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怎知心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贡使,铁蹄哀明,山月怎知心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他真正想剑指的是李朝不远的毛文龙。
“袁神”为夺毛文龙之权可真是费尽了心机,韩林心中暗道。
但对于这件事,韩林自然也不能说你们别怕,袁都督是在拿你们这个桑骂毛大帅这个槐,和你们没多大关系。
只能淡淡地说了一句:“在下未曾见过袁都督,这件事恐怕帮不上什么忙了。”
不过提到了倭,韩林也想通过这两个人打探下其人的动向,于是对着二人问道:“二位贵使久居高堂,不知倭国可有什么动向?”
在两次入侵朝鲜以后,大明对日本采取了闭关绝贡的政策,双方官方的往来几乎断绝。
而在日本那边,心高气傲的丰臣秀吉,两次出兵朝鲜眼瞅着势如破竹,最后都被来援的明军击败,在彻底失败的第二年,丰臣秀吉就死了,德川家康建立的德川幕府,多次想缓解双方的关系,德川家康甚至亲自致信福建巡抚徐学聚,表示对大明“愿效犬马,贡方物。”
但被大明以“日本素为不庭之国”而拒绝,仅默许民间私舶贸易。
万历、天启乃至现在的崇祯三朝,都未曾向日本遣使,《皇明世法录》上甚至说:“日本狡谲,不可轻信。”
韩林不禁感叹,老祖宗果然有眼光。
日本心灰意冷,也开启了幕府锁国的政策。
当然现在韩林也是“老祖宗”了,虽然间接地通过琉球在与倭国做生意,但无论出于当前的感情,还是后世的感情,他对于倭国也十分痛恶,不过对于这个十分拧巴的国家,该有的警惕还是要有的。
金尚宪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愠怒,冷哼了一声:“倭乱以后,我国与倭国撕了国书,如今的交往也十分有限,仅在对马藩(今对马岛)互市。若依我看,还与这不尊王化的禽兽之国打什么交道!”
韩林点头附和道:“确实如此,此国罔顾朝日兄弟之情,挥马扬刀,是为不义;不思皇明与之的父子之恩,暗藏祸心,是为不孝。”
接着韩林的话锋一转,笑道:“不过仇恨归仇恨,这民间的生意嘛,该做还是做,谁与银子过不去?两位说是也不是?”
金尚宪不语,已经表明了态度。
李忔虽然也是对日强硬派的代表,但他如今算是李朝的“首辅”因此看得更高远一些:“都司所言甚是,朝堂是朝堂,民间是民间,如果全面断绝,百害而无一利。”
与此同时,李忔对于韩林的见识也十分震惊:“都司目光远瞩,少年老成,着实是令人钦佩。”
韩林摇着头笑道:“不敢当领议政如此夸赞,小子哪有什么远见咧?实在是迫不得已。”
“哦?不知都司所难何事?”
“二位知道,小子领着乐亭营事,虽不是文官,但乐亭土地贫瘠,无奈之下常有商贾扬帆泛海,但冒着风浪覆舟的危险也只是赚取一些微薄的资财,实在是让人怜叹。”
说完,韩林低下头去饮茶,用余光去扫视两人。
这个年代,不论是大明还是李朝抑或是倭国,宗族的势力是为官的保障,除了权利以外,最主要的是什么?
是银子。
因为银子,大明的文武官员也常在商船上兴夹带之事。
韩林不信这两个人不心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