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瑜发现孔明夺取了南郡,又听说他拿下了荆州和襄阳,顿时怒火中烧,这一气之下,箭伤发作,过了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众将纷纷劝解,周瑜却咬牙切齿地说:“若不杀了诸葛村夫,我这心头的怨气怎么能消!程德谋,你要助我攻打南郡,一定要把它夺回东吴。”正商量着,鲁肃来了。周瑜对他说:“我打算起兵,与刘备、诸葛亮一决高下,夺回城池。子敬,你一定要帮我。”鲁肃赶忙劝阻:“不行啊。如今我们正和曹操对峙,胜负还未分,主公攻打合肥也尚未成功。要是我们内部互相争斗,一旦曹兵乘虚而入,局势就危险了。况且刘玄德过去和曹操交情不浅,要是逼得太紧,他献出城池,和曹操一起攻打东吴,那可如何是好?”周瑜气愤地说:“我们费尽心思、损兵折将、耗费钱粮,他却坐收渔利,怎能不让人痛恨!”鲁肃说:“公瑾先忍耐一下,让我亲自去见玄德,跟他讲道理。要是说不通,再动兵也不迟。”众将纷纷附和:“子敬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鲁肃带着随从前往南郡,到城下叫门。赵云出来询问,鲁肃说:“我要见刘玄德,有话跟他说。”赵云回答:“我家主公和军师在荆州城中。”鲁肃便不进南郡,直接赶往荆州。到了荆州,只见城中旌旗整齐,军容威严,鲁肃暗自赞叹:“孔明果然不是一般人!”军士进城通报,说鲁子敬求见。孔明下令大开城门,把鲁肃迎进衙门。双方行过礼,分宾主坐下。喝过茶后,鲁肃开门见山地说:“我家主公吴侯和都督公瑾,让我再三向皇叔表明心意:之前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南下,实际上是要对付皇叔,幸亏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荆州九郡,理应归东吴所有。如今皇叔用诡计占据荆襄,让江东白白耗费钱粮兵马,皇叔却坐享其成,这于理不合。”孔明反驳道:“子敬是高明之人,怎么也说出这种话?常言说得好,‘物必归主’。荆襄九郡并非东吴之地,而是刘景升(刘表,字景升)的基业。我家主公是刘景升的弟弟,景升虽然去世了,他的儿子还在。皇叔辅佐侄子,夺回荆襄,有什么不可以的?”鲁肃说:“如果是公子刘琦占据着,还说得过去。可如今公子在江夏,并不在此地啊!”孔明反问:“子敬想见公子吗?”随即吩咐左右:“请公子出来。”只见两个随从从屏风后扶出刘琦。刘琦对鲁肃说:“我身体有病,不能行礼,子敬莫怪。”鲁肃大吃一惊,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要是公子不在了,又当如何?”孔明说:“公子在一天,就守一天;要是不在了,再另行商议。”鲁肃说:“若公子不在,就得把城池还给东吴。”孔明爽快地答应:“子敬说得对。”之后便设宴款待鲁肃。
宴会结束,鲁肃告辞出城,连夜赶回营寨,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告诉了周瑜。周瑜发愁道:“刘琦正年轻,怎么可能这么快去世?这荆州什么时候才能收回?”鲁肃胸有成竹地说:“都督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把荆襄讨回来还给东吴。”周瑜好奇地问:“子敬有什么高见?”鲁肃分析道:“我看刘琦沉迷酒色,已经病入膏肓,如今面色憔悴,气喘吁吁还吐血,不出半年,他必定会死。等那时去取荆州,刘备就没理由推脱了。”周瑜的怒气还没消,这时孙权派使者来了。周瑜让人请使者进来,使者传达孙权的命令:“主公围攻合肥,多次交战都没有取胜。特地让都督收回大军,并且拨兵前往合肥相助。”周瑜无奈,只好班师回柴桑养病,命令程普率领战船和士卒,前往合肥听候孙权调遣。
再说刘玄德得到荆州、南郡、襄阳后,心里十分高兴,开始谋划长久的发展之计。一天,他正在商议,忽然有一人上厅献策,一看,原来是伊籍。玄德念及伊籍旧日的恩情,对他十分敬重,让他坐下后问道:“要想知道荆州的长久之计,去哪里找贤士询问呢?”伊籍回答:“荆襄马氏兄弟五人,都很有才名。最小的叫马谡,字幼常;其中最贤能的,眉间有白毛,叫马良,字季常。乡里有谚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主公为什么不请此人来商议呢?”玄德立刻派人去请马良。马良到了之后,玄德以礼相待,向他请教如何守住荆襄。马良建议:“荆襄是四面受敌的地方,恐怕难以长久坚守。可以让公子刘琦在这里养病,招募旧部守卫,再上表奏请公子为荆州刺史,以安抚民心。然后向南征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累钱粮,作为根基。这才是长久之计。”玄德听了十分高兴,又问:“这四郡先取哪一个呢?”马良分析道:“湘江以西,零陵最近,可以先取;接着取武陵。然后再取湘江以东的桂阳,最后取长沙。”玄德于是任用马良为从事,伊籍为副手。又请孔明商议送刘琦回襄阳,让关羽回荆州。之后便调兵攻打零陵,派张飞为先锋,赵云断后,孔明、玄德率领中军,共一万五千人马。留下关羽守荆州,糜竺、刘封守江陵。
零陵太守刘度得知玄德的军马到来,赶忙和儿子刘贤商量对策。刘贤自信满满地说:“父亲放心。他们虽然有张飞、赵云这样的猛将,但我们本州的上将邢道荣,力大无穷,能抵挡万人,可以与他们对抗。”刘度便命令刘贤和邢道荣率领一万多兵马,离城三十里,依山傍水扎下营寨。探马报告:“孔明亲自率领一支军队来了。”邢道荣立刻领兵出战。双方摆开阵势,邢道荣出马,手持开山大斧,厉声喝道:“反贼,竟敢侵犯我的地盘!”只见对面阵中,一簇黄旗出现。旗开之处,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一个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拿羽扇,此人正是诸葛亮。他用扇子招呼邢道荣:“我是南阳诸葛孔明。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被我略施小计,杀得片甲不留。你们怎么能与我为敌?我现在来招安你们,还不赶快投降?”邢道荣大笑道:“赤壁之战,那是周瑜的计谋,跟你有什么关系,竟敢在此诳骗!”说完,抡起大斧就向孔明冲过去。孔明立刻回车,往阵中退去,阵门随即关闭。邢道荣直冲过来,阵势迅速向两边分开。邢道荣远远望见中央一簇黄旗,料想孔明就在那里,便朝着黄旗追去。绕过山脚,黄旗停住,突然黄旗从中分开,四轮车不见了,只见一员大将挺矛跃马,大喝一声,直取邢道荣,此人正是张飞。邢道荣挥舞大斧迎战,没打几个回合,就体力不支,拨马便逃。张飞在后面紧紧追赶,喊声震天,两边的伏兵也一起杀出。邢道荣拼命冲过,前面又有一员大将拦住去路,大喝:“可认得常山赵子龙?”邢道荣自知敌不过,又无处可逃,只好下马投降。赵云把他绑到寨中,见了玄德和孔明。玄德下令斩首,孔明急忙阻止,问邢道荣:“你要是能帮我捉住刘贤,就准你投降。”邢道荣连忙答应。孔明又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捉他?”邢道荣说:“军师要是肯放我回去,我自有巧妙的说辞。今晚军师调兵劫寨,我做内应,活捉刘贤献给军师。刘贤被擒,刘度自然就会投降。”玄德不太相信他的话。孔明却胸有成竹地说:“邢将军不是在说假话。”于是放邢道荣回去。邢道荣回到寨中,把实情告诉了刘贤。刘贤慌了神:“这可怎么办?”邢道荣说:“我们可以将计就计。今晚在寨外埋伏兵马,寨中虚设旗幡,等孔明来劫寨,就趁机捉住他。”刘贤依计行事。
当夜二更,果然有一支军队来到寨口,每人都带着草把,一起放火。刘贤、邢道荣两边杀出来,放火的军队立刻后退。刘贤、邢道荣乘势追赶,追了十多里,敌军突然消失不见。刘贤、邢道荣大惊,急忙回本寨,只见寨中火光未灭,一员大将从寨中杀出,正是张飞。刘贤对邢道荣喊道:“别进寨,我们去劫孔明的寨!”于是又回军。没走十里,赵云率领一支军队从斜刺里杀出,一枪把邢道荣刺于马下。刘贤急忙拨马逃走,背后张飞赶来,把他活捉过来,绑着去见孔明。刘贤连忙求饶:“是邢道荣教我这么做的,我实在是身不由己。”孔明让人给他松绑,还拿衣服给他穿上,赐酒为他压惊,然后派人送他回城,劝他父亲投降,还说如果不投降,打破城池后,就杀光他全家。刘贤回到零陵,见到父亲刘度,详细讲述了孔明的仁德,劝父亲投降。刘度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在城上竖起降旗,大开城门,捧着印绶出城,直接到玄德的大寨投降。孔明让刘度继续担任郡守,他的儿子刘贤到荆州随军办事。零陵一郡的百姓,都十分高兴。
玄德进城安抚百姓,犒赏三军后,问众将:“零陵已经拿下了,桂阳郡谁愿意去攻打?”赵云挺身而出:“我愿意前往。”张飞也不甘示弱,激动地说:“我也愿意去!”两人争执不下。孔明说:“还是子龙先答应的,就让子龙去吧。”张飞不服气,坚持要去。孔明便让他们拈阄决定,结果又是子龙拈到。张飞生气地说:“我不需要任何人帮忙,只带三千军去,一定能稳稳地拿下城池。”赵云也说:“我也只带三千军去。如果拿不下城池,甘愿接受军令处罚。”孔明十分高兴,让他们立下军令状,选了三千精兵交给赵云。张飞还是不服,玄德喝令他退下。
赵云带着三千人马,直接向桂阳进发。很快,探马就把消息报告给了桂阳太守赵范,赵范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管军校尉陈应和鲍隆主动请缨,愿意领兵出战。这两人原本都是桂阳岭山乡的猎户,陈应擅长使用飞叉,鲍隆曾射杀过两只老虎,他们仗着自己勇力过人,便对赵范说:“要是刘备的军队来了,我们二人愿意作为先锋出战。”赵范却忧心忡忡地说:“我听说刘玄德是大汉皇叔,而且孔明足智多谋,关羽、张飞勇猛无比。如今领兵前来的赵子龙,在当阳长坂坡的百万大军中,就像进入无人之境一样。我们桂阳能有多少兵马呢?实在不能迎战,只可投降。”陈应却不以为然,说道:“我请求出战。要是捉不住赵云,到那时太守再投降也不迟。”赵范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