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比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8章 霓裳换柱擎唐艺,九阙藏锋破夜寒,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四海比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与长乐的车驾到达九成宫前,秦浩将阿元阿月抱下马车,
两个小家伙不停的喊着无聊,长乐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高公公,问你个问题,那个步辇为啥要让宫女抬啊,这要是没了力气,不怕把陛下摔了啊?”
高福眨着眼睛似是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长乐嗔怪道:“夫君为啥总是考虑这些让人莫名的事情呢?”
“唉,看着小宫女怪可怜的,山可不低,多累人啊?反正我不能让阿元阿月坐这东西,阿耶抱你们上去好不好?”
欢呼一声后阿元有些担心:“那谁抱阿娘呀?”
“阿兄好笨,别人是不能抱阿娘的,阿娘得自己爬上去。”
“那怎么能行,我是男子汉,那让阿耶抱阿娘上去吧,我自己没问题,阿月你行不行?”
秦浩小声和高福说了几句,高福眼前一亮,有些犹豫:“真的行吗?那不是抬病人用的吗?”
“放心,听我的,换成小些的轿子便成。”
见高福远去张罗,长乐叹道:“大唐注重礼仪,宫女身材娇小,能体现皇帝的高大形象,烘托皇家的威仪?。”
“好吧,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还要我背你上去不?”
长乐羞道:“不要了,这么多人瞧着,怪羞人的,你管着阿元和阿月就成了,高公公去寻什么东西了?”
“还记得咱们庄上的那个担架不?让他弄几个新的工具,叫做滑竿的,
那东西简便,两个人便成了,就让张龙和仁贵抬你如何?”
长乐有点期待,夫君脑子里总会时不时的冒出些新鲜事物。
“仁贵,早上吃饱了没?”
“表兄有事就说呗,九成宫我又不是没来过,这点高度完全不在话下。”
“呵呵,你和阿龙受个累,抬着公主上山吧。”
张龙连忙开口:“成,我在前面,仁贵不稳重。”
“嗯?龙哥,你啥意思?表兄都夸我比之前成熟了,你凭啥造我的谣?”
秦浩猜到张龙的小心思,笑道:“仁贵,你在后面,你力气大些。”
“哼,干活没问题,不能干了还挨说是不?”
张龙脸有点红:“仁贵,是哥哥不对,你力气比我大,在后面受点累吧。”
“看看,这才像句人......好,不说了,表兄你在公主面前给我留点面子嘛,他们背后总说小话的。”
-----------------
霓裳楼,秦忠来回打量着楼内的装潢有些吃惊,
这里与桃源庄的风格大不相同,庄上的特点是大,这里的特点是色,五颜六色的看着还真挺新鲜。
扭头再看看眼前的一排女色,秦忠感觉自己的小宇宙好像有点蠢蠢欲动,不自觉的向前扯了扯下裤子。
“东家,所有的姑娘都在此了,还请东家指示。”
秦忠眼有点花,这一个个的绝色美人,都归自己管?那是不是能近水楼台啊!
勾了勾手,老鸨凑了过来,有些不解。
“妈妈,你小声告诉我,这里有做那种事的姑娘吗?”
老鸨眼皮跳了跳,明白了秦忠的意思,摇了摇头。
“东家,咱们霓裳楼是长安城最好的青楼,如何能有那等藏污纳垢之事呢,全是些清倌人和歌舞伎。”
秦忠指了指中间那位惊艳绝色的女子,小声开口:“这便是花魁吗?她都陪客人做些什么?”
老鸨有些诧异,这东家啥都不懂啊,也不知道是如何搞定这霓裳楼的。
“回东家,咱们这里不同于教坊司,那里都是些犯官的女眷,还能保留原来的姓氏,
这里的姑娘都是因家庭赤贫,被父母或亲属以卖身契的形式卖于青楼的,入了贱籍,
咱们选出一些样貌姣好、行止如柳,声若莺啼的,从小培养书画音律,
平常就做些宴饮佐酒、诗文唱和、弹琴唱曲的事。
怜儿姑娘便是这里最好的。“
秦忠有些失望,仍极不甘心:“可我听别人说过,不是有那种侍奉枕席的吗?这里也可以有。”
老鸨心中有气:“回东家,这个真没有。”
秦忠脸色不悦:“你是如何成了这里的老鸨的?”
老鸨听见东家如此称呼,叹了口气:“之前的王妈妈不知为何突然跑了,是位唤作张龙的将军提拔的妾身。”
“哦?你给了他什么好处?”
老鸨嘴角扯了扯:“妾身没给任何好处,是将军见我年岁有些大了,便让我做了鸨母。”
秦忠无比失望,只能看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俺家酒娘给力呢。
“想必张龙已和你们说过了吧?这里呢要改造成大剧院,专门排练那种登台表演的舞台剧,
若是有人说自己不能抛头露面的,那趁早提出来,包银侍奉也不是不行,按时辰收费,不过不强迫,全凭自愿,
有愿意给他人做妾的明面上也不反对,不过得给剧院做出贡献才行,总之你们的好日子到了。”
老鸨心中一惊,万万没想到问了自己半天睡觉的事,突然给了这么一个大惊喜,
“哎呀,东家,您可真是活菩萨呀!我替这些......”
“停停停,警告你,不许说我是菩萨,老子信的是道家。”
“呃,那称呼您是活真人?”
“我可还没死!我怎么感觉你不适合做鸨母呢?”
老鸨心中一紧,连忙扯谎:“不瞒东家,妾身给了好处的,将军说日后会解救妾身的,您看?”
“哼,我一猜就猜到了,你这姿色可比他那婆娘强多了,
成,这点面子我还是会给的,去通知一下吧,做通姑娘们的思想,下午带他们去仙客来见识见识什么叫舞台剧。”
-----------------
唐俭急匆匆进入尚书省,一进门便朝房玄龄拱手开口:“玄龄啊,这焉耆已向大唐发来求援,朝廷如何没有半点动静啊?”
“茂约勿急,此事兵部已和陛下上奏,高昌如今阻挠丝路贸易,陛下也甚是恼火,然则尚未有动刀兵,出师无名。”
“亦可派遣使者施压啊?我还不老,愿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