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怎知心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我来,铁蹄哀明,山月怎知心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来,韩林自己就是官身,上下打点之下,除非他做的太过火,否则被人上下其手的可能性比较低,他的关系网络也搭建了起来,无论是在关门的总兵赵率教,还是在京中的左都督郑养性,还有毛文龙、周延儒等人,乃至于在野的孙承宗,如果这样的关系网还解决不了别人向他伸手,那这个人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来,主要外售的商道和航道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就算别人建厂效仿,也得通过他的关系和航道将货物收买出去,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垄断一事已经成行,别人再怎么竞争,也竞争不过他。
基于以上两种考量,韩林决定将作坊变为工厂。
“另外本地多铁矿,滦州多煤,亦可制铁,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一应下来,别的不敢说,解决两成民生,不成问题。而且人都有趋利避害之性,但见乐亭营兴办厂房,那其他缙绅也要跟进,这税便是买粮来拿也够了。”
“至于粮……”
韩林拍了拍胸脯:“我来。”
背靠大粮商的韩林,是有底气说这个话的,以目前来看,琉球要粮、日后东江镇要粮,在以“商”为主的计策制定下去以后,乐亭也要粮,由于韩林的关系,亢继富在家中的地位水涨船高,甚至隐隐要与其兄亢继财分庭抗礼的趋势。
而且现在李朝和倭国的航道已经打通,那韩林甚至可以反向从李朝和倭国购粮,虽然大家都处于一个经纬,势必都会被小冰河影响,导致粮食欠收,但是只要砸银子,这两地的粮商怕是也会卖予韩林。
至于李朝和倭国的百姓死与活,与他韩林何干?
甚至韩林心中还出现了十分恶毒的想法。
“由民户转为匠户,这件事少来少去还说得过去,但一举将几千户转为匠户,这怕是有些惊世骇俗了一些。”
李凤翥其实已经被韩林给说动了,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无论是从百姓的生计考虑,还是自己乌纱帽的考虑,韩林所提出来的办法,都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最为主要的其实就是韩林所说的“虐民激变”,催科一事原本就是县官的任务之一,但只要引发了民变,那这个正当的理由就会变成他的罪责之一,朝中的大人们才不管你是不是为了完成税收,他们看到的只是民变。
“无需这么麻烦,只要不改户籍就行了。”
国初时制定的户籍制度,民户就只能耕种,军户就只能当兵,匠户就只能制作,那时候执行的十分严格,旦有逾越,必会遭到惩罚,但现在户籍制度虽然还在,不过已经十分模糊。
“那就好。”李凤翥点了点头,不过还有一事:“但凡以后人人见利,无人再去耕种怎么办?”
“我……来……”
韩林今天已经说了太多次这个话了:“要无人耕种,那便乐亭营来接下。”
接着韩林又解释了什么叫规模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等。
李凤翥能中进士,也是十分聪明的,瞬间就明白了……
“还有,本官三年任期满若要升迁调离后,继任若要盘查……”
韩林看了看他:“此事,瑞徵兄无需担心,某自有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