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蓝根护佑,医道情长,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承道小写师,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悠悠华夏大地的一隅,有一座宁静祥和的小镇,名为清平镇。镇中,生活着一位备受敬重的老中医,名叫陈济生。他一生与草药为伴,对每一味药材都了如指掌,其中,板蓝根在他的从医历程中,留下了诸多动人且意义深远的故事。
陈济生初次接触板蓝根,是在他年少时跟随师父上山采药的经历中。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师徒二人穿梭于郁郁葱葱的山林间。在一处向阳的山坡上,师父停下脚步,指着一丛绿色的植物说道:“济生,这便是板蓝根,可别小瞧了它。”陈济生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只见板蓝根植株矮小,叶片呈长圆状椭圆形,边缘略有波状起伏,叶色翠绿,充满生机。其茎直立,略带紫色,上面还分布着一些细小的绒毛。
板蓝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并不苛刻,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便在一些较为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努力扎根生长。陈济生自此便对板蓝根格外留意,每次进山,都会观察它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他发现,山间小溪旁的板蓝根,因水分充足,叶片更为宽大厚实;而在山坡高处,虽土壤肥力稍逊,但板蓝根凭借自身坚韧,也能茁壮成长,只是植株相对矮小一些。
随着对板蓝根的观察日益深入,陈济生开始钻研它的药性。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他了解到,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这味看似普通的草药,却有着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强大功效。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能在人体遭受温热之邪侵袭时,挺身而出,将邪毒驱赶出去。
在清平镇,有一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而来。许多百姓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一时间,整个小镇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陈济生看着患病的乡亲们,心急如焚。他想起了板蓝根的特性,知道它或许能成为对抗这场时疫的有力武器。于是,陈济生带领徒弟们,漫山遍野地采集板蓝根。他们不辞辛劳,从清晨到日暮,将一捆捆板蓝根背回药铺。
回到药铺后,陈济生顾不上休息,立刻指挥徒弟们进行炮制。他们将板蓝根洗净、晾干,然后切成小段,放入大锅中煎熬。药汤熬好后,陈济生亲自挨家挨户地送去,叮嘱患病的百姓按时服用。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许多百姓的病情逐渐得到了缓解。发热退去,咽喉疼痛减轻,大家对陈济生感激不已,而板蓝根也在这场时疫中声名远扬。
然而,陈济生在使用板蓝根的过程中,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一次,邻镇的一位年轻书生前来求诊。书生面容憔悴,咳嗽不止,还伴有低热的症状。陈济生为他仔细诊断后,发现他体内既有温热之邪,又因长期苦读,身体较为虚弱,属于虚实夹杂之症。陈济生在药方中加入了适量的板蓝根,以清热解毒。但用药几天后,书生的病情并未如预期般好转,反而出现了腹泻的症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