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朝廷风向,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车匆匆驶入皇宫,苏锦绣抱着医药箱,快步向皇后寝宫走去。秋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宫墙,在青石板路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沿途宫人纷纷避让,眼中既有敬畏也有钦佩。最近她在宫外救治瘟疫的事迹传遍了整个皇城,让她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的裙裾在风中翻飞,脚步虽快但依然稳健,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

皇后寝宫内,檀香袅袅,帷帐轻垂。几位太医正焦急地为老嬷嬷诊脉,个个面露难色,额头冒汗。见苏锦绣到来,众人如见救星,纷纷让开。她将医药箱轻轻放在床边的案几上,仔细把脉查看,清秀的眉头微蹙,很快就找出了病因。这不过是积劳成疾引发的心疾,虽然来势汹汹,但并不致命。

"快,给我准备艾条和银针。"她一边吩咐,一边从药箱中取出早已配好的药丸。经过这段时间的救治经验,她总会提前准备一些常用药物。修长的手指熟练地摆弄着银针,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和自信。

一炷香的功夫,老嬷嬷的脸色渐渐转红,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太医们面面相觑,显然被她娴熟的医术折服。皇后亲自为她递上茶水,素手轻抬,举止优雅:"多亏有爱卿在,否则哀家真要担心死了。"

"皇后娘娘言重了,这都是臣女应该做的。"苏锦绣恭敬答道,目光却是坚定的。她注意到皇后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作为后宫之主,皇后的态度对她十分重要。这份认可,让她心中暗暗欣慰。

正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赶来,脚步轻快却不失礼节:"陛下宣德妃娘娘即刻觐见!"

苏锦绣整理了一下衣裳,随手拨了拨额前的碎发,跟着小太监向御书房走去。一路上她在思考,皇帝这时召见她,必定是有要事相商。最近农业改革进展顺利,朝中风向也在悄然改变。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不知道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推开御书房的大门,浓郁的松香味扑面而来。萧承煜正在批阅奏折,阳光从窗棂中斜射进来,为他俊朗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见她进来,他放下朱笔:"你来得正好,朕正要与你商议农政要务。"

"陛下有何吩咐?"苏锦绣上前行礼,裙摆在地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萧承煜示意她坐下,亲自为她斟了杯茶,茶香四溢:"这段时间,你在宫外救治瘟疫,朝中多有赞誉。就连那些一向反对变法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你的功绩。"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丝难掩的赞赏。

他从案几上取出一份奏折递给她:"你看看这个。"指尖微微发烫,似乎还残留着批阅时的温度。

苏锦绣接过奏折,玉手轻颤。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礼部尚书刘大人的名字。这位一向以维护祖制着称的老臣,平日里说起变法时总是横眉冷对,如今竟然主动为她农政改革进言,称赞新法利国利民,建议在京畿周边扩大试验田规模。

"这......"她有些意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没想到连刘大人都改变了态度。

萧承煜满意地看着她惊讶的表情,目光中带着几分宠溺:"不止是他,朝中好几位原本持反对态度的大臣,这两日都上书支持你的改革。他们说,既然新法能让百姓受益,那就不该拘泥于祖制。"

他起身踱步到窗前,玄色龙袍随着步伐轻轻摆动,目光落在远处的皇家试验田上。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片丰收的景象:"你知道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吗?"

苏锦绣心中一动,明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是百姓的口碑?"

"不错。"萧承煜回身看着她,眼中带着赞赏,"你救治瘟疫时,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下村救人。这份心意,连那些老顽固都不得不佩服。再加上试验田的成果有目共睹,他们也不好再找借口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真千金断亲后,豪门全家哭疯了

是符不是祸

凡人的成长之金融新贵

落灰黑色胶片

成帝称尊:开局获得灵草机缘

天才的存在

钦天除妖师,大明穿越二十一世纪

木子青仙

赶山:契约金雕,大山都是我猎场

番茄烤红薯

抗战之特战兄弟斩日寇

狼烟卫汉