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屋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登太极,问春坟,西屋虚,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安公主收拢六部,以禁军、兵马司、六合司为己用,执掌宫廷内外,势大难挡,朝臣或各地官员纵有不服,也再无法阻止她登基称帝。
贺阁老被敲打了几次,有一天最疼爱的孙儿被带进宫里与大皇子为伴,再不敢吭声,对此缄默不言。
方鱼年携妻赴奉姑就任刺史,原本的奉姑刺史甘宁苗则得了好运,交接之后可上京任职。
可以返回家乡,杨水淼倒是颇为高兴,临行前一日进宫觐见长安公主,她学着其他人,行礼唤了一声“殿下”,然后真挚淳朴地送上了一枚鸽血红的宝石。
“我……臣妇得了这一枚宝石,刚看见的第一眼,就觉得只有殿下的尊容,才能压下这枚宝石的光彩,用来做一顶金冠,定然耀眼夺目——还望殿下笑纳。”
李云昭瞧着熠熠流光的红宝石,忽而笑了,“好,既如此,本宫却之不恭了。”
她让知春拿了一个麒麟金玉项圈,俯身交给杨水淼,对她柔声道:“这是本宫小时候佩戴的项圈,就当作将来给孩子的礼物——望你们早生贵子。”
杨水淼脸一红,微微低下头,手掌抚了抚腹部,含羞带怯地回道:“已经……有了。”
李云昭愣了一下,旋即脸色沉了下去,不由暗骂方鱼年个王八蛋,简直没良心。
新婚燕尔,媳妇刚怀有身孕,他竟敢以命犯君,做这么危险的事情!真是打量她不会收拾他么?
看见李云昭脸色难看,杨水淼默默问道:“怎么了嘛?”
李云昭憋着一股气,命知春取来一根棍棒来,往杨水淼手里塞,“拿着,御赐的御夫杖,往后方鱼年若是敢欺负你,别手下留情,抽他!”
杨水淼瞪着眼看她,讪笑道:“没必要吧……”
“有!”
“那……谢殿下……”杨水淼谢恩后,揣着项圈,捧着一根御夫棍回了家。
听闻此事,朝野上下都笑话方鱼年许久。
没等到登基大典,方鱼年依照安排,启程离开京都。他走到时候,林效、秦争等人骑马送到城外三里,一路依依惜别,泪洒衣襟。
方鱼年勒了缰绳,回头望向身后一众好友同僚,面色凝重。
“到此留步吧!”
他拱手,高声道:“往后天下太平远计,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望同君共勉!”
这句话,原模原样地传到了李云昭的耳朵。
她坐在龙椅上,呢喃琢磨着,笑意浅浅。
这是诗经大雅中的原句,“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王有贤臣,与之以礼义相切瑳,体貌则颙颙然敬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如玉之圭璋也。人闻之则有善声誉,人望之则有善威仪,德行相副。
此中向往之意,溢于言表。
——
人事已改,唯天地山川依旧不变,星河灿烂,日月同辉。
钦天监望天象,十月十八,紫微星格外明亮。礼部着手预备登基大典,紧赶慢赶,终得齐全。
当日,灵宗次女,长安公主,登南山天坛祭拜天地祖宗。
李云昭身穿层层繁琐的玄色冕服,头戴一步步走上天坛,头顶明丽的日光,为她照亮眼前的路,将她的影子拉得高大而长远。
第二次,她走到了这个地方。但记忆已经远去,只有眼前千千万万的人影是真实的。底下乌泱泱的臣民望着她,热切、期盼、还有警惕,甚至更多更多的眼神,注视着她。
百官齐跪,俯首叩拜。鼓弦齐鸣,舞乐声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