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西洋医术2,重生成为末代皇帝,秦淮上春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暖阁内夕阳随风摇曳,我在小李子的簇拥下转身,迈出了商议西洋医术的养心殿暖阁。一众太监宫女瞬间围拢过来,动作整齐且悄无声息。

走在回寝殿太极宫的宫道上,微风拂过,两旁宫墙映着夕阳投下斑驳的影子。太监们手提金香炉,阳光随着脚步轻轻晃动。溥仪眉头紧锁,脑海里反复思量着推行西医入宫的计划,不自觉地用手敲了敲鸾架轿撵,太监也加快了几分步伐。

一踏入太极宫的宫门,等候多时的宫女们立刻迎上来,动作轻柔地帮我卸下狐皮披风。寝殿内,烛火通明,香炉中袅袅升起的沉水香,让气氛显得格外静谧。我在雕花拔步床沿缓缓坐下,目光扫过殿内忙碌的太监宫女,沉声道:“去,把小李子叫来。”

不一会儿,小李子弓着身子,一路小跑进来,“扑通”一声跪在我面前,额头几乎贴到了地面,颤声道:“奴才给皇上请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微微抬了抬手,问道:“皇额娘此刻在做什么?”小李子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回道:“回禀皇上,听李总管说太后娘娘用膳后歇了一阵,这会儿正在钟粹宫看些书画解闷呢。”

溥仪听完,轻轻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小李子退下。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被夕阳笼罩的宫宇,心中琢磨着该如何向太后开口,推动宫廷医疗的革新,引进洋医生的西洋医术。

暮色仍未散尽,月亮的光辉却已迫不及待地洒向紫禁城,给这片古老的宫墙镀上了一层金边。我在御膳房的朱漆宫门前停下,负责值守的太监们见状,吓得浑身一激灵,“哗啦”一声齐刷刷跪地,额头紧贴冰凉的青石板。“都起来吧。”我摆了摆手,径直迈进御膳房。

膳房内,炉火正旺,铜锅里的水烧得咕噜作响,热气裹挟着食物的香气弥漫开来。御厨们听闻皇上驾到,纷纷放下手中活计,诚惶诚恐地行礼。“起来吧,今日我要做一份药膳米粥,你们打下手。”溥仪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案板上的食材,开口说道。心里想着我一个现代人。到了这里这么久,终于能够亲自下厨做一次饭。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我走到灶台边,拿起一旁备好的糯米,倒入已经沸腾的水中。他一边搅着粥,一边转头吩咐:“去把我前日向太医问询的滋补药材取来。”不一会儿,小太监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匆匆返回。

我打开木盒,从中挑出茯苓、枸杞、薏仁等几味药材,动作娴熟地放入锅中。一旁的御厨忍不住劝道:“皇上万金之躯,这些粗活理应让奴才们来做……”我眉头一皱,打断道:“朕此举,一来是为皇额娘调理身体,二来这药膳关乎医术药理,多做多学,方能心中有数。”语气十分不善地说道。

粥在锅里翻滚,香气愈发浓郁。我站在灶台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火候,时不时调整火力。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看了看怀表,一锅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药膳米粥大功告成。我亲自将粥盛进雕花瓷碗,又仔细检查一遍,才满意地点点头。我打算借这碗粥,拉近与隆裕皇太后的距离,为推行西医入宫计划寻找契机。

玉盘缓缓攀升,为紫禁城琉璃瓦镀上一层耀眼的银辉。我让小李子捧着那碗精心熬制的药膳米粥装入精美的食盒,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沿着汉白玉雕砌的宫道,朝着钟粹宫走去。月光洒在我身上,却未能驱散我眉眼间的忧虑——西医入宫的事悬而未决,这碗药膳粥是他打破僵局的第一步。

一行人脚步声沙沙,在寂静的宫墙间回荡。引路的小太监不时回头张望,确定行进路线;宫女们则屏气敛息,目光低垂。小李子双手拿着食盒。

未到钟粹宫,守门的太监远远瞧见溥仪,忙扯着嗓子高喊:“皇上驾到!”刹那间,钟粹宫的宫门大开,一众太监宫女鱼贯而出,齐刷刷跪地迎接。到了钟粹宫门口。我下了轿辇步伐稳健,手中接过小李子提着的雕花食盒,走的稳稳当当,粥香随着微风飘散开来。我迈进宫门,径直走向正殿。

进入殿内,我看见皇太后正坐在雕花拔步床上,翻阅着一本古籍。听闻通报,她放下书册,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我快走几步,在太后身前恭敬跪下,双手将药膳举过头顶:“儿臣给皇额娘请安。这是儿臣今晚亲自熬制的药膳米粥,茯苓、枸杞、薏仁皆是滋补好物,还望皇额娘品尝。”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笑意更浓,伸手接过瓷碗:“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心中想着皇帝哪有下厨房的。且不说皇帝怎么懂得制作,不过是吩咐御厨做膳食。皇帝在旁边盯着罢了。说罢,轻轻舀起一勺粥,放入口中细品。粥香在唇齿间散开,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味道不错,你有心了。”

我见皇额娘这样说,微微松了口气,面上却仍带着几分恳切:“儿臣听闻皇额娘近来操劳,特意向太医请教了这药膳的做法。儿臣想着,若能让皇额娘身体康健,儿臣做什么都值得。” 太后微微颔首,目光慈爱地看着溥仪,两人的交谈在袅袅粥香中徐徐展开 。

太后轻抿一口粥,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她将瓷碗放在一旁雕花矮几上,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微微叹息道:“的确,近日来本宫整理账册和皇室资产,觉得有些疲累,精力不胜从前。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翻来覆去地看,眼睛也花了,脑袋也昏沉得厉害。”

说着,隆裕皇太后目光落在溥仪身上,眼中满是欣慰:“倒是你,不仅知晓关心本宫,还亲自下厨熬粥,这份心思实在难得。以往总觉得你还是个孩子,如今看来,也懂得体贴人了。”

殿内,鎏金香炉中檀香袅袅升腾,与粥香交织在一起。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皇太后略显疲惫的脸上。她伸手轻轻拍了拍溥仪的手背,又道:“你这粥来得正好,喝上一碗,整个人都舒坦多了。想来是你这份孝心起了作用,连带着精神都好了几分。”

我听皇额娘这么说,心中一动,忙趁机说道:“皇额娘操劳皇室事务,太医院的太医虽说医术精湛,但儿臣听闻西洋医术在调理身体、缓解疲劳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儿臣想着,若能请西洋医师入宫,为皇额娘定期调养,想必能让皇额娘身体愈发康健。”

太后微微挑眉,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西洋医术……虽说听闻过一些,可终究是外来之物,不知靠不靠谱。” 太后语气虽未松动,但眼中已有了几分思索之色,一时间,殿内气氛微妙地变化着 。

我微微欠身,双手不自觉地攥紧,目光中满是关切与诚恳:“皇额娘,儿臣深知西洋医术源自外邦,其门道和效用,咱们还未能完全摸透。但看到您为了皇室资产、账目整日操劳,批阅账册直至深夜,儿臣心疼极了,心中满是愧疚。身为儿子,不仅无法为您分担政务,连让您身体好转这点事,都难以做到。”

殿外微风拂动宫帘,光影在地面摇曳。我顿了顿,抬眼望向太后,继续说道:“儿臣第一时间就去询问了太医院的太医,可他们也只是说,您这是过度劳累导致,只能多休息、慢慢调养。儿臣心想,这远远不够。若能找到更好的法子,让您少受些罪,体能够舒坦些。哪怕只有一丝可能,儿臣都想去试试。这才将目光投向西洋医术,想着没准它真能有独特的办法,帮皇额娘缓解疲劳,恢复精神。”

说完,溥仪双膝跪地,郑重道:“皇额娘,儿臣恳请您给西洋医术一个机会,也给儿臣一个能真正为您分忧的机会。”太后凝视着溥仪,手中的茶盏在光影下泛起微光,殿内一时间只剩香炉中香料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

我跪在地上,身姿却挺得笔直,眼中满是坚定。微微仰头,目光直视太后,言辞恳切:“皇额娘,儿臣清楚西洋医术来路不明,贸然采用,实在不妥。因此,儿臣吩咐内务府大臣,暗中对西洋医馆展开调查。”

此时,殿内鎏金烛台的烛火轻轻晃动,映得溥仪的身影有些闪烁。我继续说道:“内务府大臣带着精通医术的太医,走访京城中多家西洋医馆。不仅借阅他们的医案记录,还观察西洋医师们的治疗过程,甚至找来一些病患,了解康复情况。经过反复检验,他们发现西洋医术在缓解疲劳、调理身体方面,确有独特之处。”

我微微皱眉,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有位西洋医师,运用独特的疗方法,配合特制药剂,让不少因劳累致病的患者恢复精神。儿臣反复斟酌,确认稳妥后,才敢来向皇额娘启奏。” 说完,溥仪伏地不起,静候太后定夺,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唯有香炉里的檀香,依旧悠悠飘散 。

我伏地片刻,缓缓抬起手,从袖中取出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奏折。奏折用明黄封皮包裹,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双手将奏折高高举过头顶,手臂微微颤抖,那模样仿佛托着的是整个大清皇室的未来。

“皇额娘,这便是内务府大臣呈上的奏折,里面详细记录了调查西洋医馆的经过与结果。”我的声音平稳,却难掩内里的期待,“儿臣担心口述有所遗漏,还望皇额娘御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限之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阿鹿帝古

拼夕夕:一个手机壳你卖三百万?

举两个栗子

地府来的疯批师妹,带宗门狂上天

姜啊姜姜

直播判案:我是个地狱判官

我爱张张张

权欲风暴

东北老大哥

重生保姆四十岁,豪门大佬宠上天

双囍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