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好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诸葛亮整军备战 渡旱灾周记沉浮,铁血都督周公瑾,爵士好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葛亮两年以来,将心思始终放在训练军队,制作攻城器械和防守器械上,只要时机成熟,自己就可以挥军东征,为刘禅一统天下,完成先帝大业。
看着日渐成熟的军队,诸葛亮心中高兴,关羽张飞不停的上表催促东征,想要为赵云魏延报仇。殊不知赵云魏延和王伉几人早就被周瑜秘密运往夷洲岛交给张辽慢慢开导去了,不用半年,魏延和王伉就想通了,加入了张辽的队伍,只是赵云始终不投降,日渐消瘦不提。
诸葛亮也不是不想东征,只不过要想东征可是需要缜密安排,要知道自己面对的可都不是善茬,周瑜庞统本就厉害,再加上司马懿父子,陆逊,吕蒙,邓艾,司马青,李放,这都是战略级别的兵法家,更有一干能征善战的武将辅佐。所以,诸葛亮这几年的精力主要放在两个方面,就是练兵和屯田。最近屯田却遇到了困难,原本蜀汉有很多的无主之地,加上蜀汉的人口不多,屯田本来不是什么问题,带领军卒将无主的土地耕种,打下粮食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用余粮充做储备军粮。
然而,诸葛亮发现现在无主的土地越来越少,大量的荒地被开垦,种植上粮食,桑,麻,导致屯田只能再次去开垦荒地,可是蜀汉的百姓就像疯了一样,荒地也大量被开垦,而且简单粗暴,刀耕火种,诸葛亮逐渐觉得不对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找来蒋琬问这是个什么情况,蒋琬对诸葛亮道:“丞相,这些土地都被那些富裕的豪强给罢占了,当时丞相不是允许百姓开垦荒地吗?只要开垦出来的荒地就可以免三年税赋,以后也可以永久耕种。这些豪强用自己手下的佃户大量开垦荒地,这不就成了现在的局面。”
诸葛亮点头:“那不是一样,按照耕种人口收取税赋,将来府库一样充实。”
蒋琬看着诸葛亮,想说什么,欲言又止,诸葛亮看出来了:“公琰,讲话不要吞吞吐吐,有话就直说。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丞相,现在我们的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原本的豪强像刘家,法家,张家,王家自不必说,现在新兴的像糜家,傅家,还有关家,赵家都在大规模吞并土地,自由身的百姓大多沦为依附豪强的佃户,导致现在徭役已经很难找到人,只得去求那些豪强地主。”
诸葛亮将眉头紧紧皱起,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没法解决的事情,原本蜀汉人口不多,只要有人耕种短时间倒也没什么,但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愈演愈烈,将会一发不可收拾,尤其这帮豪强地主,通过隐瞒丁口来对抗你的赋税,这就给国家收取税赋造成很大困难。
“公琰,我们是不是该杀掉一批豪强,然后让百姓得到实惠,重新分配土地。”
“丞相,不可轻动啊,这些豪强基本都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动静小了不顶事,动静大了祸起肘腋啊。”蒋琬道。
“你们知道这些情况为什么不早说?”诸葛亮气道。
“丞相,这些年连年征战,好不容易稳定,一旦拿这些事情说话,难保有人会趁机发难!”
诸葛亮知道蒋琬说的不错,尤其刘备入川本就是与这些豪强的一种妥协,也得到了豪强的支持。诸葛亮挥手让蒋琬回去,自己则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诸葛亮来找刘禅,刘禅此时与内侍黄浩正在御花园玩耍,一听到诸葛亮来了,吓得面如土色,连忙移驾光明殿,诸葛亮奏本道:“前者发行直百钱,得金银充实府库,如今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为此请府库出钱收购豪强土地。”
刘禅啥也不懂,当然点头同意。
当诸葛亮命人去收购土地的时候,却大规模遭遇了抵制,这些豪强不卖!
糜芳傅士仁手中的土地最多,这两人在周瑜的支持和出主意下,持着大把金银,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这些年不断收购土地,尤其是荒地,然后种植桑麻,周记在蜀汉的工厂大量高价收购这些产品,土地产出收入远高于种植普通粮食,其他蜀汉豪强一看,都纷纷效仿,都在自家耕地上种植桑麻,所以蜀汉一时种植桑麻成风,他们根本不担心粮食不够吃,因为周记的粮号永远不缺粮食,成色又好,赚钱的生意谁不会做?谁又嫌弃钱多呢?
周记的商号里不但有粮食,其他的东西更是丰富!如今你再去看看那些豪强的生活,简直与周记分不开,从毛巾脸盆肥皂这些日用品,到金银首饰珠宝这些奢饰品,从酒肉蔬菜到绫罗绸缎,从名马名犬,到歌舞女妓,更有甚者,周记推出了新项目,建筑队,这可不是寻常意义的盖房子,这些由周记推出的娴熟工人,盖的房子精美绝伦,蜀汉豪强争相模仿,工期有的都排到明年夏天去了。
一时蜀汉奢靡之风愈演愈烈,诸葛亮得知后心情沉重,但这些人花自己的钱谁能管得着?于是诸葛亮找来一干文臣商议此事,费祎出主意道:“丞相,依我看,这些奢靡之风的根源就在于周记为首的大商,只要禁了商旅,回归农业为主,我们的金银就不会外流,民风自然淳朴。”
诸葛亮沉思许久,这个方法本身并不合适,这就像当时秦王逐客令一样,坏处大于好处,可是如果不禁,商业的风行就像一个越来越危险的存在。最后诸葛亮还是没有同意,只是通过政府批文禁止这些奢饰品的销售。
周瑜看到商号传来的消息,微微露出笑容,马上给成都商号去了一封信。
过了不久,成都商界和富豪就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结果一些商人被抓,这让这些商人消停了些。到了这年秋天,整个蜀汉由于大旱,导致很多农田绝收,这次大规模的旱灾是全国性的,不仅蜀汉,孙汉也一样遭受了灾害,可是由于孙汉在周记为首的富豪的带领下,捐出了往年积攒的粮食,灾害几乎没有对百姓造成太大影响,但蜀汉就不一样了,豪强手里有粮,但不多,都够维持自己家用的,但对于普通百姓和官府军队,他们几乎一毛不拔,道理很简单,保命要紧,于是诸葛亮为首的蜀汉官员只得动用税收,强行征收富豪的粮食,这引起了大规模的抗议,要知道,蜀汉豪强可不仅仅是几个人,而是一群人,不仅是自己的家族,更有依附这些豪强的众多佃户和家奴,像糜家就有上万人跟着过活,一旦这些人粮断了,饿死的不仅是糜芳几口人而已。一开始这些豪强地主还能够上书请愿,到了后来就是公开与官府冲突,糜芳傅士仁之流直接派军队保护自己私产,蜀汉一时人心惶惶。
众大臣都来找诸葛亮来商议,军队五十万,占据了大部分的劳动力,往日屯田尚且能够自给自足,但天灾一起,屯田也没有什么收成,粮食不足,早晚哗变,退到民间也是不安定的因素。
简雍道:“丞相,实在不行,是不是可以放开商号的经营限制,以鼓励他们从东面运粮来卖,这样或可解决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