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操打算派于禁前往樊城救援,询问众将谁敢担任先锋。这时,有一人应声愿意前往。曹操一看,原来是庞德。曹操十分高兴,说道:“关羽威震华夏,一直没遇到过对手,如今碰上庞德你,真是棋逢对手啊!” 于是,曹操加封于禁为征南将军,任命庞德为征西都先锋,大规模调遣七军,奔赴樊城。这七军,都是从北方挑选出来的强壮之士。有两名领军将校,一个叫董衡,一个叫董超。当天,他们带领各头目来参拜于禁。董衡说:“如今将军率领七支重兵,去解樊城之困,必须确保胜利,却任用庞德为先锋,这不是误事吗?” 于禁惊讶地询问原因。董衡解释道:“庞德原本是马超手下的副将,不得已才投降魏国。如今他的旧主马超在蜀地,位居五虎上将,况且他的亲哥哥庞柔也在西川为官。现在让他做先锋,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将军为何不告知魏王,换其他人去呢?”
于禁听了这番话,连夜进宫向曹操禀报。曹操听后恍然大悟,立刻把庞德叫到台阶下,让他交出先锋印。庞德大吃一惊,问道:“我正想为大王效力,为何不让我担任先锋了?” 曹操说:“我本没有猜疑你,但是如今马超在西川,你哥哥庞柔也在西川,他们都辅佐刘备。我纵然不怀疑你,可众人的议论又该如何应对?” 庞德听了,摘下帽子,磕头至地,满脸是血地说道:“我从汉中投降大王后,一直感恩大王的厚恩,即使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大王为何要怀疑我呢?我从前在家乡时,和哥哥住在一起,嫂嫂很不贤惠,我喝醉后杀了她,哥哥对我恨之入骨,发誓不再相见,我们的恩情早已断绝。旧主马超有勇无谋,兵败失地,孤身逃入西川,如今我和他各事其主,旧日的情义也已断绝。我感激大王的恩遇,怎敢萌生异心?希望大王明察。” 曹操扶起庞德,安慰他说:“我向来知道你忠义,刚才那些话只是为了安抚众人之心。你要努力建功,你若不辜负我,我也一定不会辜负你。”
庞德拜谢后回到家中,让工匠打造了一口木棺材。第二天,他邀请众多亲友赴宴,把棺材摆在堂中。亲友们看到后,都惊讶地问:“将军出征,为何用这等不吉利的东西?” 庞德举起酒杯,对亲友们说:“我深受魏王厚恩,发誓以死相报。如今前往樊城与关羽决战,我若不能杀了他,就必定会被他所杀;即便不被他杀死,我也会自杀。所以先准备好这口棺材,表明我绝不空手而回的决心。” 众人听了,都为之感叹。庞德把妻子李氏和儿子庞会叫出来,对妻子说:“我如今担任先锋,理应效死疆场。我若战死,你要好好抚养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儿子有与众不同的相貌,长大后必定能为我报仇。” 妻子痛哭着与他送别,庞德让人抬着棺材出发。临行前,他对部将说:“我此次去与关羽决一死战,如果我被关羽所杀,你们就把我的尸体放入这棺材中;如果我杀了关羽,我就把他的首级放在棺材里,带回去献给魏王。” 五百名部将齐声说:“将军如此忠勇,我们怎敢不竭尽全力相助!” 于是,庞德率领军队前进。有人把这些话报告给曹操,曹操高兴地说:“庞德如此忠勇,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贾诩却说道:“庞德凭借血气之勇,想要与关羽决一死战,我私下里很是担忧。” 曹操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急忙派人传旨告诫庞德:“关羽智勇双全,切不可轻敌。能取胜就进攻,不能取胜就谨慎防守。” 庞德接到命令后,对众将说:“大王为何如此看重关羽?我料定此次前去,定要挫一挫关羽三十年的威名。” 于禁说:“魏王的话,不可不听。” 庞德斗志昂扬,催促军队迅速前进,来到樊城,一时间耀武扬威,鸣锣击鼓。
此时,关羽正坐在营帐中,突然探马来报:“曹操派于禁为大将,率领七支精锐部队前来。前部先锋庞德,在军前抬着一口木棺材,口出狂言,发誓要与将军决一死战。敌军离城只有三十里了。” 关羽听后,勃然大怒,美髯飘动,气愤地说:“天下英雄,听到我的名字,无不敬畏,庞德这个小子,竟敢如此藐视我!关平,你一面攻打樊城,我亲自去斩杀这个匹夫,以雪我心头之恨!” 关平说:“父亲身份贵重,犹如泰山,怎能与顽石一般的庞德争高低。孩儿愿意代替父亲去迎战庞德。” 关羽说:“你先去试试,我随后就来接应。”
关平走出营帐,提刀上马,领兵前去迎战庞德。双方摆开阵势,魏营一面黑色旗帜上,大大地写着 “南安庞德” 四个白字。庞德身着青袍,披着银铠,骑着白马,手持钢刀,站在阵前,背后五百名士兵紧紧跟随,还有几个步兵抬着木棺材走出来。关平大骂庞德:“你这个背叛主公的贼子!” 庞德问部下:“这是什么人?” 有人回答:“这是关羽的义子关平。” 庞德大声喊道:“我奉魏王旨意,前来取你父亲的首级!你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儿,我不杀你,快叫你父亲来!” 关平大怒,纵马挥刀,直取庞德。庞德横刀相迎。两人交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双方各自收兵休息。很快,有人把战况报告给关羽。关羽大怒,命令廖化去攻打樊城,自己亲自迎战庞德。关平回来,向关羽报告与庞德交战的情况,说不分胜负。关羽随即横刀上马,大声喊道:“关云长在此,庞德为何不早早前来受死!” 战鼓敲响,庞德纵马而出,说道:“我奉魏王旨意,特地来取你的首级!怕你不信,准备了这口棺材在此。你若怕死,就赶紧下马投降!” 关羽大骂道:“你不过是个匹夫,能有什么作为!可惜了我的青龙刀,要斩杀你这鼠贼!” 说罢,纵马挥刀,冲向庞德。庞德挥舞钢刀,上前迎战。两人大战一百多个回合,精神愈发旺盛。两边的士兵都看得呆住了。魏军担心庞德有失,急忙鸣金收兵。关平也担心父亲年老,同样急忙鸣金。两位将领各自退回。
庞德回到营寨,对众人说:“人们都说关羽英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正说着,于禁来了。两人见过礼后,于禁说:“听说将军与关羽交战一百多个回合,都没占到便宜,为何不暂且退兵回避一下?” 庞德情绪激动地说:“魏王任命将军为大将,将军怎么如此胆小懦弱?我明天要与关羽决一死战,绝不退缩!” 于禁不敢阻拦,只好回去了。
关羽回到营寨,对关平说:“庞德刀法娴熟,真是我的强劲对手。” 关平说:“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父亲即便斩杀了这个人,他也不过是西羌的一个小卒罢了。倘若父亲有什么闪失,怎么对得起伯父的嘱托。” 关羽说:“我若不杀了此人,怎能消我心头之恨?我心意已决,你不必再多言!” 第二天,关羽上马,领兵出战。庞德也率领军队前来迎战。双方摆好阵势,两位将领二话不说,纵马交锋。斗了五十多个回合,庞德拨转马头,拖着刀逃走。关羽在后面追赶。关平担心有危险,也跟着追了上去。关羽口中大骂:“庞贼!想用拖刀计,我岂会怕你?” 原来,庞德假装拖刀,却把刀挂在马鞍上,偷偷拉开雕弓,搭上箭,射向关羽。关平眼疾手快,看到庞德拉弓,大喊:“贼将休放冷箭!” 关羽急忙睁眼查看,弓弦声响,箭已射来,躲闪不及,正中左臂。关平赶到,救父亲回营。庞德勒转马头,挥舞钢刀追来,忽然听到本营锣声大作。庞德担心后军有失,急忙勒马返回。原来是于禁看到庞德射中关羽,怕他立下大功,盖过自己的威风,所以鸣金收兵。庞德回营后,问:“为什么鸣金?” 于禁说:“魏王有告诫,关羽智勇双全,他虽然中箭,只怕有诈,所以鸣金收兵。” 庞德说:“如果不收兵,我已经斩杀此人了。” 于禁说:“做事太急往往做不好,我们应当从长计议。” 庞德不明白于禁的心思,只能懊悔不已。
关羽回到营寨,拔出箭头。幸好箭射得不深,用金疮药敷上。关羽痛恨庞德,对众将说:“我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 众将说:“将军暂且休息几日,等伤势好些再出战也不迟。” 第二天,有人来报,庞德又来挑战。关羽立刻就要出战,被众将劝阻。庞德让士兵们在营外叫骂。关平守住隘口,吩咐众将不要把庞德挑战的事告诉关羽。庞德连续挑战十几天,都没人出来迎战。于是,他与于禁商议:“看情形,关羽的箭伤发作,行动不便。我们不如趁此机会,率领七军一拥而上,冲进他们的营寨,这样就能解樊城之围。” 于禁害怕庞德立功,只是拿魏王的告诫做借口,不肯出兵。庞德多次想要出兵,于禁都不答应,还把七军转移到山口,在离樊城北十里的地方,依山下寨。于禁自己领兵截断大路,让庞德在山谷后面屯兵,使庞德无法进兵立功。
关平见关羽的箭伤已经愈合,十分高兴。忽然听说于禁把七军移到樊城北面下寨,不知道他有什么图谋,立刻报告给关羽。关羽于是上马,带着几个骑兵登上高处观望,只见樊城城上旗号不整,军士慌乱;城北十里的山谷中,屯扎着军马;又看到襄江水势湍急。关羽看了半晌,叫来向导官问道:“樊城北面十里的山谷,是什么地方?” 向导官回答:“是罾口川。” 关羽高兴地说:“于禁必定会被我擒获。” 将士们问:“将军怎么知道?” 关羽说:“鱼进了罾口,还能存活多久?” 众将不太相信。关羽回到营寨。当时正值八月秋天,连续下了几天暴雨。关羽让人准备好船筏,收拾好水上用具。关平问:“我们在陆地作战,准备这些水具做什么?” 关羽说:“这不是你能明白的。于禁的七军不驻扎在宽广平坦的地方,却聚集在罾口川这样的险要狭窄之处。如今秋雨连绵,襄江的水必然会上涨。我已经派人堵住各处水口,等水涨起来,我们就登上高处的船只,放水一淹,樊城和罾口川的敌军就都要变成鱼鳖了。” 关平听了,十分佩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