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态度的转变(2)
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态度的转变(2),小说里的叛逆路人甲【个人汉化】,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蔡娜允猛地甩上房门,扑到床上。
她本只想约男生们出去吃夜宵,却在敲门时听见有趣对话,鬼使神差地偷听起来。
—— 我对她的思考比你多得多…… 而且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她。所以我比你更了解她。
这是她生平头一回听到如此直白的话。一来因少有男子敢接近她,二来她总刻意回避此类情形。
“他真的疯了吗?”
金河振的话仍在耳边萦绕。
‘该洗洗耳朵?还是冲进去敲醒他?’蔡娜允在床上蹦跳着,不停捶打床铺。
“发什么神经……?”
蔡娜允看似癫狂的举动吵醒了熟睡的柳烟霞。
“娜允…… 你在干什么?”
“啊?”
蔡娜允惊跳起来。
柳烟霞眯起眼瞪着她。这女人为何要虐待可怜的床单?
“你生病了还是怎么了?”
“没…… 没事。”
蔡娜允无法说出偷听内容。告诉别人这种私事,她连想都不愿想。
“…… 那就睡觉。我累了。”
柳烟霞嘟囔着,重新躺平。
“哦,晚安。我也睡了。”
蔡娜允也缩进被窝。
‘没错,无所谓。反正只是偷听。不管金河振什么意图,无视就好。’
这般想着,蔡娜允用毯子蒙住头。
但不知为何,她辗转难眠。
思考她…… 这些年一直在关注她……
金河振的话语碎片在脑海中盘旋。
‘这些年一直在关注我?他是跟踪狂?不,若是,我怎会毫无察觉?’(神射手的感官异常敏锐。)
呀 ——!!
大宅里突然传来尖锐的惊叫。蔡娜允猛然睁眼坐起。
“怎…… 怎么回事!?啊,啊啊!”
柳烟霞也被惊醒,被床单绊倒在地。她撑着地板,恨恨地瞪着蔡娜允。
“蔡娜允!你 ——!”
“不!这次不是我!”
“那是谁!?”
“…… 外面。”
蔡娜允打开灯。与此同时,走廊的灯光透过门缝照进房间,急促的脚步声此起彼伏。柳烟霞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
“是真的尖叫?”
“对。快,我们走。”
蔡娜允披上外套。
**
惨叫声响起的瞬间,金修豪冲出房间。我正欲跟上,却注意到某样东西,停下脚步。
架子上放着一把白色手枪。对,是我的沙漠之鹰。因魔力耗尽无法收纳,但似乎有人替我保管了。
“……”
手枪的模样让我灵光一闪。
“用这个…… 不。”
我急忙打消念头,却挥之不去。
金修豪的话在耳边回响。
—— 如果我是主角,你也是。
不可预测性。
正因为恐惧这一点,我才竭力避免改变原剧情。
但即便不深究,也能看出剧情已被某个混蛋篡改。
没错,这个世界早已充满变数。担忧毫无意义。
“…… 总会有办法的。”
克服犹豫后,我拿起枪。
快步跑向走廊,直奔宅邸主人的房间。
旅行社其他 14 名成员都站在门口,面露惊恐。
“这……”
在比六个普通客厅还大的昏暗房间里,宅邸主人躺在床上,心脏插着一把匕首。女仆在这恐怖场景前崩溃哭泣 —— 显然是她第一个发现尸体。
“贝德尔先生……”
金修豪喃喃念着贝尔贝特的化名。我理解众人的震惊。晚餐时,贝尔贝特一定像邻家祖父般与他们交谈,用 “我那早逝的儿子也想当英雄” 之类的蠢话博取同情。
“等等。让我确认他的状态。”
学员们震惊得呆立当场时,吴寒贤的女友现身了。
医生娜塔莎。我紧紧盯着她的举动。她缓缓走近贝尔贝特,检查脉搏,随后摇头。
“…… 他死了。”
她为死不瞑目的贝尔贝特合上双眼,回到吴寒贤身边。靠在他肩头假装悲伤的模样,令人作呕。
“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时,管家冲进房间。
接下来,他会痛哭流涕地讲述贝尔贝特的 “善举”,重复所谓恶人对他的威胁与谋杀企图。
我本打算让剧情按原着发展,但此刻已无心观看这场闹剧。
贝尔贝特本应成为用狡诈头脑协助魔人的阴谋家。以他的性格,放任不管会酿成大祸。
若可能,最好现在就除掉他。
“是他们干的!那些混蛋……”
“冷静点,管家。”
学员们忙着安慰哭泣的女仆与管家时,我打开了灯。房间瞬间亮堂。
“喂,你开灯干什么!?”
看到凶案现场与血肉模糊的尸体,蔡娜允惊声尖叫。
我环视房间,缓缓走向贝尔贝特。
“站住!别靠近!”
娜塔莎慌忙大喊。我无视她,佯装检查贝尔贝特的面容与状态。掀开衣物查看伤口,按压浸血的床铺。简言之,装成侦探的模样。
“警方到达前不能破坏现场……”
娜塔莎忍无可忍,过来拉我。我从口袋掏出手枪,对准她。
“别过来。”
“……!”
娜塔莎震惊地举手,方才还在哭泣的管家跳起来大喊:
“你要干什么!?”
不止管家,聚集在此的学员们也纷纷质问。
直面他们的喧嚣,我头痛欲裂。是因虚脱刚醒的缘故?突然烦躁起来。我咬牙大吼:
“都给我闭嘴!”
连我自己都被音量吓到。现场瞬间寂静。
我叹口气,平静地继续道:
“这个人在演戏。他没死,处于假死状态。”
“别…… 别胡说。我是医生。你懂什么 ——”
“我会解释,闭嘴听着。”
我持枪继续说道:
“首先,这道伤口太不自然。从上往下刺的话,不可能这么浅。”
我只是陈述观察到的结论。我并非犯罪现场专家,说实话可能有误。但既然知道真相,过程并不重要。
“其次,血迹过多。心脏只有一处致命伤,但血浸透整张床,甚至滴到地上。简直像在刻意强调此人已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