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喷雾吹风,飞砂走石,战斗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沉,没有分出胜败。
那妖怪说道:“姓孙的,你先停手吧。天色已晚,不好继续战斗。你先去,你先去!等明天再来,我们再定个死活。”
行者喊道:“小子别走!要战就战个明明白白,不能因为天色晚了就推脱。”
那妖怪没有头脑,只顾挥动棍子打来,这黑汉又化作清风闪回本洞,紧闭石门不出。
行者却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返回观音院,在云头上停下来,喊道:“师父。”那三藏正在期待着他,见到他出现,非常高兴;
但又看到他手中没有袈裟,又感到担忧。问道:“为什么还没有找到袈裟?”行者从袖中拿出一张请帖递给三藏道:“师父,那妖怪与那个已经死的老和尚原来是朋友。他派一个小妖送来这个请帖,邀请他参加佛衣会。我就把那小妖打死,变成那老和尚的模样,进入他的洞里,骗到一杯茶,想问他要袈裟看看,但他不肯给出来。正坐之间,突然有一个巡山的传来消息,他就与我开始战斗。一直打到现在,不分胜负。他见天色晚了,闪回洞里,紧闭石门。我无计可施,也暂时回来了。”
三藏道:“你的手段与他相比如何?”
行者道:“我也只能勉力与他相持。”
三藏看了请帖,又递给院主道:“你师父难道也是妖怪吗?”院主慌忙跪下道:“大爷,我师父是个人。只是那个黑妖怪修行成人道,常来寺庙与我师父讲经,他教授了我师父一些养神服气的方法,所以称他为朋友。”
行者道:“这些和尚没有什么妖气,他们一个个头圆顶天,足方履地,只是比老孙胖大一些,不过是普通人而已。你看这请帖上写着侍生熊罴,这人肯定是一只黑熊成精。”
三藏道:“我听说熊与猩猩相似,都是兽类,他怎么能成精呢?”
行者笑道:“我是兽类,却成了齐天大圣,与他有何不同?凡是有九窍的生物,都可以修行成仙。”
三藏又道:“你刚才说你的武艺与他相持平分,你如何战胜他,取回我的袈裟?”
行者道:“不要管,不要管,我有办法。”
正在商议之时,众僧人摆上晚斋,邀请他们师徒们用餐。三藏吩咐点灯,然后前去禅堂休息。众僧人都靠墙倚壁,搭起简易的遮蔽物,各自躺下休息,只留下后方丈给那上下院主住宿。此时夜已深,只见银河倒影,玉宇无尘。星星点点璀璨闪烁,海水波涛映衬着月光。万籁俱寂,千山鸟无声。溪边渔火熄灭,塔上佛灯昏暗。昨夜黎明钟声响,今宵又听到一遍悲哭声。
他们在禅堂过夜。三藏想起袈裟,怎能安心入睡?忽然转身看到窗外破晓,急忙叫道:“悟空,天亮了,赶快去找袈裟。”行者立刻一跳起来,刚好众僧人准备汤水,行者说:“你们专心伺候我的师父,我就去了。”三藏下床扯住他说:“你要去哪里?”行者道:“我觉得这件事和观音菩萨没有关系,他在这里有禅院,受了香火供养,还容纳着那个妖精住在附近。我要去南海找他,和他交谈一下,让他亲自来询问妖精要回袈裟。”三藏道:“你去了,什么时候回来?”行者道:“不用多久,顶多到吃饭时就成功了。你们照顾好和尚们,我先走了。”说着,行者已经不见踪影。片刻之间,到了南海,停下云彩观察,只见广阔的海洋,水势连绵。祥光笼罩宇宙,瑞气映照群山。
千重雪浪吼青天,万丈浪涛滔白昼。水飞扬四野,浪翻滚周遭。风摇宝树,阳光映照金莲。观音殿盖着琉璃瓦,潮音洞门铺满了玳瑁。绿杨树下,鹦哥在说话,紫竹林中,孔雀在啼叫。石上雕有罗纹,护法威严;玛瑙滩前,木叉英武。行者看不尽这些奇景非同寻常,径直落在竹林下。早有众天神迎接道:“菩萨早前对众人说大圣已经归善,令人广传。今天保护唐僧,如何有空来此?”行者道:“因为我保护唐僧的缘故,遇到了一件事情,特来见菩萨请教。”
众天神遂前来报告。菩萨召他进入,并依法接见,行者忠诚拜倒。菩萨问道:“你来有何事?”行者道:“我师父路过菩萨的禅院,菩萨受了人间的香火供养,容许一个黑熊精住在附近,他偷走了我师父的袈裟,多次去要也不归还,今特来向菩萨请求。”菩萨道:“这个猴子说话,真是无礼!既然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为什么要来向我要回?都是你这个孽猴胆大妄为,拿着宝贝让小人看见,你又行凶,搞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过来找我闹事!”行者听菩萨这样说,知道他已经了解了过去和现在的事情,慌忙行礼道:“菩萨,请原谅我的过错,事实就是这样。
只是我很抱歉那怪物不肯归还袈裟,而且我师父要念那几句咒语,老孙忍受不了头疼,所以前来求助菩萨。希望菩萨能怀慈悲之心,帮助我捉住那妖精,取回袈裟。”菩萨说:“那个怪物有很多神通,与你可不相上下。也罢,为了唐僧的面子,我跟你去一趟。”行者听了,谢恩又拜。随即请菩萨一同前往,双双乘坐祥云,很快来到黑风山,降落在山顶,沿着路找到了洞口。
在正行的时候,只见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手拿着一个玻璃盘,盘内放着两粒仙丹。他正走着,被行者撞了一下,于是行者掏出棒子,照着他的头砸了一下,打得脑浆流出,血涌进喉咙。菩萨大为惊讶地说:“你这个猴子,怎么这么放肆!他又没有偷你的袈裟,你也不认识他,也没有什么恩怨,你为什么要把他打死?”行者说:“菩萨,你不认识他。他是那只黑熊妖精的朋友。他昨天和一个白衣秀士在芳草坡前坐着聊天。后天是黑精的生日,他们被邀请去庆祝佛衣会。今天他先来为生日拜寿,明天来庆祝佛衣会,所以我认定他是今天代替妖精过生日。”菩萨说:“既然这样,也罢。”行者过去看那道人,原来是一只苍狼。盘子底下刻着字,写着“凌虚子制”。行者笑着说:“真是巧合!真是巧合!孙大圣得了好处,菩萨也省了功夫。这怪叫做自取其辱,那怪让他自己败露。”菩萨说:“悟空,你有什么计策?”行者说:“菩萨,我有一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知菩萨是否愿意听我说?”菩萨说:“你说吧。”行者说:“菩萨,你看这盘子里面有两粒仙丹,就是我们给那妖魔的贡品。
盘子后面刻着‘凌虚子制’,就是我们与那妖魔的勾结信物。如果菩萨愿意听从我,我可以帮你想个办法,既不用动刀兵,也不用费力征战,妖魔眼下要受灾难,佛衣眼下要现身;如果菩萨不愿意听从我,菩萨向西走,我悟空向东走,佛衣只当送了媒。”菩萨笑道:“这猴子真有嘴皮子!”行者说:“不敢,只是一个计策。”菩萨说:“你的计策怎么说?”行者说:“这盘子上刻着‘凌虚子制’,想必这道人就是凌虚子。菩萨,如果你愿意听从我的意见,你可以变成这个道人的模样,我吃掉一粒仙丹,并且变出一粒略大一些的仙丹。菩萨,你就拿着盘子里的两颗仙丹去给那妖精祝寿,把这个稍大的丹让给他。等那妖精一口吞下,我就从中取出佛衣。如果他不肯献出佛衣,我就将他的肠子织成一件。”菩萨无奈,只能点头表示同意。行者笑道:“如何?”于是菩萨运用广大慈悲,无边法力,化身为凌虚仙子的模样:披着仙气的鹤衫,飘飘欲仙地走着。颜面苍老如松柏,美丽古老无比。离去之时无住处,但是与众不同。总之,归结为一种方法,只是阻隔邪恶之身。
行者看着说:“太妙了,太妙了!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和妖精,其实是一念之差。如果说本质,它们都是没有实体的。”行者顿悟,转身变成一颗仙丹:无定形状,明亮圆润。三三勾漏合而为一,六六少年商贩。光芒像闪耀的黄金,比如牟尼佛的白昼光芒。外表看起来像铅和汞,实际上不容易衡量。行者变成了那颗大一些的丹。菩萨确认之后,举起那个玻璃盘,径直走到妖洞门口。果然是:峭壁陡峭,云雾笼罩;柏树苍翠,风吹林间。峭壁陡峭,果然是妖精出没之地;柏树苍翠,却也有修仙之人多。山上有涧,涧中有泉,潺潺流水像琴声一样动听,令人陶醉;峭壁上有鹿,森林中有鹤,幽幽的仙音在那里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妖精和仙人共有的地方,他们心中已有一种慈悲之意。
走到洞口,只见守洞的小妖,都认识道:“凌虚仙长来了。”一边传报,一边引导。那妖精早已迎出来:“凌虚,辛苦你了,真是光临蓬荜之地。”菩萨说:“我敬献一颗仙丹,敢称千寿。”他们互相拜礼之后,才坐定,又聊起昨天的事情。菩萨没回答,赶紧拿出仙丹盘子说:“大王,看看我这个小意思。”挑出一颗大的,推给那妖精道:“祝大王千寿!”那妖精也推出一颗,递给菩萨道:“愿与凌虚子同享。”他们交换完毕,那妖精就准备要吞下仙丹,结果药丸却顺喉咙一直滚下。原形显露,四平顺理,那妖精倒在地上。菩萨显现本相,问妖精取了佛衣,行者早已从鼻孔中跑出来了。菩萨又怕那妖精无礼,便拿出一个铁箍,扔到那妖精的头上。
那妖精站起来,拿起枪要刺,行者和菩萨早已飞到半空中,菩萨念起真言。那妖精还是头疼,扔掉枪,满地乱滚。半空中欢快地笑着的美猴王,平地上滚得凶猛的黑熊妖精。菩萨说:“孽畜!你现在愿意皈依吗?”那妖精满口答道:“我愿意皈依,只求饶命!”行者担心耽误时间,打算打他,菩萨急忙制止道:“不要伤他的命,我还有用他的地方。”行者说:“这种怪物,不打死他,还剩他在哪里有什么用处?”菩萨说:“我要带他去我落伽山后做一个守山的大神。”行者笑着说:“果然是拯救苦难的慈尊,无私无畏。如果这个咒语在我手中,我要念千遍他娘的名字!那时就有许多黑熊,都要来请他结账!”却说那妖精苏醒了很长时间,痛苦难禁,只得跪在地上哀求道:“求您饶命,我愿皈依正果!”菩萨才施展祥光,带他受戒,并教他拿起长枪,跟随左右。黑熊终于放弃了自己的野心,收敛了顽劣的本性。菩萨吩咐道:“悟空,你回去吧。好好侍奉唐僧,以后不要再懒散地制造麻烦事。”
行者说:“非常感谢菩萨的远来,我还要送送菩萨。”菩萨说:“不用送。”行者双手捧起袈裟,向菩萨行礼后离开。菩萨带着黑熊,直接返回大海。
以下是一首诗来证明,诗曰:“祥光闪闪,金色笼罩万象;普济众生,悲悯众生世界。今天降临,传播佛法的意愿;将来离去,不带半点污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