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贤妻,正宜春,慢慢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十余年中,我曾经无数次庆幸当初为弘晖择了端怡为妻。
其实最开始,我只是看中了鄂尔泰将来的成就,而端怡在诸位女眷口中又素有贤名。
那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未想过弘晖会不会中意,毕竟即便弘晖再喜欢,若是不能为他将来添上一份助力也是无用的。
定好人选后,我想的是,即便弘晖不喜欢西林觉罗氏,那婚后一年半载中意谁再纳进府便是,想必作为正妻,西林觉罗氏也应贤惠大度。
却没想到弘晖和端怡倒是一对有情人,二人成婚十年有余,育有两子一女。
那年端怡在我跟前儿为弘晖求位侧福晋,我一时筛选不下,还是后来端怡举荐了个人选,是正红旗包衣骁骑副参领家的嫡长女章佳氏,从四品武将家的女儿。
端怡说,章佳氏是个命苦的,生母早逝,不过一年阿玛便续娶了如今的妻子柳氏,次年便生下了儿子,又二年诞下次女。章佳氏这位继母也是个面甜心苦的,明面上继女与亲女一视同仁,实则月银份例缺斤少两,连书都是只读了些皮毛。
因着家里主君常在军营,更是方便了她养废了原配的一双儿女,原配长子被惯成了纨绔子弟,章佳氏也被养成了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性子。
端怡是在一次宴会上偶然遇到了章佳氏,明明是长女,却总是跟在妹妹身后半步,若非有人问话绝不开口,那时端怡只觉得可惜,却从未多想。
章佳氏是丧妇长女,是为民间五不娶之列,所以直到十八岁也尚未成婚,而继室之女转眼便到了婚嫁之龄,哪有长姐尚未成婚妹妹便出嫁的道理,是以章佳氏继母开始频繁带着她出席宴会,只盼着赶紧找个不算丢脸的嫁出去。
可章佳氏久在闺房,又是如此内向,稍有底蕴的家庭轻易也不会聘这类女子为妇。她这位继母开始有些后悔把原配之女养成这副德行进而耽误了自己女儿婚嫁。
为了尽快把继女打发出去,这位参领夫人开始向下寻找目标,择个寒门子弟下嫁,也算能被称为清流。毕竟自己仔细教养多年的女儿,还是不能有个攀附权贵人家为妾的姐姐,否则还怎么高嫁呢?
章佳氏这位继母别看对原配子女颇为不善,却十分用心教养自己的一双儿女,儿子方才十六岁便能做出亮眼文章,女儿十四岁也是琴棋精湛书画皆通,更是长得一副可人的模样。
柳氏养得一双出色的儿女,为原配长子娶了位颇有才情的妻子,又如此操心继女的婚事,落得了远近闻名的贤德,以致于外人道,原配子女如此不成器,只怕是从根儿上便是不行的。
至于为何端怡会瞧上了这个人口中“根儿上”有问题的章佳氏,也是一桩意外。
那会儿,端怡到郊外进香,不欲暴露身份便只轻装简行带了几个随侍,却在后院的禅房碰见了给生母续长明灯的章佳氏。
后院儿也另有香客休息,再往不远处便是寺庙的善堂,主持用香客们捐献的香油钱雇了位先生,定时为周边村落念不起书的孩子们教上些够他们生活的知识。
许是时间到了,读书声渐歇,那先生结课前留下了一道数算题,“这道数算,若是谁第一个算出来,先生可举荐他到正定府的隆兴书院读书,且不计束修。”
“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尝一碗羹。请问诸位能算者,读来寺内几多僧。”
“六百二十四人。”端怡与章佳氏擦肩而过时,听闻她轻轻念了这么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