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三皇子可要听劝,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萧山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后来朱升和陶安也来了,跟咱说了三句话九个字,最后愣是让咱攻进了应天!”

朱元璋高踞龙椅之上,老眼眯成一条缝,回忆起往事,语气里满是得意劲儿。

活像街头巷尾吹牛的老大爷,恨不得把当年的事迹刻在脸上。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这九个字,硬生生把咱从濠州那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带到了这金碧辉煌的皇宫!”

他顿了顿,斜眼瞅了瞅底下站得跟木桩子似的朱允熥,咧嘴一笑,露出一口不太齐整的牙。

“应天之后,刘伯温那老狐狸又帮咱收拾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徐达那小子更是牛气冲天,直接把大都给端了!熥儿,咱跟你说,人才这玩意儿比金子还稀罕!你这小子素来稳得跟个老乌龟似的,平时连个屁都不爱放,咱就亲自把人才送到你眼皮子底下,省得你懒得动弹!”

老爷子大手一挥,气势豪迈得像菜市场里卖菜的大叔硬塞给你一捆大白菜。

“正所谓,山不向我走来,我就向山走去!咱当年挑人全凭这双火眼金睛,今天你也得给咱露一手,别净当个闷葫芦!”

朱允熥站在殿下,嘴角微微抽了抽,心里暗道:“得,爷爷这是要给我来场选秀大会啊,还得我自己上台挑人,累不累啊!我这日子过得比狗还忙,晚上还得熬夜批折子!”

这场“选秀”可不是闹着玩的,说白了就是一场考试,考的就是眼力劲儿。

朱元璋当年从濠州那穷乡僻壤杀出来,随手点了十八个跟班,结果个个成了明朝开国的大梁子。

简直是人才挖掘界的祖师爷,挑人的眼光毒得跟开了透视眼似的。

现在老爷子盯着朱允熥,眼珠子滴溜溜转,满脸写着:“小子,你也得有点咱当年的本事,别给咱丢脸,不然小心咱抽你一顿让你长记性!”

殿下,黄子澄和朱允炆凑一块儿窃窃私语,跟俩小学生传纸条似的,鬼鬼祟祟,生怕别人听见。

黄子澄压低嗓子,贼兮兮道:“这还用说?当然选李贯啊!”

朱允炆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满脸懵懂,像个刚入学的小学生:“先生,这是为啥呀?”

黄子澄一副“老子是专家”的架势,得意洋洋道:“太学成绩我早看过了,李贯那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文风华丽得跟开花似的,对官场和大明的认识深得跟挖井挖到地心了,培养好了绝对是栋梁之才!可惜啊,要是咱来挑,这宝贝早被咱收入囊中了,哪轮得到别人!”

他叹了口气,捶胸顿足,像是错过了双十一的满减优惠,脸上的遗憾都能挤出水来,恨不得当场哭两嗓子。

刘三吾也插嘴,捋着花白的胡子,一本正经道:“李贯这名字我早有耳闻,绝对比那华而不实的宋义强百倍,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周观政在一旁挠头,满脸疑惑:“连老先生都这么夸?这李贯真有那么神?”

刘三吾点点头,眼神深邃得跟算命先生似的,慢悠悠道:“选了他,三皇孙绝对如虎添翼,稳赚不赔,妥妥的摇钱树!”

朱允炆指指点点,像个好奇宝宝:“那王艮呢?”

黄子澄撇撇嘴,满脸嫌弃:“这人文采还凑合吧,但长得也太惨了点,呆头呆脑跟个木头人似的,眉眼歪得跟被风吹歪了,衣冠也不整齐,站出去跟个叫花子似的,哪能立于朝堂之上?士大夫得端庄大气,他这德行往朝堂一站,怕是得把大明的脸都丢光了!”

他摆摆手,把其他人也一并否了:“至于剩下那几个,就更别提了,全是李贯的陪衬,炮灰级别,连提鞋都不配,纯属凑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傅总,这是太太的二婚请柬

小胖仙

解咒战纪

荷包蛋道长

闪婚后,沈先生每天心跳过速

古月月

徒儿你已无敌,下山去吧!

小手冰冷

苟在修真世界

步人甲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你干嘛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