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惠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惠,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台竖柜,玉匣金函。方台竖柜,堆积着无数经文;玉匣金函,收贮着许多简札。彩漆桌上,有纸墨笔砚,都是些精致的文房用具;椒粉屏前,有书画琴棋,并几件玄妙的饰物。放一口轻玉浮金的仙磬,挂一柄披风般的龙髯。清气令人神清气爽,因斋心而道心宁静。
长老到此,正欲行礼,那员外又搀住道:“请宽佛衣。”三藏脱下袈裟,才与长老见面。又请行者三人见面。又叫把马喂了,行李安放在廊下,方问起居。三藏说:“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前来谒灵山拜见佛祖求真经。听闻尊府敬僧,故此拜见,请求一斋就行。”员外面露喜色,笑吟吟地说:“弟子姓寇洪,名大宽,虚度了六十四岁。
自从四十岁上,就许下斋供万名僧人,直到如今已经斋供了二十四年。我有一本记录着斋供僧人名单的账目。最近无事,就把斋供过的僧人名字算了一下,已经供养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人,只差四个人,无法圆满。今天天降老师四位,正好凑足万名僧人,请您留下尊名。请您宽住一个月,待圆满之后,我会派轿车和马匹送您上山。从此地到灵山只有八百里的路程,不算太远。”三藏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就答应下来。
那些家仆们忙着搬柴烧水,取米面蔬菜,整理斋供。这突然引起了员外的母亲的惊动,她问道:“这些僧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忙碌?”家仆回答说:“刚有四位高僧,父亲问他们来历,他们说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的,要去灵山拜见佛祖。他们到了我们这里,不知道还有多远的路程。父亲说他们是天降的,吩咐我们快速准备斋供,供养他们。”老太太听了也高兴,叫丫环拿来衣服给她穿,她也要去看看。家仆说:“奶奶,只能看一位,其他三位不能见,他们长相很丑陋。”老太太说:“你们不明白。虽然他们长相丑陋,古怪奇特,但必定是天人降临。快先去告诉你父亲。”家仆们跑到经堂,告诉员外说:“夫人来了,要拜见东土老爷。”三藏听到后,立刻起身下座。还没来得及说话,老太太已经到了堂前。她抬头看见唐僧端庄的容貌,身姿威武。转过头来又看到行者三人非凡的模样,虽然知道他们是天人降临,但还是有些害怕,跪拜上前。三藏赶紧还礼道:“劳菩萨过奖了。”老太太问员外说:“四位师父,为什么不一同坐下?”八戒掩着嘴说道:“我三个是徒弟。”噫!他一声叫唤,就像是深山中的虎啸声,老太太一下子害怕起来。
正在说话的时候,又见一个仆人前来报告:“还有两位少爷也来了。”三藏急转身一看,原来是两个年轻的秀才。那两个秀才走到经堂,向长老行礼,三藏急忙还礼。员外上前拦住他们说:“这是我两个小儿,他们叫寇梁和寇栋,在书房里读书,今天回来吃午饭。知道老师降临,所以特地前来拜见。”三藏喜悦地说道:“真是有才啊!真是有才啊!要想家族地位提升,必须要有好的子孙在读书。”两位秀才向父亲行礼,寇洪。员外笑着说:“他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啊。南膳部洲东土大唐皇帝派遣的使者,要到灵山拜见佛祖取经的。”秀才说:“我在《事林广记》上看过,说天下只有四个大洲,我们这里称为西牛贺洲,还有一个东胜神洲。想到南膳部洲到这里,不知花费了多少年代?”三藏笑道:“贫僧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很长,行走的日子很少。经常遭遇邪恶妖怪的袭击,受尽了千辛万苦,幸亏有我三个徒弟来保护。经历了十四个寒暑的往返,才得到宝方。”秀才听了,称赞不尽:“真是神僧!真是神僧!”话还未说完,又有一个仆人前来请道:“斋食已经摆好,请老爷进斋堂用斋。”员外让妻子和儿子回宅,他却陪同四位师父进斋堂用餐。斋食的摆设非常整齐。只见:
金漆桌案,黑漆交椅。前面摆着五色的高果,都是巧匠精心打造的新鲜样品。第二排是五盘小菜,第三排是五碟水果,第四排是五大盘小点心。每样都甜美可口,散发着香气。素汤、米饭、蒸馒头都热腾腾的,十分美味,真是填满肚子。七八个仆人来回忙碌,四五个厨子不停地忙手忙脚。
你看那上汤的,灌汤的,一来一去,就像流星追逐月亮一样快。猪八戒一口一碗,就像风卷残云,师徒们尽享了一顿美食。长老起身,向员外道谢斋食,准备走路。员外拦住他说:“老师,请放心住几天吧。俗语说:‘起头容易结尾难。’我等做过圆满之后,再送你们上路。”三藏看到他的诚意,无奈只能留下。
经过了五七遍朝夕的时间,员外请了本地二十四名应佛僧人,举办了圆满的道场。众僧人准备了三四天,选定了吉日,开始佛事。他们与大唐的情况互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高举旗帜,铺设金容;齐持蜡烛,烧香供养。敲击鼓铙,吹奏笙管。云锣横笛发清音,都是精制的乐器。敲一下,吹一声,朗诵佛经。先祭祀土地神,再请神明。发出文书,向佛像行礼。念一部《孔雀经》,每句都可消除灾难;点亮一盏药师灯,焰焰闪烁明亮。忏悔祈水,解除冤孽;诵读《华严经》,清除诽谤。三乘的妙法非常精勤,沙门们个个都用心领悟。
经过了三天三夜的举办,道场已经完毕。唐僧心中想到雷音寺,心急要走,又表辞谢。员外说:“老师辞别得这么急,想必是近几天佛事繁忙,多有忙乱,对此表示歉意。”三藏说:“深感落礼于尊府,不知如何回报,何敢有怪意!只是当年圣君送我出关时,曾问何时能够返回,我误答三年。没想到在路上耽搁,如今已经十四年了!取经也不知道成功与否,回来还需要十二三年的时间,岂不是违背了圣旨?罪过无可推卸!请员外让贫僧前去,等取得经书回来再长住一段时间,如何?!”八戒忍不住高声喊道:“师父啊,您真是不顾人愿!不顾人情!员外这位大家巨富,曾许下这么多的斋僧之愿,如今已经圆满了,何况他如此恳切地邀请您住上一年又有何妨!只是您还是要走!放过这样方便的斋食不吃,却去别人家化缘!前面还有您的老爷、老娘家呢?”长老大声喝道:“你这个呆子,只知道吃食,却不顾及回向的功德,简直就像是‘在槽里吃食,在圈里挠痒’的畜生!既然你们贪婪于此,明天我自己去罢。”行者见师父表情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