑陋。他又向当地人打听,得知当下桃叶正飘落,江水不能饮用。孔明于是退兵五里扎下营寨,留下魏延守寨。
第二天,乌戈国主带领一队藤甲军渡过江来,金鼓喧天。魏延率领士兵出寨迎战。蛮兵如潮水般涌来。蜀兵用弩箭射向藤甲,却都无法穿透,箭纷纷落在地上;用刀砍、用枪刺,也无法伤到他们。蛮兵们都手持锋利的刀和钢叉,蜀兵根本抵挡不住,纷纷败逃。蛮兵没有追赶,退回了营地。魏延回到营中,再次赶到桃花渡口,只见蛮兵穿着铠甲渡水返回;其中有疲惫困乏的,把铠甲脱下来放在水面上,坐在上面渡江。魏延急忙回到大寨,向孔明详细禀报了这些情况。孔明找来吕凯和当地人询问。吕凯说:“我向来听闻南蛮中有个乌戈国,那里的人不遵循人伦纲常。而且他们有藤甲护身,很难受伤。还有这桃叶恶水,本国人喝了反而精神抖擞,别的国家的人喝了就会死亡。这样的蛮方之地,就算我们大获全胜,又有什么好处呢?不如早点班师回朝。” 孔明笑着说:“我好不容易来到这里,怎么能轻易离开!我明天自然有平定蛮方的计策。” 于是,孔明命令赵云协助魏延守寨,暂且不要轻易出战。
第二天,孔明让当地人带路,自己乘坐小车来到桃花渡口北岸一处偏僻的地方,仔细观察地理环境。遇到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车子无法通行的地方,孔明就下车步行。忽然,他来到一座山前,望见一个山谷,形状如同长蛇,四周都是光滑陡峭的石壁,没有树木,中间只有一条大路。孔明问当地人:“这个山谷叫什么名字?” 当地人回答:“这里叫盘蛇谷。出了山谷就是通往三江城的大路,山谷前面叫塔郎甸。” 孔明听后十分高兴,说道:“这是上天赐给我在这里成功的机会啊!” 于是,他沿着原路返回,上车回到营寨,叫来马岱,吩咐道:“给你十辆黑油柜车,还要一千根竹竿,柜里装的东西,要按照这样准备。你带领本部士兵,守住盘蛇谷的两头,依照计划行事。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务必把一切准备妥当。到时候就按计划实施。倘若有任何泄漏,一定按照军法处置。” 马岱领命而去。孔明又叫来赵云,吩咐道:“你去盘蛇谷后面,在三江城的大路口按照这样的安排防守。所需的物品,要按时准备好。” 赵云领命离开。孔明接着叫来魏延,说道:“你带领本部士兵去桃花渡口扎营。如果蛮兵渡水来进攻,你就放弃营寨,朝着插有白旗的地方撤退。半个月内,你必须连续输掉十五场战斗,放弃七个营寨。要是只输了十四场,就别来见我。” 魏延领命,心中很不痛快,怏怏地离开了。孔明又让张翼另外带领一支军队,按照指定的地方,修筑营寨;然后命令张嶷、马忠带领本洞投降的一千人,按照计划行动。每个人都依照计策开始执行。
再说孟获对乌戈国主兀突骨说:“诸葛亮诡计多端,最喜欢设下埋伏。今后交战,要吩咐三军:只要看到山谷中林木茂盛的地方,千万不可轻易前进。” 兀突骨说:“大王说得有道理。我已经知道中原人擅长使用诡计。今后就按照大王说的办。我在前面厮杀,你在后面指挥。” 两人商议妥当。忽然有人来报,说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扎起了营寨。兀突骨立刻派两名俘长带领藤甲军渡过河,与蜀兵交战。没打几个回合,魏延就战败逃走。蛮兵担心有埋伏,没有追赶,自行返回。第二天,魏延又去扎营。蛮兵侦察到后,再次带领众人渡河来挑战。魏延出兵迎战。没打几个回合,魏延又败逃。蛮兵追杀了十多里,见四周没有任何动静,就在蜀兵的营寨中驻扎下来。第三天,两名俘长请兀突骨到营寨,报告了这件事。兀突骨随即率领大军前进,追击了魏延一阵。蜀兵纷纷丢弃铠甲和兵器逃走,只见前方有一面白旗。魏延带领败兵,急忙朝着白旗的方向奔去,那里早有一座营寨,他们便在营寨中驻扎下来。兀突骨驱赶着士兵追到这里,魏延又带领士兵放弃营寨逃走。蛮兵占领了蜀兵的营寨。第四天,蛮兵又继续向前追杀。魏延回兵交战,不到三个回合又战败,依旧朝着白旗的方向逃跑,又有一座营寨,魏延便在营寨中屯驻。第五天,蛮兵再次追到。魏延稍微交战一下又逃走。蛮兵又占领了蜀兵的营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