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圣器的真相(下)
水里捞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4章 圣器的真相(下),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水里捞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人远离巨蟒一段距离后,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一些,这时候才有心思观察这处溶洞的环境与刚才机关发动的变化。
由于溶洞顶部有一处缺口,阳光可以射入,衬着此时二人手中的火把,以至于洞内的光线灰蒙蒙,宛如凌晨四五点的天色,倒也可以勉强视物。
溶洞的格局大体呈金字塔型,顶部有一处缺口,外面阳光便是从那里照射进来。
李宣抬头望去,由于溶洞内部空间很大,有巨大的“挑高”,并不能准确判断出顶部开口有多大。
而这样高度的落差,即便明知出口就在上面,在没有任何工具的辅助下,也丝毫没有能逃出去的可能。
但李宣并不着急,在进来之前,他就曾听红月、庞烈等人说过,禁地内的机关是可以让圣器现世的。
换言之,这里可能隐藏着某种机关,可以将圣器送到外面。
在此之间,他俩只要确认圣器的所在,并在机关发动以后跟着圣器一起出去,便可逃出生天。
等到了外边,海阔天空,想要对付洞中这群嗜血的蛇群并非没有办法。
溶洞的中心处,阳光照射下来的地方,静静躺着一口巨棺,棺盖上镶满了各种珍稀宝石,衬着光线在闪耀。
巨棺旁边竖立着几面大铜镜,阳光射下经过数次反射后,将阳光引到远处洞壁上的八幅壁画上。
李宣二人远远望去,瞬间就被巨棺给吸引住,不出意外的话,那很可能就是昆仑初代族长云天河的棺椁。
这处禁地修建时,明显有过极为周到的考虑,极为安全,绝非一般人可以踏足。
先有数千昆仑族人在前山驻守,后有漫天的瘴气作为天然的屏障。
巨型寒铁门做第一道坚固防御,门外设有疑冢入口,没有当代族长帮忙开启大门,就连炸药都打不开首层密室。
进入密室后,仍有图腾密码的掩饰,还需牺牲一人触发入口机关,更需要参破“向死而生”的隐晦,方能进入真正的禁地。
禁地之中有水道掩护,椭圆甬道中布置了杀人机关,并豢养了守陵兽保护,可以说稳如天堑。
虽说李宣二人进来时,遇到的都是防止蛇群失控的机关,但这并不代表禁地内没有设置杀人的陷阱,只是或许都设置在了椭圆甬道的另一边。
那处已被断龙石隔绝的所在!
如此严密且安全的防护下,昆仑族先人根本就无需在最深处另行设置疑冢。
只因要想进到这里,需要的先决条件太多,并不是盗墓者可以踏足的,除了本族人之外。
而根据一路而来的壁画所示,圣器就藏在云天河的棺椁之中。
不过,李宣虽断定溶洞内不会再有疑冢,但想要接触到棺椁所在,却也不容易。
棺椁所在,是一处直径约五米左右的圆形悬空地带,周围都是深渊,跨度达七八米左右,且没有任何可以直通的铁索或者桥梁。
整个溶洞密室的格局,就好比一个三重大圆圈。
李宣主仆二人与巨蟒身处的位置,就是大圆圈的最外围。
进一层,就是那跨度多达八米的深渊内圈,而中心点的位置便放着云天河的棺椁。
想要越过深渊抵达棺椁附近,不借助任何工具,几乎不可能做到。
棺椁周边除了竖立数面铜镜之外,另有八樽寒铁铸成的人形雕塑,手里握着千年不朽的巨大钢刀,严阵以待的态势耸立了无尽岁月。
六麻子站到深渊旁向下望了望,惊道:“少帅,前面估计就是云天河的棺椁,但咱们怎么过去?这昆仑族的先人怎么也搭个桥什么的...就这么悬空着,当年进来的那些四尊者是如何过去验证圣器是否完好的?”
李宣笑了笑,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转而回身看向从中心铜镜反射过来的那八道光柱。
八道光柱分别照向八幅壁画,其中必然是有些深意的。
至于当年进来的四尊者,在没有遇见蛇群失控之前是如何抵达棺椁位置的,或许可以在壁画上找到答案。
他叫了一声,示意六麻子一起走向壁画。
溶洞内的这些壁画显然是外面甬道上的不同,甬道墙壁上的壁画是铁刻的,上面布有机关,可以移动上面的小方格。
但这里的壁画却是刻在某种特殊的反光石材上的,只需有一点微弱的光芒照射,便清晰无比。
来到第一幅壁画前。
李宣没有丝毫废话,马上就进入“工作”状态,仔细研究壁画上所示,并尝试解析其内容含义。
“这些壁画上的信息都极为关键,似乎在讲述昆仑族选择此地修建禁地的初衷与后续想法,并详细解答了圣器的由来与当年坑杀十万人的始末。”
李宣只是看了一会儿,便对壁画有了初步的断定。
六麻子问道:“他们为何选择昆仑山,杀死所有感染者,当真可以消除当年的瘟疫吗?那个圣器到底是什么东西?真有神迹将领,昆仑上神真的下凡了?”
他一连串问了好多问题,满是疑惑的样子。
李宣却没有急于回答,又仔细观察了第一幅壁画片刻后,这才一边走向第二幅,一边回道:“当年大灾难过后,瘟疫爆发,无数平民死于祸乱、鼠疫等等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
“以当时的医疗水平,根本不足以压制这样的疫情。在尝试了诸多办法后,云天河决定采用最极端的办法来阻断感染源,那就是...杀死所有感染者,集中坑杀!通过杀死患者的方式,留存大部分未受感染人群的性命。”
“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坑杀十万人的事件。但要坑杀那么多感染者,总不能做得太明显,至少不能光明正大!而当年的昆仑山穷山恶水,未有人迹,要杀人的话,还有哪里比深山老林更合适?”
六麻子脸色微变,“所以昆仑族当年选择在昆仑山落脚,并建立大殿,初衷是为了找地方坑杀感染者,并就地掩埋?在深山老林中挖坑杀人,既不张扬,又能妥善处理尸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