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仪公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风雨欲来,暗香浮动,如懿传之凤临天下,淑仪公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从皇贵妃馨澜带着龙凤胎永瑚和璟清离开皇宫,前往北海别院静养之后,整个紫禁城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阴霾所笼罩。原本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宫殿,此刻也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紫禁城内的氛围异常压抑,宛如一潭死水,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皇帝,那位曾经以英明神武、威仪天下而闻名的君主,如今却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喜怒无常,让人难以捉摸。
朝堂之上,原本应该是充满议政声的热闹场景,但如今却变得异常冷清。大臣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是一个个都沉默不语,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触怒龙颜,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那些曾经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们,如今也都变得小心翼翼,学会了明哲保身。他们深知,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自保之道。
后宫之中,原本应该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但如今却变得人心惶惶,如惊弓之鸟一般。皇后身为后宫之主,本应是众人的表率,然而面对皇帝的暴躁无常,她也只能忍气吞声,有怒不敢言。
其他的后妃们更是聪明地选择了明哲保身,她们深知此时若在皇帝面前露面,无异于自寻死路。于是乎,后宫里出现了一种诡异的景象:嫔妃们或紧闭宫门,足不出户;或借故离宫,远离是非之地。总之,就是想尽办法避免与皇帝直接碰面。
而皇帝呢?他似乎对这一切都毫无察觉,完全沉浸在失去皇贵妃和龙凤胎的巨大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稍有不顺心便会大发雷霆,宫女太监们稍有不慎便会遭到严厉的责罚。然而有时候,他又会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却无法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闷与压抑。今日,阖宫嫔妃皆按例前往皇后宫中请安,气氛却比往常更加凝重。
舒妃意欢,身着淡雅的碧色宫装,发髻上简单地插着一支白玉簪,清丽脱俗,眉宇间却难掩一丝愁绪。自皇帝近来性情大变,动辄怒不可遏,整个后宫都人心惶惶,而意欢,这位一向痴迷于皇帝的女子,更是心中忧虑重重。
皇后端坐于上首的皇后,身着织金绣凤的华丽凤袍,头戴璀璨夺目的金钗玉饰,尊贵之气尽显无遗。然而,在那端庄的脸庞之上,却难掩一丝淡淡的疲惫与无奈。自皇帝性情大变以来,她如同肩负千钧重担,既要维持后宫的井然秩序,又要时刻关注皇帝的动向,试图从蛛丝马迹中寻找解开皇帝心锁的钥匙。
请安仪式进行得异常沉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嫔妃们皆低头不语,生怕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言语便触怒了皇后,引来不必要的灾祸。然而,就在这时,一阵不合时宜的声音打破了这沉闷的氛围。意欢,那位以才情着称的舒妃,突然站起身,目光直视皇后,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与锐利:“皇后娘娘,您不是自诩与皇上青梅竹马,情分非浅吗?怎么在皇上暴躁不安,心如乱麻之时,您却不知安慰陪伴,反而任由他独自承受那无尽的痛苦与煎熬?”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所有嫔妃都惊讶地看向意欢,心中暗自为她捏了一把汗,生怕她的这番言辞会引来皇后的雷霆之怒。皇后更是脸色骤变,那双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中,此刻却闪烁着熊熊怒火,然而她仍保持着冷静与威严,声音低沉而有力:“舒妃,你这是何意?本宫身为皇后,自然有责任维护后宫的安宁与秩序,但皇上的心事,又岂是本宫能够轻易揣测与触及的?”
意欢却似乎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她微微扬起下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继续说道:“皇后娘娘此言差矣。皇上乃天下之主,他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皆关乎社稷安危,百姓福祉。娘娘作为皇后,更应体贴入微,时刻关注皇上的情绪变化,为皇上分忧解难,而非如今这般,只知在后宫中维持表面的秩序,却对皇上那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皇后闻言,气得浑身发抖,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那汹涌澎湃的情绪,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舒妃,你逾越了。本宫身为皇后,自有本宫的职责所在,无需你来置喙。你若是真心关心皇上,便应恪守本分,为皇上祈福,而非在此无理取闹,搅扰后宫的安宁。”
意欢却毫不畏惧,她微微行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无理取闹?皇后娘娘真是会说话。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若娘娘真的与皇上情分深厚,又怎会连他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满足,任由他独自在黑暗中徘徊,苦苦挣扎?”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李公公匆匆走进大殿,神色凝重,步履匆匆,仿佛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禀报。他走到皇帝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只见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众人,最终将目光定格在皇后身上:“皇后,朕听闻后宫近日来风波不断,可有此事?”
皇后心中一紧,连忙上前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与惶恐:“臣妾失职,未能及时平息后宫风波,以致惊扰了皇上,请皇上责罚。”
皇帝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与愤怒:“责罚?你身为皇后,连后宫都管不好,朕要你有何用?”
皇后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她跪在地上,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与绝望:“臣妾知罪,请皇上息怒。”
就在这时,意欢突然站了出来,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坚定:“皇上,臣妾有话要说。”
皇帝看向意欢,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惊讶,又有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他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上下打量着意欢,缓声道:“哦?舒妃,你有何话要说?”
意欢深吸一口气,仿佛鼓起了全身的勇气一般,缓缓说道:“皇上,臣妾以为,后宫风波不断,实非偶然。究其原因,乃是皇上心中苦闷无处排解所致。皇后娘娘虽然地位尊崇,但终究无法完全洞悉皇上的心思与情感。臣妾斗胆,愿为皇上分忧解难,以解皇上心头之忧。”
她的话音刚落,整个御书房内便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尤其是皇后,她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意欢,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愤怒与嫉妒,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一般。
然而,皇帝却并未像众人所想的那样勃然大怒,反而对意欢的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地紧盯着意欢,仿佛要将她看透一般。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缓声道:“舒妃,你的胆子可真是不小啊。不过,朕倒是喜欢你这份直率和坦诚。”
意欢感受到皇帝那炽热的目光,心中不禁一紧,但她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她挺直了身躯,不卑不亢地回应道:“臣妾不敢妄言,只是希望皇上能够心情愉悦,国家繁荣昌盛。”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字正腔圆,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和坚定。
然而,皇后在一旁却早已气得咬牙切齿,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中此刻充满了愤怒与嫉妒。她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插嘴道:“皇上,舒妃此言差矣。后宫不得干政,这可是祖宗留下的规矩。舒妃如此口出狂言,岂不是将祖宗家法视若无物?还请皇上明察秋毫,不要被这等妖言所惑。”皇后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指责,她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意欢,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一般。
然而,皇帝对于皇后的话却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意欢身上,眼中甚至还流露出几分欣赏与赞许之意。他嘴角的笑容并未消失,反而更加明显了,轻声说道:“舒妃,你的确与众不同。不过,朕倒是想听听,你究竟有何良策,能够解朕心头之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期待与好奇,仿佛真的在意欢的回答。
意欢闻言,心中暗自思量,她深知此刻的回答至关重要,不仅关乎皇帝对她的看法,更可能影响到后宫的格局与自身的命运。她微微抬头,目光与皇帝交汇,那一刻,仿佛有千言万语在两人间流转,却又归于沉寂。
“皇上,臣妾以为,这世间万物,皆有其趣,皆可成为排解心中郁闷之良药。”意欢缓缓开口,声音柔和而充满磁性,“皇上日理万机,自然无暇顾及身边琐碎,但若能偶尔抽身,或游园赏景,或听曲观舞,甚至只是静坐于亭台楼阁之中,沐浴清风明月,亦能使心境豁然开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