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樵家桓哥儿
白木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樵家桓哥儿,爱吃金丝卷的于世的新书,白木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丁酉年正月初八夜,房檐边挂着冰条,这个冬天特别寒冷。
厚厚的积雪,压在房屋上,洁白一片,房前和后面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摆不定,彼此摩擦碰撞,发出魔鬼般的叫声,粗烈而凄厉。黑黢黢的夜空,星星躲了起来,给樵家村罩上浓浓的阴霾。
樵家村东头,樵大郎樵有梁家里,煤油灯的点点亮光,在夜风里,明明灭灭。妻子樵吴氏吴琴躺在床上,满头满脸的汗,在稳婆的帮助下,努力的完成人生的第一次生死交关之程,把生的希望留给腹中的孩子。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尽管如此,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樵有梁在屋外焦急的等待着,时不时把耳朵贴在门板上。听不到婴儿哭泣的声音,也没有听到妻子樵吴氏的呻吟声,心里像猫抓,急性子的樵大郎,几次想进去里屋,都被老母亲樵余氏给阻止,并一脸严肃的警告:“产房是脏污之地,你不许进来,别染上了晦气。”
因着急而失了分寸的樵大郎,脱口而出,“那是我的娘子,是我的牵绊,不可或缺的人。我的生之希望。”
樵余氏何尝不知道,这是老樵家的长房长孙,待到百年归山后,也有脸子面樵家的列祖列宗。于是,软下口气,对门外的大郎说:“你也别太着急,这是第一个孩子,总会费些力气的。”
经过一次次痛到骨髓的催产,苍天不负有心人,于凌晨四点多钟,一个响亮的哭声,打破了樵家村的宁静,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宣告母亲在鬼门关的旅程结束了,虽然痛苦却也快乐着。
稳婆把刚出生的孩子,在温水里洗干净,用襁褓包好,递给樵余氏,看着这个沉睡的小子,露出一抹欣慰的笑,用布满皱纹的脸,轻轻蹭着红通通的小脸,既满足又自豪:“我们樵家有后了,老天有眼啊!”
等把大人和孩子打理好了,已是半个时辰之后,樵大郎扶起虚弱的妻子,一边扶人,一边用勺子喂给樵吴氏荷包蛋,一口甜汤,一口鸡蛋。动作不是很熟练,有些生硬,几次喂食之后,倒也熟练了。直到一碗荷包蛋吃完,才轻轻的扶着躺下,掖一下被角,把喝了甜开水的小宝,放在樵吴氏的腋窝下,让其暖和暖和。因为刚生完孩子,没有奶水,新生婴儿又啼哭不已,所以,祖母樵余氏只能去灶堂,煮了荷包蛋,让樵吴氏吃了。然后,在白开水婴孩里点糖,搅拌搅拌,试一下温度正好,才用汤勺,一点一点的给进小孩的嘴里,看着吞咽很快的小子,老人家宠溺而幸福的道:“臭小子,慢点儿,慢点儿,还有呢,看把奶奶的乖孙孙饿的。”
樵大郎是樵家村有名的庄稼好手,耕种和收获,都是顶尖儿的,乡里俗称“杠把子”。
樵大郎憨厚中透着倔强,勤劳而勇敢,遇事不急躁,冷静而自持,英挺的眉眼,与樵四郎特别相像,无论是脾性和待人接物,都相近,甚至出行都是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除非特别的事,两人总是一对儿。故此,村里人都说二人穿了连裆裤。
满月那天,樵家在樵余氏的操持下,热热闹闹的办了满月宴。整个樵家村,各家都送来礼金几个铜板或者其他的东西,连两个搬来的外姓氏王家和李家,也拎着一篮子鸡蛋和两斤蔗糖,来吃了酒席。
夜深人静的时候,樵大郎在妻子的旁边躺下,支起胳膊肘,看了一眼躺在床里的婴儿,满足又幸福,真诚的在妻子耳边说:“辛苦你了,有你真好!希望我们白头偕老。”
樵吴氏嗔道:“孩子他爹,你小声些,别让娘听见,又该说你不懂规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