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飞向严颜请教入川的计策,严颜说道:“从这里前往雒城,那些守御关隘的事务,原本都由老夫掌管,官军也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如今承蒙将军厚恩,无以为报,老夫愿做前部先锋,所到之处,我都能叫他们出来投降。” 张飞听后,对严颜称谢不已。于是,严颜担任前部,张飞率领军队跟在后面。每到一处,因为都是严颜之前管辖的地方,众人都听从严颜的招呼,纷纷出来投降。遇到有迟疑不决的人,严颜就会说:“连我都投降了,何况是你们呢?” 就这样,一路上敌军望风归顺,张飞的军队竟然一场仗都没打。

孔明已经把出发的日期上报给刘备,告知大家都要在雒城会合。刘备和众官员商议道:“如今孔明、翼德分两路取川,将在雒城会师,一同进军成都。水陆舟车,已于七月二十日启程,此时应该快到了。现在我们便可以进兵。” 黄忠提议说:“张任每天都来挑战,见我们城中不出兵,他们的军队必然懈怠,没有防备。今晚我们分兵去劫寨,比白天厮杀更能取胜。” 刘备采纳了这个建议,让黄忠领兵攻打左边,魏延领兵攻打右边,自己则带领中路军。当夜二更时分,三路军马同时出发。正如黄忠所料,张任果然没有防备。汉军冲进大寨,放起火来,一时间烈焰腾空。蜀兵四处奔逃,汉军连夜一直追到雒城,城中的蜀兵出城接应,将败军接了进去。刘备回到中路扎下营寨。第二天,刘备带领军队直抵雒城,将城围住攻打。张任则按兵不动,坚守不出。攻打至第四日,刘备亲自带领一军攻打西门,命令黄忠、魏延在东门攻打,故意留下南门和北门,让敌军有退路。原来南门一带都是山路,北门有涪水,所以不围这两门。张任远远望见刘备在西门骑马往来,指挥攻城,从辰时一直到未时,人马渐渐疲惫。张任便命令吴兰、雷铜二将带领士兵出北门,转向东门,去抵挡黄忠、魏延;自己则带领军队出南门,转向西门,专门迎战刘备。同时,城内把所有民兵都派上城墙,擂鼓助威。刘备见红日西斜,便让后军先退。军士们刚一转身,城上突然喊声大作,南门内的军马冲了出来。张任径直冲向刘备的军队,试图活捉刘备,刘备军中顿时大乱。黄忠、魏延又被吴兰、雷铜挡住,两边无法相互照应。刘备抵挡不住张任,拨转马头往偏僻的山间小路逃去。张任在后面紧紧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此时刘备独自一人一马。张任带着几个骑兵追来。刘备在马上叫苦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难道天要亡我吗!” 就在这时,山路上突然冲出一支军队。刘备定睛一看,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张飞。原来张飞和严颜正好从那条路上赶来,远远望见尘土飞扬,知道是与川兵交战。张飞一马当先冲了过来,正好撞上张任,两人随即交战。战了十多个回合,背后严颜带领军队大举杀来。张任见势不妙,急忙转身撤退。张飞一直追到城下。张任退入城中,拉起了吊桥。张飞回去见刘备,得意地说:“军师逆江而来,还没到,反倒被我抢了头功。” 刘备问道:“山路如此险阻,怎么会没有敌军阻挡,你们能长驱直入,先到这里?” 张飞回答说:“一路上的四十五处关隘,都是老将严颜的功劳,所以我们一路上没费什么力气。” 接着,张飞把义释严颜的事情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并带着严颜来见刘备。刘备向严颜道谢说:“若不是老将军,我弟弟怎能如此顺利到此?” 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的黄金锁子甲,赏赐给严颜。严颜连忙拜谢。

众人正准备安排宴饮,忽然听到哨马前来回报:“黄忠、魏延和川将吴兰、雷铜交锋,城中吴懿、刘璝又带兵出城助战,两下夹攻,我军抵挡不住,魏、黄二将战败向东退去了。” 张飞听后,马上请刘备分兵两路,前去救援。于是张飞在左,刘备在右,一起杀奔过去。吴懿、刘璝听到后面喊声响起,慌忙退回城中。吴兰、雷铜只顾带兵追赶黄忠、魏延,却被刘备、张飞截断了归路。黄忠、魏延也回转身来反攻。吴兰、雷铜估量着抵挡不住,只得带着本部军马前来投降。刘备同意他们投降,收兵在离城较近的地方扎下营寨。

张任这边损失了两员大将,心中十分忧虑。吴懿、刘璝说:“如今兵势极为危急,如果不决一死战,怎么能击退敌军呢?一方面派人去成都向主公告急,另一方面用计破敌。” 张任说:“我明天带领一军去挑战,假装战败,把敌军引到城北;城内再派一军杀出,截断敌军的中路,这样便可获胜。” 吴懿说:“刘将军辅助公子守城,我带兵出城助战。” 两人约定好之后,第二天,张任带领数千人马,摇旗呐喊,出城挑战。张飞立刻上马出城迎战,也不搭话,与张任交起手来。战了不到十多个回合,张任假装战败,绕城而逃。张飞奋力追赶。吴懿带领一军拦住张飞,张任又带兵返回,将张飞围在核心,张飞进退不得。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只见一队军从江边杀了出来。为首的一员大将,手持长枪,跃马而出,与吴懿交锋,只一个回合,便生擒了吴懿,打退敌军,救出了张飞。张飞一看,原来是赵云。张飞问道:“军师在哪里?” 赵云说:“军师已经到了,想必此时已经和主公见面了。” 二人押着吴懿回到营寨。张任则退回东门去了。

张飞、赵云回到营寨中,看到孔明、简雍、蒋琬已经在帐中。张飞下马参见军师。孔明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能先到这里?” 刘备便详细讲述了义释严颜的事情。孔明祝贺道:“张将军能够运用谋略,这都是主公的洪福啊。” 赵云押着吴懿来见刘备。刘备问吴懿:“你愿意投降吗?” 吴懿说:“我既然被捉,哪有不投降的道理?” 刘备非常高兴,亲自为吴懿解开绳索。孔明问:“城中有哪些人守城?” 吴懿说:“有刘季玉的儿子刘循,辅佐的将领有刘璝、张任。刘璝不足为惧;张任是蜀郡人,极有胆略,不可轻视。” 孔明说:“先捉住张任,然后夺取雒城。” 又问:“城东的那座桥叫什么桥?” 吴懿回答:“金雁桥。” 孔明于是骑马来到桥边,沿着河边查看了一遍,回到营寨中,叫来黄忠、魏延听令:“在离金雁桥南五六里的地方,两岸都是芦苇蒹葭,可以设下埋伏。魏延带领一千枪手埋伏在左边,专门刺杀马上的将领;黄忠带领一千刀手埋伏在右边,专门砍杀敌人坐下的马。等杀散敌军后,张任必定会往山东的小路逃去。张翼德带领一千军埋伏在那里,就在那里将他擒获。” 又让赵云埋伏在金雁桥北,叮嘱道:“等我把张任引过桥,你就把桥拆断,然后在桥北勒兵,做出要进攻的样子,让张任不敢往北逃,只能退往南边,这样就正好中了我们的计策。” 安排妥当后,孔明亲自去诱敌。

刘璋派卓鹰、张翼二将,前往雒城助战。张任让张翼与刘璝守城,自己和卓膺分为前后两队,张任在前队,卓膺在后队,出城迎敌。孔明带领一队军容不整的士兵,过了金雁桥,与张任对阵。孔明乘坐四轮车,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在两边百余骑兵的簇拥下出现,远远指着张任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听到我的名字,都望风而逃;如今你是什么人,竟敢不投降?” 张任看到孔明的军队队伍不整,在马上冷笑道:“人们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原来只是徒有虚名!” 他把枪一挥,大小军校一起冲杀过来。孔明弃了四轮车,上马退过桥去。张任在后面追赶。过了金雁桥,只见刘备的军队在左边,严颜的军队在右边,冲杀过来。张任知道中计,急忙回军,却发现桥已经被拆断了;想要往北逃,只见赵云的军队在对岸摆开阵势,于是不敢往北,只能往南沿着河边逃跑。没跑出去五七里,就到了芦苇丛生的地方。魏延的军队从芦苇丛中突然杀出,都用长枪乱戳。黄忠的军队埋伏在芦苇里,用长刀猛砍马蹄。张任的骑兵纷纷倒地,都被擒获,步兵哪里还敢上前?张任带着几十名骑兵往山路逃跑,正好撞上张飞。张任刚想后退,张飞大喝一声,众军一拥而上,将张任活捉。原来卓膺见张任中计,已经到赵云的军队前投降了,众人一起回到大寨。刘备赏赐了卓膺。张飞押着张任来到大寨。孔明也坐在帐中。刘备对张任说:“蜀中诸将都望风而降,你为什么不早点投降?” 张任怒目圆睁,大声叫道:“忠臣怎么会侍奉两个主公?” 刘备说:“你这是不识天时。投降便可免死。” 张任说:“今天就算投降,日后也不会真心归降!赶紧杀了我吧!” 刘备不忍心杀他。张任却厉声大骂。孔明只好下令将他斩首,以成全他的忠义之名。后人写诗称赞道:“烈士岂甘从二主,张君忠勇死犹生。高明正似天边月,夜夜流光照雒城。” 刘备感叹不已,下令收殓张任的尸首,葬在金雁桥旁边,以表彰他的忠诚。

第二天,刘备命令严颜、吴懿等一班蜀中降将作为前部,直逼雒城,大声呼喊:“早早开门投降,免得一城百姓受苦!” 刘璝在城上大骂。严颜正要拿箭射他,忽然看见城上一名将领拔剑砍翻刘璝,打开城门投降。刘备的军马进入雒城,刘循打开西门逃脱,逃往成都。刘备出榜安抚百姓。杀刘璝的人,是武阳人张翼。

刘备得了雒城,重重赏赐众将。孔明说:“雒城已经攻破,成都近在眼前;只是担心外州郡不安宁,可让张翼、吴懿带领赵云安抚外水江阳、犍为等地所属的州郡,让严颜、卓膺带领张飞安抚巴西德阳所属的州郡,委派官员治理平定,然后立即带兵回成都会合。” 张飞、赵云领命,各自带兵前去。孔明问:“前面还有哪些关隘?” 蜀中降将回答:“只有绵竹有重兵把守;如果拿下绵竹,成都便唾手可得。” 孔明便开始商议进兵之事。法正说:“雒城已破,蜀中局势危急。主公想要以仁义收服众人,不妨先不要进兵。我写一封信给刘璋,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刘璋自然会投降。” 孔明说:“孝直的话很有道理。” 于是让法正写信,派人直接送往成都。

刘循逃回成都,见到父亲刘璋,说雒城已经失陷,刘璋惊慌失措,急忙召集众官员商议。从事郑度献策说:“如今刘备虽然攻城夺地,但他的兵力并不多,百姓也没有归附他,只能依靠野外的谷物作为军粮,军中没有辎重。我们不如把巴西梓潼的百姓全部赶到涪水以西。把那里的粮仓和野外的谷物全部烧毁,深挖战壕,加高壁垒,静静地等待。他们来挑战,不要答应。时间一长,他们没有物资供应,不出一百天,军队自然会撤退。我们再乘虚追击,刘备便可擒获。” 刘璋说:“不行。我只听说过抵御敌人是为了安民,没听说过惊动百姓来防备敌人的。这不是保全的计策。” 正在商议时,有人报告说法正有书信到了。刘璋让人把送信的人叫进来,呈上书信。刘璋拆开一看,信中大致写道:“之前承蒙主公派遣我与荆州结好,没想到主公身边用人不当,导致如今的局面。如今荆州方面念及旧情,不忘同宗的情谊。主公如果能够幡然醒悟,归顺过来,想必不会薄待您。希望您三思而后行。” 刘璋大怒,扯毁书信,大骂:“法正这个卖主求荣、忘恩背义的贼子!” 把使者赶出城去。随即派遣妻弟费观,带兵前去把守绵竹。费观举荐南阳人姓李,名严,字正方,一同领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穿到架空朝代,我想尽办法活下去

黯心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为爱取我心头血?和离后我成东宫掌上娇

邱秋秋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