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掺了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需要休整了,抗战:铁血铸山河,小苏打掺了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个旅伤亡5100多人,其中牺牲的八路军有2700多人。
牺牲人数超过受伤人数,只要是老兵,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9个团,每个团伤亡都超过了500人。
幸好,受伤的战士很多是轻伤,简单包扎一下可以继续战斗。
八路军战士都是这样过来的,跟小鬼子完全不同。
原地休息了3个小时,八路军主力37、39团,加上26、27团,向北出发。
这4个团进行了混编,从各部队抽调了部分兵力。
要是原团出击,真没法打了,伤亡至少两成。
整合后,每个团都是4个营,2000多人,8000多人的部队悄悄北上。
如果说特殊,滨河军区跟其他八路军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一点。
刘福全从先遣支队开始,一直强调的点,就是兵是兵,编制是编制。
很多首长也奇怪,为什么刘福全带兵跟别人不一样。
其实就像后世的合成营,在一起就是主战营,分开都是独立作战单位。
特务团的时候,几个营相互之间随时轮换。
大队也是,所属营连随时可能加入其他大队作战。
现在还是一样,以营为单位,随时合,也能随时拆。
关于这一点,师里、旅里都关注过。
但是,首长发现,只有刘福全这里能玩得转,其他军区不行。
原因很简单,滨河军区这些部队,就是跟着刘福全这样折腾出来的,都习惯了。
在滨河军区,就没有什么主力团、嫡系团。
刚加入八路军的169师,一开始也吓一跳。
一个月不到,士兵几乎都打散了,到处都是。
开始的时候,他们以为八路军要卸磨杀驴,架空他们。
后来一问,才知道,滨河军区就是这样。
38团有个老红军营长,到了13旅,对渝都过来的官兵,没有任何差别。
训练起来,全营一杆枪,就练配合。
渝都的官兵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模式,氛围太好了。
这就是刘福全一直想要打造的新式架构,合起来是一条龙,散开就是猛虎。
几年来,部队每年至少整合三四次,甚至训练的时候,也是这样干。
更不存在不服从指挥的情况,那样的军官根本无法存在。
从最早的特务连黄连长开始,只要发现,直接免职。
现在已经成旅级单位了,实质还是一样。
各团之间没有完全的划分,一旦战场需要,各营连随时整合。
这样的部队体系,别说伤亡一半,就是只剩下一个班,照样打仗。
38、25、52、53、54团留下来,带着伤员回河东。
如果小鬼子第1混成旅团真的南下了,4个团加上骑兵团、独立团、突击混编团再打一场。
这次不能硬碰硬了,可以打伏击,击溃小鬼子就行。
一个旅团的小鬼子,大概5000多人,主力6个团想要歼灭他们,哪里可能。
2000多伤员,7000多战士跟着指挥部连夜回河东。
伪军没有跟来,大部分又跑回县城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